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其学习苏联红军经验,在国内首创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共产党人曾在此担任领导、管理和教学工作,推动了军校的革命化建设。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和杰出人才,为推进北伐战争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众多黄埔骄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临汾许多有志青年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并由此走上革命道路,不负韶华,不懈奋斗,用似火青春谱写了黄埔学子的临汾篇章。
踊跃报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临汾是山西党团组织成立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革命斗争此起彼伏的热点区域。众多临汾青年积极追求进步,探索救国道路,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尤其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知识青年,走在了革命斗争前列。
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影响下,许多临汾籍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青年准备投笔从戎。得知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他们踊跃报考。到广州去,到黄埔去,成为这些热血青年的迫切愿望。仅临汾洪赵地区,就有数十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投考黄埔军校。在太原省立国民师范读书的王世英,思想进步,倾心革命,已成为青年团员。因组织领导学潮被反动当局通缉。他与一起逃出来的同学赵尔陆等商议,决定投笔从戎。王世英一行9人悄悄爬上火车抵达河南开封,考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学兵队。学兵队是该部队在共产党影响下开办的,在这里王世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常委。根据党的安排,他带领一些进步青年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他与同行的18人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其中包括刘煜祖、燕廷标、乔自达、席树声、梁尊孟、郭文年、李树德、张天民、纪秀川等。
来自洪赵的刘煜祖到军校后,被火热的革命氛围所感染,随即给弟弟刘耀祖写信,希望他能来军校一起学习深造。弟弟说服父母奔赴广州投考,被录取后编入黄埔四期政治科学习。洪赵地区还有一些青年先后成为黄埔军校学员,其中包括乔丁珊、王作丰、张彤弓、周广琪、文郁贾、田济民等。另外,还有郭干成、徐必春、刘继昌、贺光武等到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位于西安)学习深造。
与此同时,临汾各县也有不少革命青年考入黄埔军校。霍县(今霍州市)的李联珍,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李大钊组织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赤色救济会”,经李大钊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四期炮兵科学习。襄汾县的王浮萍(王宝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长途跋涉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学习。还有尧都区的杨长海、王家禄、秦宗礼、朱笃祜、胡生泉、王亦侠(女),侯马的董继平、张壬命、张元贞、闫景福,乡宁的王鼎元,霍县的李捷发、贾绍谊、乔作楷,汾西的牛万全,浮山的赵宝玺,曲沃的吴肃、段琳等,有四五十名临汾籍青年考入黄埔军校或直接参加北伐战争。黄埔军校一至四期山西学员共140余名,其中临汾籍学员就约占三分之一。
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北京读书的王亦侠,得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黄埔军校六期)首次开始招收女学员后,毅然决定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奔赴武汉。当时,《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报考中央军校》的报道,成为武汉三镇的热点新闻。她以总分排名前十的优异成绩,从两三千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军校录取,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名女战士,也是山西籍唯一的女学生。
黄埔岁月
黄埔军校旨在培养革命的军事和政治人才,注重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既注重学员的军事素质养成,更重视学员的政治教育培养,重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铸就了“爱国、革命”的核心基因。尤其是建校初期革命气氛较为浓郁,一度成为革命的熔炉。
黄埔军校共产党员很多,尤其是第四期学员多数是各地党组织选派而来,文化程度和各方面素质都较高。共产党在每个营、连或队都秘密设立了党支部。军校党的工作由政治总教官恽代英负责,归属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广东区委对黄埔军校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视。每周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召开党员和积极分子会议,进行革命思想和政治形势教育,每次黄埔军校都有教职工和学生百余人参加。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陈延年、萧楚女、邓中夏和彭湃等经常在这里讲授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政策等,深受黄埔师生的欢迎。临汾籍学员经常参加这些会议,多次聆听报告和演讲,深受教育和启迪。
