《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及人格素养,为新时代青少年筑牢思想基石。教学强调课程的核心地位与立德树人任务,注重培养核心素养,整合优化课程内容,融入多元教育主题;倡导综合性教学,促进知行合一,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价值引领者;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学经典助力,锤炼学生意志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精神瑰宝,其文学经典浩如烟海,包括国学经典、民间故事等多种文化样态。传统文学经典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道德观念,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启蒙读物,以其简洁明了的文字和深刻的道德教诲为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同时,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诗词歌赋、民间故事等文化形态亦能以其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内涵,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将文学经典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对教育创新的积极探索,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适配性强的文学经典内容,深入挖掘文学经典中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经典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和法治的熏陶。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坚持”的含义与重要性,通过教材讲解与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文学经典故事,为学生生动地展示坚持的力量,如有关“坚持”的诗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较差,直接讲解这些诗词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如对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句,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展现江河奔流不息、沙石被冲刷淘洗的壮观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坚持与努力终将换来成功的哲理。同样,对于“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展示雕刻者持之以恒地雕刻木头和金石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坚持的力量和毅力的重要性。
除了引用诗词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国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坚持”的认知,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等,这些都能成为帮助学生感悟坚持精神的教学素材。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动画视频和小游戏。在创作动画视频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喜好,采用色彩缤纷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通过动画角色和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名言所蕴含的哲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坚持”的真正含义。比如,组织“铅笔尖的挑战”小游戏,鼓励学生不使用任何工具,只凭借双手和耐心去磨尖一支铅笔芯。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铁杵磨成针”的不易,从而深刻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
二、节庆文化浸润,普及文化常识新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节庆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属于民俗类文化的分支。节庆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节庆文化的融入,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一方面,节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强调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等道德观念。同时,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人们要遵守各种规则和礼仪,这都是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通过讲解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法治意识。在节日专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传统节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在非节日专题教学中引入传统节日习俗,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法治观念,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聚焦于深化学生对中秋节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的理解,旨在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与生动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全面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利用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精心制作的微课程视频《嫦娥奔月》,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中秋节的传说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中秋节文化的兴趣。其次,教师将传统月饼与当代月饼进行对比展示,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月饼的演变与创新。再次,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喜欢吃什么馅的月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对月饼的喜好,从而加深对中秋节食俗文化的认识。最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中秋节的团圆氛围,教师还可以播放经典歌曲《明月几时有》,该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盼,有助于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中秋节的情感内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还能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三、物质文化启航,筑牢学生文化自信
除了上述文学与节庆文化之外,物质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载体,其以实物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引入物质文化,有利于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帮助学生筑牢文化自信。同时,物质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古代建筑、传统工艺品等都能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物质文化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容易获取的物质文化资源带到课堂,如一个碗、一双筷子等,通过讲解物质文化载体蕴藏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学习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以五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为例,本课围绕“民间艺术”话题开展,旨在引导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其文化自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细腻的剪纸、栩栩如生的泥塑、色彩斑斓的刺绣等民间艺术图片或视频,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它们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质文化的内涵。随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详细讲解剪纸、泥塑、刺绣等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通过讲述剪纸艺术中的吉祥图案、泥塑中的神话传说以及刺绣中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不仅是审美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剪纸体验活动”,邀请剪纸艺术家来到课堂,现场演示剪纸技艺,并指导学生亲手尝试。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学生小心翼翼地折叠纸张、剪出图案,最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为了强化学生对物质文化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手工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件民间手工艺品,可以是泥塑、刺绣等,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四、技艺文化传承,感悟民族智慧之美
技艺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结晶,其意义深远、种类丰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审美观念以及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技艺文化传承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教育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民族智慧之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艺文化包含陶瓷、刺绣、书法、绘画、木雕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种技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要想实现技艺文化传承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技艺文化的种类、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民间技艺所蕴含的民族智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技艺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技艺的魅力,了解技艺的制作过程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以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汉字的特点、认识汉字的历史悠久性、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以及爱国情怀,感悟民族智慧之美。基于此,教师开展以下教学活动:首先,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动画或图片的形式,学生直观感受到汉字形态的演变和内涵的丰富。同时,教师穿插讲述与汉字相关的故事或传说,如“仓颉造字”等,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提前准备好毛笔、墨汁、宣纸等工具,亲自演示如何正确握笔、蘸墨、书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详细讲解基本的笔画顺序和结构规律,让学生领略书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毛笔字书写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技巧。最后,教师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邀请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学生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尝试将汉字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例如,将汉字与绘画、剪纸等技艺相结合。通过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文化的内涵,还能在创作中体会民族智慧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五、思想文化引航,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思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积淀的精髓,其内涵丰富、种类多样,涵盖儒家、道家、墨家等多种思想流派。思想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将其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感受民族精神的魅力。同时通过思想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构建“亡羊补牢”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反思的重要性。随后,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如何应对?为什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教师可以结合名言警句,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引导学生体会反思的深刻内涵。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或遇到的困境,并引导其思考如何通过反思来避免重蹈覆辙,改进自己的行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深化对反思的认识,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历史上的名人或身边的榜样,分析其成功背后的智慧,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反思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培养出具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人才。文学经典的熏陶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节庆文化的浸润普及了文化常识,拓宽了教育新路径;物质文化的启航筑牢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其民族自豪感;技艺文化的传承则让学生在感悟民族智慧之美的同时,更加珍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思想文化的引航更是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