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生活,浅浅相遇

2024-10-25 00:00:00严静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9期

“慢慢生活,浅浅相遇“,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也是一种寻找写作素材的智慧。它鼓励大家放慢脚步,用心体验生活的每个细节,感受每次心灵触动,发现那些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在生活这本书中,大家将一起探索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这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书。它将教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观察能力,从情感体验中汲取灵感,通过广泛阅读激发创意,以及从人际交往和自然环境中获取丰富的素材。走进生活,走进写作的世界,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记录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观察生活,记录细节

好的作家都是体验派,这话不无道理,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的第一步就是重视生活感受和体验,只有抓住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积累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丰富素材积累,把经历过的事情变为素材用在作文中。

同学们每天都在经历不同的事情,每件事都有可能成为写作素材。但很多时候,大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忽略这些宝贵细节。因此,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细节,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要培养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要从身边环境入手,这需要大家用心观察和感受。在校园里,可观察同学们的互动,老师们的授课方式,甚至操场周围的一草一木。比如,可写关于校园四季变化的作文,记录春天樱花盛开的美景,夏天绿树成荫的凉爽,秋天落叶纷飞的萧瑟,冬天白雪皑皑的宁静。这些生动的细节,都会让作文更加丰富多彩。在街头,也可发现很多有趣的场景。比如,可观察街头艺人的表演,他们的动作、表情、音乐,甚至周围观众的反应,都可成为写作素材。通过观察和记录,将这些细节变为文字。如果要写一篇关于街头艺人的作文,这些就可成为素材。可描写街头艺人的身边通常都有一个大背包,帆布或者塑料材质,因为耐脏且能装很多东西。这些艺人往往不在意自己的发型或者装扮,但他们的乐器却被保护得很好……类似这些细节化的描写,能增添文章的真实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这是一篇优秀作品必备的“感召力”。

除此之外,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也是写作的宝贵素材。同学们要从社会环境走到自然环境中,拓宽认知边界,了解更多自然知识,积累宝贵的自然素材。自然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景物是写作过程中很好的辅助工具。借景可以抒情、可以喻人、可以烘托。因此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自然素材必不可少。而积累自然素材的第一步,是到自然中去。可先从身边的自然环境入手,比如观察班级内阳台上的花是什么品种,怎么浇水,如何开放。观察校园里的花坛栽种了几种不同的花,他们的花期分别是多久。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自己获得对细节的把控,这些植物的“知识”在必要的时候会派上用场。积累自然素材的第二步,到更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公园、山林、河边等地方,观察自然美景,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为景物描写打基础。比如,学习必修二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这些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时,有意识地观察作者描写景色的手法和视角,观察他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再结合生活积累,从而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的秋为何是那样一番景色,又为何能衬托出作者的心情。

当然,仅观察是不够的,还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观察到一些有趣的事物时,可立刻用笔记下来,或者用手机拍照,将这些细节保存起来。这些记录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张图片,甚至是一段视频。后续在写作时,这些记录就会成为宝贵的素材,帮助同学们唤起当时的情感和记忆,这样能写出更加生动感人的文章。此外,为了丰富这种生活体验,还可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比如,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观察父母,从一只小狗的角度观察街道,从一棵树的角度观察公园。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可帮助大家发现一些平时忽视的细节,让作文内容更加独特和新颖。

二、深入思考,挖掘内心情感

写作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探索。它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挖掘。生活中的每份情感,都是写作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还是惊讶,每种情感背后,都有其深层的原因。作者的任务就是深入思考,挖掘这些情感背后的深层意蕴,并将它们融入作品中。

