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巧思并非偶然天成,妙笔生花只因久久为功。
——题记
一方白纸仅是寂静世界,点滴笔墨便可异彩纷呈。
时常有人问我:写作究竟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里该写些什么?
我沉思良久,却也只能回答作文便是做人,因为笔尖流淌的并不是天外摘取的灵感之星,而是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的、常被人忽视的点滴碎片。也正是因此,我爱写作,爱那词语组合的悠长意境,爱那句段纵横的酣畅淋漓,也爱那篇成掷笔的心满意足,因为写作便是我的学习,写作便是我的生活。
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言真的是很奇妙的一种东西,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在写作之时让人无所适从。依我之见,若将作文视作城墙,那么字词便是地基:只有确保字词得当,作文才算是有了坚实的基础与牢靠的形制。若是想要精于写作、深于写作,使作文成绩更上一层楼,首先便应通过一字一词的斟酌思考、积累训练,逐步提升自身对于文字字形、字音、字义的敏感度,进而形成一种遣词造句的本能直觉,这对写作大有裨益。
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我开展字词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零碎时间与同学、笔友对对联。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全面展现了文字之美,在练习对仗、感受平仄的过程中,我能够了解文字最本质的构成,深入感知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美。
二是在课后时间找上三五好友随机选个词牌名、曲牌名填词,而后相互鉴赏。相较于对对联,填词、填曲除去平仄、格律的要求外,更注重意境的营造,推敲字词的过程能够培养人对文字的敏感度,同时填词、填曲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前人经验的过程,能够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
于初学者而言,可先从四字联、五字联练起,待熟练后可增加至七字联、八字联,最后再尝试填词、填曲。字词锻炼讲究持之以恒,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也从不缺少素材,而是作者缺少对生活点滴的观察与思考。视而不见的日常,其实才是从未间断的奇迹。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放慢脚步、放宽视野、放飞思绪,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以小见大,于无声处闻惊雷,进而基于分享的冲动与本能,促使自己沉浸于写作,从而爱上写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学习生活中,我主要通过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蕴藏的细节之美:
一是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散步、读书、听音乐。散步是对心灵的涤荡,读书是对人生的思考,而音乐则能帮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通过以上这些,我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生活的节奏,思考、积累用于写作的素材,使它们在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
二是坚持与同学就生活中的小事、趣事进行交流讨论。无论是雨后湖水的波光潋滟、深秋枫叶的簌簌作响,还是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假期劳动的所思所得,在交流探讨后往往都能成为写作的优质素材。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放飞思绪、形成思维固然重要,但素材的积累与分享最终还应付诸笔端。上个学期在老师的支持下,我联合语文学习小组的成员在班级组织了“好词好句好素材”收集分享活动,鼓励大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碰到的优美词句、优质素材摘抄、记录到素材笔记中,并在课后传看鉴赏,在周五下午的班会上进行汇报分享;这一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参与的同学均表示自己在写作时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这使我们大受鼓舞。而后在学习小组成员的提议下,我们进一步安排了值班表,要求每位值班同学每天在黑板右下角写上他整理的词句素材,以进一步加强素材的积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学期下来,我那厚厚的素材笔记中已经贴满了用于增补的便利贴,每每翻阅它,我总能感觉到其中有我一个学期的努力与尝试,进而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想必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也会将这个好习惯坚持到底,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与人之间在成长经历、生活方式、学习习惯、认知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使得人们在面对同一事物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而正是由于差异性而导致的观点对抗与思维碰撞,有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而在语文学习小组的写作活动中,我尝试利用了这种差异性。以往的小组写作活动通常是大家共同拟定一个题目而后各自成文,再相互鉴赏,缺少了深入交流的趣味。因此,我建议通过猜拳的方式随机挑选出一名组员,让他来负责确定文章的题目,并写文章的第一段;其他成员则基于题目和已有的一段来续写,在写完之后再传看与交流。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写作方式非常受大家欢迎,明明是相同的题目和开头,有的同学成篇是讲述亲子之爱的感人事迹,有的同学描述秋日之美的壮丽景象,有的同学阐明读后感想的哲学思辨,而我写的则是饶有趣味的游记散文,大家在传看后往往笑作一团,而后又点评各自文章中的亮点与不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彼此的差异性,并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吸收对方作文的优点,精进自身的写作技巧,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议论纵横出新意,意境幽远见真情
在初步认识到基于差异性而开展的写作实践在作文训练中的可能性后,我向老师提议在之后的写作课中增加学生点评环节,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以往的写作课中,点评活动通常在作者朗读完文章后由老师进行;而在增加学生点评后,作者在朗读完作文后需先谈谈写作的心路历程,阐明行文的大体结构,而后由其他同学点评作文中的慧心巧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作者习以为常的写法在由其他同学点评后往往能呈现不一样的写作思路。正所谓议论纵横出新意,形容幽远见真情,很多同学在点评后会对已完成的作文进行结构、内容上的修改,进而将发掘的巧思尝试融入自己的写作中,真正做到兼收并蓄,更上一层楼。
停笔,而后自省思忖:这篇文章既是对我写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写作之路的回顾。幼年便爱读书,在接触写作之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写作便是我的学习,写作便是我的生活。我深知未来的写作之路道阻且艰,但那词语组合的悠长意境、句段纵横的酣畅淋漓、篇成掷笔的心满意足会促使我将过往岁月的碎片捡拾积累、重组构思并付诸笔端。
最后愿你我,日积月累而成慧心巧思,久久为功,但求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