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资源开发、形式创新、结果评价等方面分析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的实践策略,提出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和加工红色故事资源、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红色故事呈现形式、从信息技术运用效果对教学进行评价等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开展红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红色故事
作者简介:王珊娜(1981—),女,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一小。
讲好红色故事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1]。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奠基阶段,在小学阶段接受怎样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面向当下的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选择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呈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让学生了解红色故事并完成自主建构,从而形成积极认识,更符合当下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要。讲好红色故事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对于讲好红色故事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向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笔者围绕资源开发、形式创新与结果评价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初步尝试,现将自己的实践与思考结果总结如下。
一、面向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的资源开发
在讲述红色故事时,部分教师往往直接照搬现成的红色故事。事实证明这一方式不适应当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面对这些红色故事资源时,很可能会因为其时间跨度大而难以真正理解。教师在面对这些红色故事资源时,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加工,以更好地匹配当下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要。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发红色故事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发与加工红色故事资源,从而讲好红色故事。
(一)借助信息技术搜集红色故事资源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故事资源,选择易于小学生理解的红色故事资源。教师在开发红色故事资源时,可以在当地档案部门的门户网站、公众号及各平台的官方账号等寻找资源。不少档案部门已认识到,红色档案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实生动的素材,运用叙述性手法、可视化形式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是档案部门主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媒体时代下红色档案故事推广的应然之举。因此,很多档案部门在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时能够从“故事化开发”与“可视化呈现”双向路径予以重点考虑[2]。这些档案资源能够成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面向学生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资源。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开展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面向学生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素材。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发相关的资源,从网上寻找与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相关的视频资源和历史资源,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延伸课本知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寻找红色故事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基于河北这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利用《百年记忆—石家庄100个红色档案故事》纪录片拓展红色故事资源。
(二)借助信息技术加工红色故事资源
除了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红色故事资源,教师还可以基于具体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红色故事资源进行加工,如利用计算机上的视频处理应用软件及智能手机上的多种App,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剪辑与加工,形成适切的红色故事资源。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士邱少云的故事。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借助信息技术寻找相关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与整合,以恰当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充分彰显红色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二、面向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的形式创新
在开发红色故事资源后,将其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很重要。在讲述红色故事时,教师应不局限于口头讲述,而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来呈现这些红色故事,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红色故事背后的百年历史,丰富其精神世界。语文教师要努力创新红色故事的呈现形式,满足当下小学生的需要。笔者提炼了如下几种红色故事的创新呈现形式。
(一)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各领域都涌现了丰富的红色故事资源。例如,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为己任,专注于本地红色内容,把红色报道作为网站建设的特色内容,以新闻专栏为载体,常态化讲红色故事,打造了“初心连环画”“红色故事绘”“画说伟大建党精神”等多个网上红色名专栏[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故事资源,引导学生在网上自主搜集红色故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
(二)利用微课呈现红色故事
微课是日常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图文并茂及互动性强的特点,深受小学生喜欢。在面向小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微课,丰富红色故事呈现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背景下的故事,有着显著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提炼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并据此设计微课,在班级微信群或公众号上发布,鼓励学生在观看微课后进行留言与评价。这样能够发挥微课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输入与输出信息的通道,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故事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录制红色故事音频
通过录制音频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红色故事的场景和画面,从而取得良好的红色革命教育效果。从学生心理加工的角度来看,音频能够通过声音信息输入,让学生更好地挖掘红色故事背后的情感内涵和精神价值,而且这些音频可以重复倾听,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继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这篇课文梳理与黄继光有关的故事,并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有感情地讲述出来,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录制一个三分钟左右的音频,让学生反复听。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这段故事,自主录制音频,在音频中融入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可以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中深刻记忆黄继光的英勇事迹,从而完成红色革命教育。
三、面向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的结果评价
红色故事的资源开发与形式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可以说正是因为信息技术铺就了红色革命教育的道路,才让这些红色故事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师在面向小学生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需要从信息技术运用的角度来对教学进行评价,从而了解教学情况,并基于学生的精神塑造需求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完成练习,通过后台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情,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教师在进行反思与评价时,应将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收获上。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及其对教学的期待,让学生提出教学建议,从学生的评价中了解信息技术运用效果。比如,学生期待更为丰富的红色故事呈现形式,以消除他们在倾听红色故事的过程中的厌倦感,这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教师持续创新红色故事的呈现方式。
结语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的优秀品格,弘扬正气、甘于奉献的道德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奋斗品质,永葆初心、担当使命的人民情怀,这些正是语文教师所需要关注并引导学生传承的。小学生只有经过了这些红色故事的洗礼,才能够以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底色进入成长的状态。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基因已沉淀为丰富全体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因子。面向当下的小学生,教师有必要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来将红色基因真正传承下去。
总而言之,面向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讲好红色故事,是当下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在内的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的特点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让学生接受传统革命教育,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廖婷.打造班本化红色文化建设[J].党史文苑,2023(5):57-58.
[2]陈闽芳,雷国颖.故事化与可视化: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服务研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3):101-106.
[3]何宝庆,胡武龙.江西日报社大江网“红色故事绘”全媒体时代讲好红色故事的创新实践[J].中国记者,2023(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