首先,一定要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可能触动大家的情感。比如,看到一位母亲在教育她的孩子,可能感到温暖和感动;看到一只流浪狗在街头寻找食物,可能感到悲伤和同情;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可能感到愤怒和不满。这些情感都是对外界事物的直接反应,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记住这些情绪和感受,才能在写作时突出“真”情实感,也能在阅读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会由己及人,感悟他人的情感表达。然而,仅停留在情感的表面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思考这些情感背后的原因。比如,感到温暖和感动时,可思考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是母爱的伟大,还是孩子的纯真?当感到悲伤和同情时,可思考是什么导致你出现这样的情绪,是社会的不公,还是个人的不幸?当感到愤怒和不满时,可思考是什么引发了你的愤怒,是某些不公正的现象,还是自我内心的正义感?通过这样的深入思考,能更好地理解情感。这些深层的理解,往往与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紧密相关。它们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是对世界的洞察和思考。以必修二《离骚》为例,这篇文章的学习旨在突出追求与坚持这个主题。但文章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离如今的时代相去甚远,且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经历,放在现代看也颇有传奇色彩。因此学习这篇文章无疑是较难的,只能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而无法参透作者当时的情感。所以,要进行深层思考,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先深入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从宏观视角入手,理解作品中情感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活经历的探索,能构建对作品深层次理解的基础框架。接下来,细读文本,走进作品,感知作者心灵。在研读中,关注作者的用词选择、句式结构,以及文中的每个象征和隐喻。这些细节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让人们得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其次,情感共鸣是连接读者与作者的纽带。大家阅读屈原的《离骚》,感受到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时,我们也产生了情感。通过共鸣,和作者建立起了情感上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波动。最后,批判性思考是理解作品的钥匙。它要求同学们超越表面的阅读,探究作者不懈追求背后的深层意义。此时,要问自己,这些情感和追求在当时是如何与社会现实互动的,而在当今社会,它们又如何被重新诠释和赋予新的价值。跨文化比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得以一窥不同背景中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通过比较,不仅能发现不同背景之间的共通之处,还能欣赏各自独特的美学和哲学思想。最后,写作实践是将感悟和思考具体化的途径。写读后感,能将情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转化为文字,这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也能锻炼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可将这些情感和思考融入文字。通过细腻描写,将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深入分析,将思考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样,文章就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类文章充满真实感,也具有一定的深度,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此外,还可通过写作来探索和解决情感问题。大家遇到困扰自己的情感问题时,可通过写作倾诉和宣泄,反思和探索。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救赎。总之,深入思考,挖掘情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让文章内容更加真实,让思想更加深刻,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世界。

三、广泛阅读,激发灵感

在这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激发想象力,为写作注入活力。

首先,阅读能帮助同学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在阅读中,可跨越时空限制,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比如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可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人物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往往能启发大家对现实的思考,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阅读能激发写作灵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颖的观点、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这些都可能激发创作灵感。读到一段精彩的描写,可尝试从生活经验出发,写类似的场景;认识到一个独特的观点时,可思考这个观点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此外,阅读还是学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可学到不同写作手法,以及不同文学体裁。从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可学到如何运用语言,如何构建情节,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表达情感。这些技巧和方法,都能提升写作能力。在阅读时也有侧重点,例如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能让大家深入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变迁。在阅读这类书籍时,要学习其中对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比如读《红楼梦》,不仅能看到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历程,还能感受到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命运。这些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人物心理和深刻寓意,都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启示。再如阅读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不仅能学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象美,还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创造了生动的意境。可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在作文中创造优美的意象。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记下好词好句,应用到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记录触动心灵的语句,独特的观点,以及精彩的构思。这些笔记可以成为写作的宝贵素材,也可作为思考问题的参考。在写作时,翻阅这些笔记,就可能找到灵感。此外,还可尝试将阅读中激发的灵感和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比如,可模仿优秀作品的写作风格,尝试创作类似文章;可借鉴优秀作品的构思方法,为文章设计独特的情节和结构。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是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死亡的理解。在写作生命、人生等主题的文章时,就可合理借鉴这句话,增加文章的深度。或者从这句话出发,引申出对“死亡”的思考,区别于史铁生的观点。这些尝试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激发写作热情。

生活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作宝库。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学习如何细致观察,如何深刻体验,如何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将这些日常的宝贵瞬间转化为文字,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每次不经意的相遇,无论是一段简短的对话、一个意味深长的凝视、一次静谧的内省,还是一场心灵的触动,都是生命中独特且不可再现的瞬间。它们如同时间沙滩上散布的珍珠,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最终编织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写作领域内,不存在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不存在平凡的生活片段。每个个体都是生命故事的主角,每个瞬间都值得用心灵去记录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