据王世英回忆,他在这里不仅学习掌握了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而且经受了实战锻炼。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开始,王世英参加了真枪实弹的战斗。在攻打惠州的激战中,他奋不顾身跃出堑壕,冒着炮火冲锋陷阵,第一个冲过河,进抵城墙下,不断往城墙上扔手榴弹。正好一颗炮弹在城头爆炸,王世英和几个战友在硝烟弥漫中爬上云梯,登上城墙,扔出一排手榴弹,杀出一条血路,后续部队呼啸着冲进惠州城,捣毁了陈炯明的老巢。王世英因作战勇敢受到上级嘉奖。在黄埔军校,他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不仅和第一期学生蒋先云成了朋友,还结识了徐向前、闫揆要、周士第、范荩、黄馨、魏亮生、李步高、范洪亮等男同学和张瑞华、王亦侠、黄杰等女同学,和他们交流思想,共叙信仰。
李联珍在黄埔军校经周逸群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他还参加了以黄埔军校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核心组成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经常在《中国青年军人周刊》《黄埔潮》等杂志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错误思潮。军校成立黄埔同学会后,李联珍当选为学生代表和监察委员。
王亦侠在黄埔军校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黄埔六期学员中共产党员很多,政治教官也多为共产党员和坚定的革命者。她在这样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学习深造,对其理想信仰的确立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军校举行的隆重开学典礼和授枪仪式上,她双手接过钢枪,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誓与枪共存亡,人在枪在!”这是她平生第一次拿枪,她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紧握革命的枪杆子,为人民解放事业战斗到底!”女生队的训练课目同男生队一样,涵盖全部军事常识和技能,以及战术要求等。军事训练非常严格,也十分艰苦。王亦侠等女学员巾帼不让须眉,学习热情高涨,以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用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圆满完成了军事训练任务。她各项训练成绩都很出色,尤其射击更为突出,在抗日战争中,她能双枪射击且枪法精准。王亦侠这一期,讲授政治课的教官主要是恽代英、沈雁冰、许德珩等,著名共产党人彭湃、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和老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都讲过课。主要内容为《共产主义ABC》等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等。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王亦侠触动很大,她由初步的朴素革命思想逐步升华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革命者。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她深刻意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政党,坚定了跟随共产党干革命的信念。王亦侠还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有益锻炼。以纠察队的名义在武昌日夜巡逻,加强卫戍;组成宣传队走上街头宣传打倒列强、打倒土豪等革命道理;参加妇女协会组织的一些革命宣传活动和武汉市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盛大集会;还深入到纱厂等大型厂矿进行调研和宣传,目睹了纱厂女工繁重的劳动及悲惨状况。由此,她对马克思《资本论》中资本家剥削压榨工人血汗的《剩余价值论》的精辟论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对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翻身闹革命的壮举有了切身体会。王亦侠和学员们被编入北伐名将叶挺麾下随军西征作战,经受了实战的严峻考验。她们逐步成为思想成熟、体魄健壮、意志坚强和文武双全的战士。她们在征战中的卓越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为褒奖她们的非凡表现和显著成绩,湖北省妇女协会特向女生队颁发一面“开辟历史新纪元”的锦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一心向往革命的王亦侠向军校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于1927年6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世英、王亦侠等在军校的严格训练和峥嵘岁月,是临汾籍学员在黄埔军校学习生活的缩影和代表,平阳儿女们在这里奋发努力,刻苦锻造,成绩斐然,磨炼成为军政双馨、文武兼备的革命骨干。
当时,在黄埔军校以共产党员和进步力量为主体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孙文主义学会”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团结配合,不断取得胜利,使军校保持着浓厚的革命氛围。王世英、李联珍等临汾籍学生都坚定地站在革命力量一边,与反动分子展开无惧无畏的斗争。一次,一个反动连长逛窑子,被王世英带人抓回交给团部,团部未做任何惩戒就放了人。此后,反动军官变本加厉地欺压左派学生。学生们在党组织的支持下,推选王世英等为学生代表赴广州向蒋介石请愿。王世英向蒋介石列举了旧军官欺凌左派学生的事例后说:“蒋校长不是经常表示主张革命,支持国共合作吗?希望蒋校长力主正义严肃处理这一事件。”众目睽睽下,蒋介石只得答应:“这个事情一定严肃处理,请各位回去后安抚好同学们,军校以孙中山先生遗训为指导,决不姑息反对革命的人。”李联珍也以笔为枪,经常撰文批驳反动分子的言论,进步学生有理有节的不懈斗争,有力打击了旧军官及反动势力的气焰,使革命和进步力量成为黄埔军校的主流。
