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目标,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素养则是创新型人才的综合体现。所以,围绕创新素养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然而,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初中语文与创新素养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学生所形成的创新素养还不够明显,可见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单元项目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能够为学生创设“做中学”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现实问题整合学科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情境更多样。在创新素养培养的视角下,将这种集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于一体的学习模式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思维,形成创新精神。
一、创新素养与单元项目化教学的概述
(一)关于创新素养
拥有创新素养的初中生能够在某项活动中或者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表现出改变现状、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与核心素养相比,创新素养属于更高阶的素养,是在核心素养维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实践能力。阅读文献研究发现,教育学者对创新素养要素的理解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格,即一个人表现出对事物的好奇心、开放性心态以及敢于挑战等人格特质,综合起来便是拥有较强的内在驱动力,促使自己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二是创新思维,即一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整合环境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三是创新行为,即一个人拥有将新颖想法、创意方案付诸实践的能力,如围绕项目目标或实际问题有效搜集信息资源,并成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二)关于单元项目化教学
单元项目化教学是将单元下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具有探究性作用的学习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该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合作性以及自主性等优势。在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过程中,该教学法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单元项目任务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征等有较高的契合度,对学生形成创新素养有巨大帮助。
(三)单元项目化教学与创新素养之间的联系
学习项目本身所具备的驱动作用和探究要素有利于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形成团队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首先,单元项目化教学设计的问题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其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其创新人格的目的。其次,单元项目化教学构建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为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提供了支撑,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创新想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单元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以探究并完成项目任务为主,且任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而言体验感更强、挑战难度更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素养与初中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的结合是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二、创新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的策略
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对创新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进行实践。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文章,分别为《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木兰诗》,体裁包括抒情诗、散文和叙事诗,文体多样,均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此外,教材设置了基于单元主题的写作练习和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拓性,可以作为单元项目下的子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在设计单元项目任务时,语文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入手,将项目任务分为“阅读—识伟人”“习作—诉真情”“演讲—传精神”等若干个单元子项目,聚焦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单元的核心任务在于,用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引导学生践行爱国、奉献精神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素养。
(一)阅读——识伟人
在本单元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将与单元项目任务相关的预习清单下发给学生。任务清单明细如下:通读四篇文章,提炼中心思想;汇总3—5篇与“爱国情怀”有关的故事。学生汇总的人物故事可以作为课堂上的群文阅读素材,形成“爱国”主题阅读课。
课堂开始,教师将《黄河颂》和《老山界》放在一起介绍革命背景,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中国经历的艰辛历程。通过多媒体播放遭受重创的祖国大地,借助《黄河颂》与《老山界》渗透的精神让“爱国主义”具象化。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通读两篇文章,感知其中的风格差异,并梳理两篇文章在体裁、材料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围绕“爱国事迹”进行分析。例如,《黄河颂》以雄浑的气魄和磅礴的力量展示了民族危在旦夕之际,中华儿女依然顽强不屈、奋发图强的斗志,教师要求学生分享几则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事迹。有的学生分享了岳飞、文天祥、刘胡兰、董存瑞等华夏英雄人物,并详细阐述了他们的具体事迹。在教学《老山界》时,项目任务可以设计为精读文本,让学生细品文章的几个特写画面,如在明知“米不多,锅不大”的情况下,瑶民大嫂依然为红军做饭;明知前方补给缺乏,红军依然将整袋米送给瑶民大嫂等。在分析这几个特写画面时,学生需要将自己代入情境,形成独到的见解、接纳自己从未体会过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军民双向奔赴的“爱”。
与现代爱国行为进行对比,《木兰诗》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借助动画、电影等素材增强这一文本阅读的趣味性。课堂上,教师播放相关电影作品片段,让学生对木兰叹息忧思、替父从军、踏上征途、战沙场、拒高官、凯旋等场景产生共鸣,展示古今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同时,教师借助电影呈现的丰富画面,鼓励学生在文章描述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设计有助于激励学生深入了解与爱国人物有关的历史,从单一的文字阅读拓展到影视、纪录片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还提高了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此外,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展示豫剧版的《花木兰》、音乐版的《黄河大合唱》、京剧版的《沙家浜》等,让学生从更丰富的角度体会传递爱国情怀的方式。在这一单元的子项目中,搜集人物事迹、探究历史背景、细读文本内容等活动促使学生围绕目标和问题展开探索,并在实践中产生求知欲望,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创新思想,为后续项目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习作—诉情感
