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户外玩游戏时,幼儿可以和大自然互动,玩多种游戏材料,获得丰富、有趣的游戏体验,发展运动能力,学习科学知识、社会知识、语言知识。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唐闸公园幼儿园打造的“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空间、组织多元活动以及合作游戏,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体会探索的乐趣 、了解如何与人互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户外游戏;园本课程;幼儿教育
作者简介:陶雨集(1995—),男,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唐闸公园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总结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等。在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同样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切入点。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耳、眼睛去体验,用嘴巴去讨论,用脑筋去思考,在自然中探索发现,在发现中认知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创造[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实践中,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唐闸公园幼儿园(以下简称“幼儿园”)教师依据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打造了具有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的“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
一、优化空间,让幼儿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笔者以为,幼儿教师应当将课堂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组织教学活动,避免幼儿一直处于狭隘与封闭的空间中,只能使用高结构、非自然的材料,无法玩具有较强运动性的游戏。因此,在打造“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时,笔者及幼儿园其他教师十分注重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一)让自然教育空间具有“三感”
1.空间感
幼儿园将一整块种植地改造为山坡、沙水区、壕沟、果林、户外厨房等18个游戏区域,同时拆围墙、铺小路、移灌木、减景观、设工具区,使每一个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通。在开放且具有多样性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参与多元化、多领域的活动。
2.时间感
幼儿园十分注重户外空间的时间感,栽种了多种树木、花草,幼儿可以随季节感知自然的进程。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对一日生活作息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优化,变时间点为时间段,减少时间控制和不必要的过渡环节,确保幼儿可以慢下来、静下来,认真、专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时间的主人。笔者还组织了入园按日历签到、记录时间的活动,并带领幼儿在“自然角”写生长日记、记录当天的光影变化,在游戏的过程中用沙漏记录时间的流逝,以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
3.物质感
幼儿园还从幼儿学习特点、发展需要出发,对园内各类资源进行梳理、分类,为幼儿准备了一份生动、详细的“园内自然资源清单”,同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帮助与支持[2]。
(二)选择适合的户外游戏材料
为了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师根据环境的特性、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精心挑选了丰富的自然材料,如树枝、石头、沙子等材料,以及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辅助材料,引导幼儿亲近自然,在户外感受天气的变化,了解自然材料的特性,并在小山丘、小洞穴、小溪流和泥坑里锻炼身体。
例如,在户外野炊区,笔者放置了花盆、锅、碗、勺,幼儿可以在这里采摘蔬菜,然后和同伴尝试进行野炊。
(三)扩大户外游戏区域
在打造户外区域时,幼儿园还注重扩大游戏区域,带领幼儿走向广阔的户外空间,让他们自由感知、深刻体悟、勇敢探索,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会尽量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积极发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契机进行教学[3]。
二、组织多元活动,让幼儿体会探索的乐趣
在“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中,教师会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带领幼儿从室内走到户外,从小空间走向大自然,从封闭区域走到开放区域,让幼儿在广阔的户外空间自由地玩游戏和探索。在幼儿探索时,教师则会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下面,笔者以自己组织的三种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一)户外“寻宝”活动
不同植物有不同形状的叶子,在户外“寻宝”活动中,幼儿的身份是“小小植物探索家”,他们需要根据笔者列出的“植物探索清单”,在幼儿园户外空间探索、观察,记录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可以在户外空间自由探索,然后按照笔者教授的方法小心翼翼地采集植物的叶子,或者发挥创造力将看到的叶子画下来。
(二)“五感”启迪课程
为了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笔者还设计了“五感”启迪课程,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空间,调动感官去感受、思考。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带领幼儿用眼睛观察幼儿园内的山茶花、菊花、桂花;用耳朵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人们在鹅卵石路面行走的声音、香樟树果实掉落的声音;用鼻子闻植物角泥土的味道、油菜花苗的味道、山茶花的味道;用嘴巴尝菊花茶的涩味、水果的酸味和甜味;用手摸叶子的纹路,以及比较沙子、石头、树枝等材料的触感。
(三)种植活动
笔者还组织了种植活动,鼓励幼儿在户外种植区种植萝卜。在这个活动中,有幼儿带来了洋花萝卜的种子,并兴致勃勃地将种子分给同伴,和同伴一起种植萝卜;有幼儿在把种子埋进土里后,不停地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地面,期望自己种下的萝卜种子快点发芽;还有幼儿把种子撒到自己带来的小杯子里,然后对着杯子说:“小小芽,快快长!”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玩得不亦乐乎。
