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其中,合作能力是孩子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通过足球游戏等集体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成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向。足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强调团队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在足球比赛中,球员们需要共同制订战术、理解并执行队友的意图,以实现团队目标。这种特点使得足球成为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合作能力;足球游戏;幼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足球活动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ZGH/2021/15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阳(1994—),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虹西幼儿园。
足球,作为一项团队运动,其本质在于合作与竞争。在足球游戏中,幼儿需要通过与同伴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还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足球游戏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足球运动是一项能让幼儿体能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的运动。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幼儿足球运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决断能力、合作能力和悟性思维。针对小班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点和需要,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习中快乐成长,让足球这一颗“种子”在幼儿的心中慢慢萌芽[1]。
一、基于合作能力培养的足球游戏设计原则
(一)注重寓教于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在幼儿园推行足球游戏活动的初衷,并非在于塑造未来的职业足球选手,而是巧妙地利用足球这一载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教师能够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足球文化的熏陶,进而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体能素质和意志力等。
(二)强调团队合作
足球游戏需要幼儿们一起努力,时刻保持与队友的沟通协作,共同为团队的胜利而奋GUs3S+8dkSnyfxXFeJ6Wuw==斗。通过传球、接球、配合进攻和防守等动作,幼儿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足球游戏是一种竞技性运动,需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比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能够逐渐认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对手、尊重规则,形成健康的竞争观念。
在足球训练中,教师需要组织幼儿进行合作训练,如传接球训练、配合训练等,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对抗训练,让他们在比赛中学会相互配合和支持,增强其团队凝聚力;鼓励幼儿主动担任队长或组织者的角色,培养他们在团队中的领导能力;利用足球团队合作游戏,如足球踢球大赛、足球策略游戏等,增加合作趣味性,提升幼儿的成就感。
(三)营造文化氛围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快乐足球”理念的渗透,创设具有足球特色的走廊环境;和幼儿讨论足球故事,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此外,教师应创设多种足球自主游戏,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要。针对足球游戏枯燥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游戏进行改编和创编,打造众多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足球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溜小狗”“丢手绢”等。教师还可以尝试融合体育锻炼与足球技巧,开展“启动游戏”“射门游戏”等更具挑战性、趣味性的游戏。
二、基于合作能力培养的足球游戏设计策略
(一)强化规则引导,激发幼儿合作的意识
足球是一项具有规则的游戏,但规则不是束缚,更不是自由和自主的枷锁;相反,规则是保证游戏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帮助幼儿养成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的习惯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随着幼儿运动能力的增强,他们会开发新的玩法,不断建立和修改游戏规则。为了更好地强化规则引导,教师应时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适宜的足球游戏至关重要。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足球游戏,如“小猪回家”“小猴摘桃”等;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足球游戏,如“五人制足球比赛”“足球接力赛”等。在足球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游戏规则、演示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等方式,帮助
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的规则、意义和目的,提高游戏效果。
例如,在“足球舞”游戏中,教师可带领幼儿每人拿一个足球到运动场,一起跳足球舞:双脚从球上面跳向左边、跳向右边,两脚内侧左右控球,两脚底连续交替跳踩球,两脚底交替向左右拨球等。教师一边自己带球一边引导幼儿带着球前进,比一比谁跟得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需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不能用手来玩球。接着,教师让幼儿展开自主探索,拿上足球分散开玩。在充分的热身后,幼儿们很快就进入了运动状态。有的幼儿开始合作探索新的足球游戏。例如,在“小怪物”游戏中,幼儿们人手一球,在固定的场地用脚带球运动,同时有几位幼儿扮演小怪物,随时将其他幼儿脚里的球用脚抢(踢)走。这个游戏真实还原了足球比赛中的场景,既刺激、有挑战性,又能人手一球同时游戏,深受幼儿们的欢迎[2]。
(二)创建游戏任务,体验分工协作的快乐
在幼儿园足球游戏课程中,教师可以创建游戏任务,让幼儿体验分工协作的快乐。比如,在教授“带球过障碍并传球”的运球技能时,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小虎队和小狮队,要求他们用脚带着足球在“森林”里奔跑,并绕过设定好的“大树”,传给下一名队友,率先完成传球的队伍获胜。这个游戏既包含双脚运球的动作练习,又有传递给同伴的传接球练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的合作和配合能力,激发幼儿对足球游戏的兴趣。