在这一子项目中,教师对单元文本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在了解句式、词语、修辞等手法后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单元中的四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在上一子项目的基础上,比较课文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任务表(如表1所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效提议,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并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分享。这一设计为学生创设了集体学习环境,完成了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中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将项目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
表1 小组思考整理表
课文 情感表达方式 列举代表性内容
其次,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从多个角度围绕同一主题完成写作。在这一模块中,教学活动聚焦于写作和语言表达,可以融入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内容,构建“做中学”的情境。以《老山界》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为了呈现‘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都整合了哪些素材”“从作者的选材中获得什么启示”,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直面自身写作上的困难,进而从学习中获取经验,形成语文创新素养。在分析《木兰诗》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创作,自主选择表达方式,讲述“花木兰”的故事。学生需要从本小组的优势入手,或者依照“创意想法”be105fd9daa24dc0829b061af7fcd6d1011eeb5965daa2fc26bfc7bcab804b7a而行,以另一种方式呈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如有的小组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将主要情节组成一幅幅画作,并通过语言复述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准备过程中,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完成了本环节较为亮眼的作品。在上一子任务的铺垫下,这一环节的探究氛围更轻松、更开放,打破了学科本位的固有模式,将基于语文的艺术创作、语言表达等有机融合,让学生将爱国情怀、家国意识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目的。
最后,语文教师回归教材,围绕“写作”部分的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抒情文章。在这一环节,教师引用《如何要写年》这首歌曲打开学生思路,同时用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如果要写XX,不能只写XX,还要写XX”的思维模型。以教材内容为例:写幸福,不能只写幸福,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让幸福这一情感融入具体事件中;写爱国,不能只写爱国,要写与爱国有关的内容,将“情”融入风景、物产、民族风俗中,可以直接表明“爱国之情”,也可以体现“爱国之情”。
(三)演讲—传精神
教师鼓励学生整理爱国志士的英勇事迹,可以从老人口中了解,也可以从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并撰写以“致敬真正的偶像”为主题的作文,体裁不限,做好公开演讲的准备。在这一单元子项目中,学生要自主选择具有爱国行为的感人故事,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支持自己的想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写作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这恰好能够作为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发散思维的切入口,同时将单元教学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体现教育教学的进阶性。
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更多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践行创新素养的能力。例如,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情感不够强烈、语言不够流畅等,对此,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实现“涅槃重生”。这一过程需要学生拥有面对批评和挫折的韧性品质,这也是创新素养中的重要品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调整教学观念,在评价、指导工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质,从创9b8d2c6cc2af8ca7cc98373c0b20d82bd6d063a30fedcce38773bc0a7c093fc7新素养培养视角推进单元项目化教学。
例如,在完成的宣讲作品中,有的学生构思了一篇诉说新时期爱国情怀的《当代最可爱的人》,从奥运健儿写到科学研究、从载人航天写到国庆阅兵,从“改革先锋”人物写到伏案学习的自己,字里行间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感。从该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来看,其自身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且可以围绕写作主题加以应用,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还有的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了《老山界》的写作顺序,将时间与在山上的位置进行结合,并将各个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表达的情感进行了具体说明。课堂上,该学生利用多媒体呈现思维导图,通过放大和彩色图形的呈现效果,让《老山界》中的内容更立体、更直观。在讲述过程中,学生借助自己当过“小小解说员”的优势,以讲故事的方式面向全班同学再现这一爱国事迹,语言颇具感染力。从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该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素养,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对大家熟悉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可以想象其在完成作品时经历了从多角度探索途径、整合素材、发散思维的过程,最终生成一个新的弘扬《老界山》精神的作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将单元项目化教学与创新素养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是该学科深入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外在体现。研究实践证明,单元项目化教学突破了学科本位的局限性,为学生构建更有利的学习情境。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被赋予了任务性特质,有效调整了师生间的课堂角色,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应用,形成培养创新素养的全方位环境。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实施单元项目化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具有语文特质的创新素养,不断完善单元项目化教学方案,为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做出贡献。
注:本文系1.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创新素养专项课题“初中语文单元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立项编号:2022ZJZX008);2.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自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初中语文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1ZC22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