如果只是听过、看过一件事,幼儿很快就会忘记这件事。但是如果做过一件事,幼儿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如果幼儿不仅做过一件事,还曾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和这件事有关的内容,幼儿可能会记得更扎实。因此,笔者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十分注重引导幼儿去听、去看、去闻、去摸、去尝,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感受世界。
三、组织合作游戏,让幼儿了解如何与人互动
(一)鼓励幼儿自主互动
在以往的户外活动中,笔者发现,一部分教师时常因为担心幼儿遇到问题,不愿意将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幼儿。这样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体现了对幼儿的关心,但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儿在游戏中的发挥,尤其会影响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在打造“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时,笔者特别注意在组织活动前排查存在隐患的游戏区域、游戏材料,然后在活动中将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幼儿,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探索、去发现。
(二)开放游戏空间
在传统的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活动会被局限于某个固定的区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游戏体验、减少他们的互动机会。在“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中,笔者和其他教师一同改造户外活动空间,将多个游戏区域巧妙融合,让幼儿拥有更大的游戏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玩不同游戏的幼儿也有机会互动。例如,在玩角色扮演游戏且扮演“小司机”的幼儿可以带着玩“娃娃家”的幼儿一同前往“科学区”探索科学的奥秘;再前往“建筑工地”搭积木,体会劳动的乐趣和价值;然后去“菜市场”挑选“青菜”;最后回“娃娃家”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样的游戏设计不仅会使幼儿有更多游玩内容、面对更多挑战、获得更多乐趣,还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幼儿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沟通。
当然,扩大游戏区域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游戏区域会变得更加嘈杂,安全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因此,笔者在改造户外活动空间时,特别注重排查安全隐患,以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幼儿学会在游戏中照顾自己、关心他人,从而顺利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游戏环境。
(三)鼓励相互交流
在组织合作游戏时,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支持幼儿玩游戏。
比如笔者在发现部分幼儿不知道如何玩新游戏时,温柔地引领这些不熟悉游戏规则的幼儿融入同伴的游戏圈子,鼓励他们通过观察与模仿掌握游戏技巧。在这些幼儿逐渐适应游戏环境后,笔者则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游玩,并对他们的勇敢尝试和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
当然,不同的幼儿拥有不同的性格和才能,有的幼儿具有更强的领导能力,能够出色地组织游戏活动;有的幼儿虽然组织能力稍逊,但他们对游戏很有热情,而且对同伴的感染力很强,能够为游戏增添许多乐趣。在组织活动时,笔者也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优势。笔者以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幼儿感觉游戏活动更有趣,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他人。
四、“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发展方向
随着教育理念更新迭代,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幼儿教师和家长重视。在打造“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的实践中,笔者得到了很多收获,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户外活动的优势,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笔者以为,教师在开展“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时,还需要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在户外空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材料,参与符合自己特点和偏好的户外活动。当然,教师也应该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和幼儿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适时带领幼儿参与环保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其次,教师应尝试在户外活动中融入科学、艺术、文化等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这样的活动安排也有助于幼儿形成跨学科学习素养,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应通过优化活动场地、活动材料选择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园内户外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并组织一些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幼儿在户外安全、愉快地玩耍。
结语
幼儿园“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可以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对周围环境产生更强的感知能力,并初步形成探索精神。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理应重视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尝试参考“三乐之育”户外园本课程改造户外空间、设计教学活动,支持幼儿的自主、合作探索。
【参考文献】
[1]赖斯慧.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同伴互动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40-41.
[2]虞静.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规划与课程开发[J].早期教育,2023(18):10-11.
[3]韩萌萌.中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漂亮的房子》[J].家教世界,202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