笃志革命
临汾籍青年学生经过在黄埔军校的军事学习和战斗洗礼,不仅军政素质显著提高,革命信念和意志也更加坚贞不渝,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王世英毕业后,坚定踏上革命征途。他受党组织委派,初到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任分队长和党支部委员,后3bU4P501JM9owbLMPtiBfLgIPbzbag7t8Tuywp6FYTw=到国民革命第二军任团党代表、办公室主任。不久,党又派他到卫戍武汉的叶挺麾下当连长、到新编第十九军高桂滋部任营政治指导员及中共皖北特委亳县特分委委员,组织发动了皖北暴动。此后,王世英先后在晋绥军和西北军中任职,秘密做兵运工作。1931年10月,他到上海特科在陈赓直接领导下从事隐蔽战线的秘密斗争。先后任特派员和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军委副书记、代理书记等,领导主持党在国统区的军事、情报和联络等地下工作,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向根据地输送了许多战略物资,对被捕的方志敏组织力量进行了积极营救,多次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并帮助吉鸿昌恢复了党的关系,代表中央局安排吉鸿昌返回天津组织反帝同盟。王世英在担任北方局联络局(情报部)负责人后,专司军事统战工作。他代表共产党和杨虎城达成共同抗日的4项协定,并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了上海临时中央局和北方局的工作及同杨虎城谈判的情况。
1936年6月两广事变后,党派王世英经香港到两广联系统战工作,其在香港见到叶挺并向党中央汇报了叶挺的情况,为后来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做了前期工作;还会晤李宗仁,谈了团结抗战的问题。1938年8月,王世英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负责对阎锡山第二战区进行抗日统战工作。解放战争时期,王世英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参谋长兼中央军委敌工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天津警备区副参谋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先后任山西省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等职。
李联珍毕业后,到天津开展工人运动。后又到宁夏冯玉祥部任宣传干事,编辑《中山日报》。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派他到贺龙的第二十军教导团任团副兼辎重队队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受党派遣回山西开展工作,先后与中共山西临时省委代理书记王鸿钧等取得联系,在北张村自己家中秘密聚会,讨论分析时局,商讨如何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山西革命斗争的事宜,筹备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史称霍州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省委领导机构,作出许多重要决策。1928年春,他到安徽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参加皖北暴动。1930年,到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任第二四九团团副兼训练大队主任,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后因暴露被捕入狱,经南汉宸等多方营救获释。1935年,李联珍任第二四九团团长,率部到陕北驻防,明防暗保,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给养。在西安事变中,率部积极参加相关军事行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李联珍调任第一六九师参谋长,北上保定等地抗日,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期间,多次率部与日军决战厮杀,屡屡重创侵略军。1949年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
纪秀川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到汉口。党组织派其回山西开展党的工作。他与梁其昌回到家乡洪洞,发展吸收青年教师杨培芝为中共党员,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策应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被调回武汉,到刘伯承部参谋处任科长,随军参加南昌起义,后转战于广东潮汕一带。党组织安排他护送病中的教导团团副兼辎重队队长李联珍返晋,与李联珍等人共同策划筹备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斗争。他发动农民群众在“山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山西省临时农民协会”,任协会总指挥,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在遭到阎锡山当局通缉后,纪秀川受命到驻皖北的杨虎城部任职,秘密开展兵运工作。与王世英、李联珍等组织发动皖北暴动。1930年,经南汉宸推荐,任杨虎城部宪兵营营长,继续开展兵运工作和革命活动。1936年因积劳成疾病逝,年仅31岁。
