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4-10-27 00:00:00苏林海
天津教育·下 2024年9期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双减”政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谓“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确保他们的学习不受影响,甚至有所提升,这是教育界一个棘手的问题。深度学习是小学生提高认知、体验学习乐趣的有效途径,它强调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升素养。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注重知识的机械练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优化作业设计,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一、“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在“双减”背景下,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管理小学数学作业,才能达到减量提质的目的,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实现高效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获得综合发展。首先,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认知习惯。其次,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利于教师践行“双减”政策,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最后,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助于落实新课改要求,切实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和效益,高质量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二、“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由于传统的机械式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师群体中根深蒂固,造成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成绩的局面,导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缺乏差异性和探究性,阻碍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难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作业设计缺乏个体差异

作业内容重复单调是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他们的作业内容一般是统一的,且数学作业大多来自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中的练习题,学生长时间练习重复单一的数学题,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作业设计缺乏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自主探究性作业作为数学教学重要的强化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然而,目前仍然有大部分数学教师只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大量重复且单一的数学作业练习中难免产生厌倦感,降低了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甚至为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而潦草应付,无法达到作业设计目标。

三、“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一)针对性

“双减”政策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严格遵循针对性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使数学作业设计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联系,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的针对性解决能力,确保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作业完成效率。

(二)渐进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深入递进的过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习题顺序,而是应循序渐进地增加作业难度,这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作业设计的渐进性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作业难度,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三)探究性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只有让学生的学习有深度,才能使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具备趣味性和探究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拓展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体会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探索精神。

四、“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数学教师要合理调整作业结构,加强作业指导,以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基于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提供保障。

(一)立足学生主体,明确作业目标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学生的深度学习情况明确作业目标,布置作业时要确保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有所收获,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明确“基础、强化和探究”三级目标,要求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强化目标,鼓励基础扎实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探究目标。同时,教师应根据作业目标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数学作业中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了层次性的作业目标。第一,基础性数学作业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内涵,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相关题目,找出等量关系,用画线段图等方法解答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第二,强化性数学作业目标:要求学生经历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发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经验,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探究性数学作业目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作业目标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巩固数学知识,既确保了作业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具有深入思考的价值,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重视深度学习,优化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是数学作业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师对作业内容的优化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度学习。传统的作业设计以基础性的内容为主,这种统一的作业内容很难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在“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作业内容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基于此,教师可以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作业,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巩固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进而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除了要设计内容相对简单的基础性作业,如填空题:13.7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75;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列竖式计算题:1.45×0.12=( );3.08×0.28=( ),要求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优化作业内容,设计必要的提高性作业,如12.5×0.4×2.5×8=( );9.5×101=( ),旨在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运算知识进行梳理,掌握运算定律的本质。为了满足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教师还可以为布置拓展性作业,如某水果商店运进14筐香蕉,每筐35.8kg,卖掉400kg,还剩下多少千克?拓展性作业的难度相对较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丰富作业类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小学生这一优势,在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推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和高效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中,倘若教师仍然采用机械式训练的方法布置作业,学生很容易产生乏味感,形成消极的学习心态。而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将数学作业以接龙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深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在无形中提高数学素养,实现深度学习。

2.设计生活型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数学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合理渗透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引导其在生活化的作业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例如,在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作业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长度观念,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以下作业:选择合适的工具对家里的家具进行测量,并将家具的长、宽、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分享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加深了对长度概念的理解,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设计探究性作业,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探究活动能够提高数学课堂质量,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借助数学作业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第一,基础作业——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图形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估算方格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第二,提升作业——引导学生在推理公式的过程中迁移数学知识,经过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第三,拓展作业——要求学生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四)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作业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双减”视野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重视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反馈,让数学作业发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在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评价维度应多元。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把握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是教师评价的角度。因此,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评价主体应多样。除了采用教师评价方式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使用生生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综合、全面的作业评价中反思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不断革新。而小学数学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关键力量,为了促进学生实现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出合理的作业目标,不断优化作业内容,丰富作业类型,重视作业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注:本文系2022年龙岩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立项批准号:JKYJX22-32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