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是写作的重要方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创意写作时,不知如何虚构,如何叙事。下面以如何虚构、如何叙事作为切入点,介绍虚实结合的创意手法,希望对同学们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如何虚构
(一)移花接木
在进行虚实结合的创意写作时,可以从生活中寻觅一两个模特儿,作为形象塑造的原型。这类生活原型的性格,一般是粗糙的,分散的,常常是本质的现象同非本质的现象混杂在一起。如果在进行创意写作时,将生活照搬到文章中,文章就会缺少吸引力。在写作时,同学们必须从人物性格出发,对生活原型进行选择、提炼、移植和补充,从而满足读者对生活的审美需求。
在素材的处理上,可以使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具体地说,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原型之间进行调度,以人物的基本性格或气质为根,把甲的活动、行为,移到乙的身上去,也可以将生活原型在前后不同场所的活动,集中到一起。通过这样的迁移和调度,能让人物形象更丰富、更鲜明,较好地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塑造更具典型性的形象,带给读者思考与共鸣。
《三国演义》就充分运用了移花接木的创作手法。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读者印象深刻。在历史上,“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在进行虚构创作的过程中,罗贯中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将孙权的故事转移到诸葛亮的身上,从而塑造出诸葛亮足智多谋、极富个人魅力的艺术形象。
(二)主客合一
虚构写作,其构思通常是由创作者在偶然间获得的一粒“火星”引起的,这一粒火星有时候是一则感人的故事,让作者心潮难平;有时候是生活中一个鲜明的形象,深深印在作者的脑海里,使其难以忘怀。这故事,这人物,就成了虚构写作的原始素材,为之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光有原始素材,还难以形成艺术构思,要将素材化为题材,还要有作者亲身的体验作催化剂。只有融入自身的情感,才能使作品感染他人。因此作者常常要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去寻找灵感,在原始素材中补充进自己熟悉的细节,在原始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验,甚至植入自己的某些经历。通常情形下,虚构的主人公,带有作者浓厚的自传性。人物身上的某些经历、性格特征乃至气质,都包含着作者本人现在的或过去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作者仿佛是看着镜子中自己的影子描写这个人物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人物又绝不是作者本人,人物的另一些经历和性格特征是取自于其他客体身上。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的原型为歌德的同事兼好友——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因为与朋友之妻相爱,接受不了道德的批判,最终自杀身亡。歌德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并未全盘采用其同事的故事,而是根据自己的爱情经验,对原型进行再创作。由于有作者的实际生活经验、情感体会在里面,《少年维特之烦恼》塑造了清新、哀婉、动人的艺术形象。维特的形象在19世纪的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其艺术魅力不减,拥有全世界众多的忠实粉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也采用了“主客合一”的艺术创作技巧。小说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经历为情节基础的。作者出身于工人家庭,刚满十岁就去车站食堂做童工,当发电厂的助理司炉。他深刻地体会到沙皇俄国的罪恶与不公正。十月革命后,在老布尔什维克费多尔的启发下,作者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于1919年参加共青团。在布琼尼第一骑兵团当红军战士。1920年,他在战斗中负重伤,转到劳动战线。他曾不顾严寒和身体虚弱,跳进第聂伯河打捞被洪水冲走的木材,因此得了伤寒和风湿症。192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28年,他根据柯托夫斯基师团的战斗生活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原稿不幸在邮寄时遗失。同年,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于1930年开始创作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同学,一定发现,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与故事中保尔·柯察金极为相似。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从与他一起战斗的革命伙伴身上取材,最终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毅、勇敢的艺术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三)取事变情
虚构创作可以取材于真人真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给人以反思与启迪。如果故事内容全盘照搬生活,必然缺少吸引力。因此,在构思过程中,必须对生活给予我们的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筛选,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让材料的光彩、人物形象的光彩闪射出来,提高作品质量,带给读者更加深刻的思想启迪。而取事变情,就是对生活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方法。
所谓“取事”,就是提取生活中真实故事的基本情节,摄取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或者是利用基本史实。所谓“变情”,就是改变材料的社会意义,改变形象的典型意义,使故事和人物摆脱生活细节的束缚,具有更强的艺术魅力和更深刻的艺术概括力。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短篇代表作《木木》运用了取事换情的创作手法。《木木》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写成的。屠格涅夫的母亲是一个秉性乖戾、冷酷专横的地主。这个女地主家中,有个叫安德烈的忠心耿耿的哑巴农奴。安德雷孑然一身,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精心养的一条小狗。一次,屠格涅夫的母亲大发脾气,竟毫无道理地强迫安德烈将其爱犬溺死了。安德烈痛苦异常,却并未增恨女地主。他对女主人忠心耿耿,一直效劳到女地主离开人世。