乔丁珊,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途跋涉几经周折到广州,经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介绍,考入黄埔军校五期学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在广州被捕入狱,被关押5年之久,在狱中同敌人进行顽强抗争。1932年9月,经营救出狱返回赵城,与共产党员卫勋丞等创办“雪花社”“社会科学研究小组”“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宣传革命思想,继续坚持开展革命活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洪流。先后任中共赵城县委书记、灵石县委书记和河东东山抗日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发动人民群众和组织游击队,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任赵城县委书记、晋南军分区卫生部政委等职,竭尽全力投身于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在山西农业部门工作。
王亦侠由于上军校只能将吃奶的孩子寄养别家,期间孩子夭折。她强忍悲痛,全身心投入军政训练。此时她的丈夫张稼夫也赶到武汉,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官,从事农民革命运动,一对革命伉俪齐聚武汉携手并肩干革命。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肆抓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遵照党组织的安排,在周恩来领导下,两人留住武汉协助曹汝谦从事兵运工作,把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分批秘密输送到革命队伍中。王亦侠不顾有孕在身,四处奔波,全力掩护配合丈夫顺利完成任务。后来张稼夫担任中共南京市委筹委会书记,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心,两人不屈不挠地并肩战斗在隐蔽战线上。
1937年春,受中共山西工委派遣,王亦侠以牺盟特派员的身份返回家乡临汾创建中共临汾支部,负责联系和开辟临汾、浮山、襄陵、洪洞和赵城等县党的工作和抗日活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她创建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抗日游击队,机动灵活地打击日军,名震汾河两岸,被尊称为“女司令”。由于四处游击,频繁战斗,无暇顾及孩子,她的4个孩子先后夭折,作为母亲虽痛苦万分,但她擦干眼泪,又挺身投入战斗。1940年9月,王亦侠和丈夫奉命赴革命圣地延安,张稼夫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任南方组组长,王亦侠任中央情报部教育科科长。他们相互鼓励,兢兢业业为党工作。1944年春,王亦侠返回晋绥根据地,先后任中共晋西区党委妇委会委员、晋南工委妇委会书记等,尽心竭力,工作出色,出席了全国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
英勇献身
临汾籍黄埔军校的莘莘学子,牢记初心,勇担使命,为革命赴汤蹈火,以鲜血、生命和青春谱写了黄埔学子的临汾华章。
刘煜祖在黄埔军校四期任学生连连长和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干事,曾参加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二次东征。为配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周恩来派他和席树声等人带领北伐军宣传队30多人回山西开展工作。抵达河南信阳时,因北伐军与张作霖部正在这一带酣战,无法通过而返回武汉。1927年,刘煜祖调到北伐军政治部,后任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副营长,率部参加南昌起义。9月随部队转战潮州、汕头地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刘耀祖和哥哥一样矢志革命,作战勇敢,视死如归,冲锋在前。北伐战争中,他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军攻打武汉汀泗桥和贺胜桥守敌的激战中壮烈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19岁。
张彤弓曾在临汾省立六中读书,其追求进步,矢志革命,先后在临汾、太原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五期,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入狱,以重大政治嫌疑罪被判刑3年。1930年出狱后,经组织指派到陕西省做秘密工作。1936年,随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任红一师破坏股股长,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到抗日军政大学深造。同年12月,奉命随周恩来抵西安参与处理西安事变和促进国共合作的工作。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调八路军部队任秘书,1938年在洪洞县苏堡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34岁。
王浮萍(王宝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随国民革命军转战江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随军回师江西,参加井冈山会师。后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带头参加襄陵人民武装自卫队并任副总队长,自卫队改编为山西政卫二支队后任第三大队队长,先后在襄陵、临汾、新绛、汾城一带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1939年3月,日军对西山地区进行“扫荡”,王浮萍率队向敌发起突然袭击,毙敌10余人。4月8日,王浮萍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7岁。
(责编 霍瑞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