在教授“用脚踢球并击中目标”这个技能时,教师需传授幼儿正确的动作。该技能的要点在于“踢”这一动作。一般情况下,幼儿都喜欢用脚尖踢球,但实际上应用脚内侧或脚背踢球,特别是用脚内侧踢球,踢中目标的成功率会更高。在做踢球动作前,幼儿可以站在离球四五步的地方,向前助跑,以左脚为支撑点,使用右脚内侧踢球以击中目标。这个动作对于幼儿来说较难,主要在于幼儿很难把控助跑的距离,有时太前了没空间踢球,有时太后了又踢不到球。因此,教师应先教幼儿原地踢球,再教幼儿助跑踢球,循序渐进,让幼儿逐渐掌握踢球的秘诀。
变速跑是足球运动的重要技能之一。在教授此技能时,教师可以将10个足球分别放置在中圈附近的线上,要求两队队员从各自的球门向中间跑,通过不断变速抢断对方的球,或者通过集体逼抢来进行抢球,游戏时间到进球多的一方获胜。通过彼此间密切的合作,幼儿可以享受到协作游戏的快乐。
(三)培养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班幼儿能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教师在为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后,可以马上展开游戏,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幼儿规则意识,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己来说规则、定规则,从而更好地守规则。教师需明确,遵守规则不仅是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也是为了动作的规范性。幼儿只有基本动作做到位了,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1.学会倾听与表达
游戏“小海狮传球”需要两人一组手拉手,中间相隔一小步,相互传球。该游戏能够让幼儿更加熟悉足球的特性,同时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在几轮游戏后,幼儿们总是掉球,游戏效果不理想。这时,教师需及时喊停游戏,让幼儿们思考怎样做才能把球稳稳地传给对方。“不能踢得太使劲,不然一下球就跑好远。”“要看对方脚在哪,看准了再踢,要轻轻踢。”“对!不能踢太远,因为对面的人离你很近。”幼儿们积极动脑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与表达。
通过亲身实践与经验积累,幼儿们领悟到传球时不仅要依据自身意愿,还要精准判断传球的方向与力度,以确保球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队友。当这种团队意识深入人心,传球活动就能变得更加顺利,幼儿
们也能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无尽乐趣。
足球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反思与总结,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回顾游戏过程、分享游戏体验、总结成功经验等方式,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在游戏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会分工与协作
足球运动讲究团队精神。在游戏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足球游戏需要幼儿与队友进行密切的沟通,以了解彼此的位置、意图和战术安排。这种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与他人交往,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每个幼儿都是团队的一员,他们需要共同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这种协作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在合作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如前锋负责进攻、后卫负责防守等。这种分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并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游戏“无敌风火轮”需要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当游戏开始时,每个小组的幼儿们站成一个圆圈,用脚掌内侧夹住足球并传球,形成一个类似“风火轮”的传球链。在教师的口令下,幼儿们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传球,确保足球在团队中连续不断地传递,形成一个快速旋转的“风火轮”。在传球的过程中,幼儿们需要不断沟通,调整传球力度和方向,确保足球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下一个队友。该游戏不仅增进了幼儿们之间的友谊,还提升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当传球出现失误或遇到挑战时,幼儿们会相互鼓励和打气,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该游戏,幼儿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团结协作带来的幸福与满足,团队协作的意识也在心中生根发芽。
3.鼓励分享与赞美
在足球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为他人加油打气,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比如,在“小老鼠快进洞”的足球游戏中,教师可以先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让幼儿围着一个大圆环运球。教师不定时念口号“小老鼠快快走,走走走”。听到口号后,幼儿要快速运球进入圆环,并定球站在圈内,没有进入圆环的幼儿则被淘汰,最终留下人数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运球小将”的称号。面对被淘汰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下一轮的比赛中好好表现,同时组织他们给还在比赛的幼儿加油打气,为赢得荣誉的幼儿喝彩。足球游戏是一种具有竞技性的运动,幼儿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常常存在竞争关系,教师通过鼓励幼儿为他人加油打气,能够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让幼儿学会为他人考虑。
结语
足球运动在发展幼儿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以及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同时对幼儿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师通过开展丰富的游戏化足球运动,激发了幼儿对足球的探索兴趣,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提高了幼儿的运动机能;锻炼了幼儿的集体意识,使其养成合作的习惯,让幼儿彼此间更为亲密。教师应充分发挥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拥抱足球,享受合作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育希.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实施路径[J].教育界,2023(15):89-91.
[2]冯志钢.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开展幼儿足球活动的相关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