小说《木木》的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当小说主人公——哑奴盖拉新被迫溺死自己的爱犬“木木”之后,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熊熊燃烧的怒火,毅然出走,永远离开了他的女主人。据屠格涅夫母亲的养女席托娃回忆,安德烈是这样一个奴隶:他成天默默无闻地劳作着,像一条忠实的狗一样看守着女地主的庄园。也许是由于自己特殊的生理缺陷,他比一般奴隶更显得自卑。他既不敢爱谁,也不敢恨谁。一生中,他从未爱过一个女子,因为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样一个又聋又哑的奴隶,也可以享有一个“人”的权利。
小说的发展部分深化了盖拉新和女主人之间的性格冲突:失去了塔季雅娜的盖拉新,把自己的爱寄托在小狗木木身上。由于木木对冷酷的女地主缺乏感情,不愿与其亲近,激怒了女地主。她指使管家背着盖拉新,驱逐了木木。盖拉新知道这是女主人的授意,便以罢工一天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木木自动跑回庄园之后:盖拉新不顾女主人的命令,把木木藏进自己的卧室严加保护。女主人派人包围他的住处,他势孤力薄,才被逼处死木木。最后,作为一个“人”,他最终出走了。相比于故事原型安德烈,小说中的盖拉新富有抵抗意识,敢于对不公正的事情说不。在农奴制依旧存在,并影响广泛的彼时俄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从而使读者产生共鸣。
二、如何叙事
(一)虚构写作的要素
在进行虚构写作的时,应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六个“什么”。即: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于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结果。如果在创作中,缺少上述元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视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
(1)什么人?落魄的小知识分子孔乙己。(2)什么事?孔乙己在时代巨变下苟延残喘的故事。(3)什么时间?二十多年前。(4)什么地点?咸亨酒店。(5)什么原因?孔乙己受四书五经荼毒,变得迂腐,怠惰。(6)什么结果?孔乙己失踪,或是死了。
(二)虚构写作的表达手段
虚构写作的叙述手法有三种,即顺叙、倒叙与插叙。
顺叙,又叫正叙或直叙,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叙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文章的层次和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基本一致,文章的来龙去脉清晰。《茶馆》《欧也妮·葛朗台》《哈姆雷特》《老人与海》都采用了顺叙的手法。
倒叙,倒叙又叫追叙或回叙。这种方法,是将事情的结果,或最能引人瞩目的关键情节安排在文章的开头,然后再按时间顺序把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叙述出来。这样写,一开始就渲染了气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恰当使用这种手法,会使文章中心突出、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的《祝福》就很有代表性。鲁迅先写了在鲁镇祝福的气氛中祥林嫂的死,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印象。接着按时间顺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这样写,使封建统治阶级花天酒地的祝福场面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点明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运用倒叙手法,要重视由倒叙转入顺叙的时候,过渡要紧凑、自然,衔接要紧密,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切勿前后脱节。通常而言,凡属事件进程较短,情节又简单的,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否则会造成故弄玄虚、首尾重复的现象,从而使文章的叙述效果不佳。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插入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接着原来的主线写下去的方法。插叙的作用是在事物向纵深方面发展中,从横的方面写出人、事、物的不同侧面。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有利于深化主题,使内容更加充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插叙时,必须保证主线鲜明突出,不能喧宾夺主,节外生枝。插入时也应注重过渡与衔接。和倒叙方法一样,内容与情节简单的文章,最好少用或不用这种方法,以免造成臃肿。
三、对虚构写作的两点建议
(一)灵感记录本
在进行虚构时,很多同学都抱怨生活太过平淡、乏味,没有充足的素材。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只是有些同学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导致“身在宝山不识宝”。这些同学可以准备一个灵感记录本,日常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典型的事儿,或有灵感闪过,便可以记录下来,为虚构创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二)确保文字的真实性
部分同学在进行虚构的时候,经常进入一个误区:虚构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不必和现实生活相符。事实上,如果没有现实生活做依托,那么想象必然缺少真实性,又怎能引起给他人共鸣呢?为了确保文章的真实性,同学们应利用业余时间,多观察生活中的人,揣摩他们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确保文章中的每一段对话、人物的每一个举止,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