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思维的高中地理问题链课堂教学设计

2024-10-27 00:00:00俞宏慧
天津教育·下 2024年9期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高中生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探索自然环境的特征与演变,还要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多种影响。传统地理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难以提高课程教育的整体效果,而问题链教学重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析和实践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构建问题链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所以,地理教师应该在综合思维指导下开展问题链课堂教学,为地理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综合思维概述

综合思维是指将多种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概念相互融合之后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意识,强调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产生全新的理解,也能在多种学科知识运用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信息保障时代下,单一学科的知识不能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际需求,学生需要运用综合思维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逻辑思维、创新意识、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问题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一)理论基础

问题链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等理论的教学方法,重视通过构建一系列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探索课程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课程知识框架。其中,问题导向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通过解决问题推动自身进步,尤其是在构建一系列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探索课程内容,进而促进课堂参与和深入学习。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课程知识的构建,学生能够与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在多种思维活动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启发性学习中推动认知发展。认知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学习,问题链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思维认知,进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课程知识学习效果。

(二)应用价值

问题链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问题链教学法通过构建一系列的问题链条,使教师引导班级学生从表层出发,逐渐了解课程本质,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基础概念,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索问题,进而推动深度学习有效开展。其次,问题链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将课程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判断评价能力等。再次,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与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链教学活动中,体验课程学习的魅力。同时,问题链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学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后,问题链教学法在课程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课程知识。

三、基于综合思维的高中地理问题链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在基于综合思维的高中地理问题链课堂设计中,地理教师应该围绕课程内容和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设定教学目标,力求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科能力的养成。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为例,地理教师应该设定以下几个课堂教学目标。其一,学生能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尤其是通过日常生活观察了解当前出现的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其二,通过课程教育让学生分析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具体从人类活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分析对环境的影响。其三,指导学生评价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多种影响,从人类活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等维度进行思考,了解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其四,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包括合理减少污染排放、重视资源节约利用、开展环境保护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等措施,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环保意识的形成。其五,在探索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在跨学科思维的指导下探索出现环境问题的多个因素,并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

(二)教学内容选择

在开展“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教学时,地理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带领学生思考出现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多种影响,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推动课堂教学深入开展。首先,注重气候变化知识的选择。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学习气候变化的概念界定,分析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影响,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其次,重视生态系统知识的选择,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具体组成,分析人类哪些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思考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最后,通过读图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身边环境问题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实现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和地理实践的学科能力。

(三)课堂教学规划

1.实施课堂导入。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唤起学生对人类当前主要环境问题的思考兴趣,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与结构梳理。第一,教师要准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的视频资源,通过生动的展示带领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进而思考当前出现的环境问题。第二,在展示相关视频资源的基础上,地理教师应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如“为什么当前出现明显的全球气温上升问题?”“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生物多样性丧失对地球整体生态平衡发展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第三,地理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思考,尤其是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回答以上问题,重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第四,地理教师应该通过大屏幕展示真实的案例,通过案例让学生直观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分析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思考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给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以内蒙古草原资源变化案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相关内容(如表1所示),然后回答问题:“根据表格中的各项数据,说明内蒙古草原资源的变化情况?”“思考出现草原资源减少的具体原因?”“结合本课程所学内容,思考哪些措施能阻止草原资源减少?”在分析表1数据后,学生认识到内蒙古草原资源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变化可能是受到人口增长和人类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节约资源,更要保护生态环境。

2.拓展知识学习。

在运用问题链教学法开展“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地理教师应该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在思考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相关的地理概念。首先,教师采用理论讲解+举例讲解的方式介绍课程内容,重点围绕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水资源、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进行教学,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知识结构。其次,地理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现状与发展预测等内容,在增强学生视觉体验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更好地激活学生探索课程内容的兴趣。同时,地理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案例,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讲解生态系统恢复项目与开展水资源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梳理课程知识。再次,地理教师安排一些实地考察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生态公园或者农田示范区进行参观,了解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相关的实践措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观察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生态公园内的植被、动物、水质等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并给出具备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在地理实践调查中实现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最后,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献研究活动,在分析本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报纸等方式进一步探索环境问题的背景、成因和解决方案,使学生获得更高水准的体验。

3.问题链的构建。

在构建问题链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保障问题链构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索环境问题。第一,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作为问题链的主题,教师可以选择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个或多个问题作为具体的切入点。同时,提出一个引入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链的学习和思考,如“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哪些?”第二,地理教师要根据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将一系列的问题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连贯的问题链。例如,从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具体影响提出问题,逐渐延伸到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同时,地理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问题的设计,引导其逐渐深入思考课程内容,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知识结构。第三,地理教师要确保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在交流中形成多样化的观点,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提出“出现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回答认识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是出现环境问题的两大因素;教师提出“当前主要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回答能够了解到环境污染、生态问题和自然资源衰竭是常见的环境问题,从而构建课程知识脉络,如图1所示。第四,在问题链构建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生活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这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全面成长。

图1 课程知识脉络

4.进行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地理教师在运用问题链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反思,分析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案,进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首先,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学习体会、学习困惑与收获,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课堂反馈表,收集学生对问题链教学方法的意见,并进行有效改进。其次,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核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评估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教师邀请学生、家长和同事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在多方反馈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方案,在灵活改进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巩固所学的课程知识。最后,地理教师要保持持续的专业发展意识,积极参与教育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全面认识问题链教学法的运用价值,给后续课堂教学提供更高水准的教育支持。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基于综合思维的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平台,在调动学生探索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课程教育中,地理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高水准的学习体验,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