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

2024-10-25 00:00:00李雪安礼伟
教育界·A 2024年26期

【摘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家国情怀的培养渗透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在分析家国情怀培养价值的基础上,从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诵读、预设思考问题、组织角色扮演、实施读写结合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旨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李雪(1981—),女,江苏省淮安市丁集中心小学。

安礼伟(1980—)男,江苏省淮安市丁集中心小学。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要深入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通过古诗词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价值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1]。在小学阶段,教师借助古诗词教学渗透家国情怀,不仅是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还是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完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价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古诗词含义的基础上,与诗人建立情感共鸣,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爱国诗中蕴含诗人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感,它可以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满腔赤诚;也可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信念。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家国情怀元素,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思想品质。学生在古诗词的浸润下,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设计教学活动,避免机械化的教学行为。

(一)品读诗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教学质量[2]。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为保障家国情怀的顺利渗透、增强学生传承家国情怀的意识,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尤为关键。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古诗词,从中挖掘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元素,并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可视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学习内容,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的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前,笔者对古诗的内容进行分析:本诗作者为王昌龄,他借助飞将军李广的典故,表达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希望能早日平息战争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完成对古诗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后,笔者根据“边塞诗”这一主题,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目标。

1.利用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借助诗句所传递的渴望和平、爱国爱民的情感。

2.了解诗人王昌龄的生平,感受他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3.运用充沛的情感朗诵古诗,表现诗人的情感与愿望。

4.利用课后时间收集诗中李广这一人物的故事,感受汉朝名将英勇善战、爱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5.掌握其他边塞诗的内容,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以上教学目标既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又体现古诗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教

师即可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背后的故事。

(二)诵读悟情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层情感[3]。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带领学生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联系时代背景感悟诗人所传递的爱国情感,并通过诵读的方式展现爱国情感。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带领学生回顾有关边塞诗的知识,并向学生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事迹。其次,笔者为学生进行诵读示范。在读到“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时,笔者联系诗句含义,启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单于在逃跑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如何诵读才能体现他惊恐、狼狈的状态?”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诵读的技巧。再次,在读到“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时,笔者引导学生代入将士的角色,联想自己在环境恶劣的塞外保家卫国的情景,从而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最后,笔者指导学生自由诵读,表现诗人传递的爱国情感。

在诵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进行示范。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自主诵读的时间,让他们从诵读中感悟家国情怀。

(三)巧设问题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习惯直接向学生分享学习资料,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对此,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古诗词文本的情感表达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向学生讲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分析以下问题:“诗中的哪处细节能够体现诗人的喜悦?哪一个字最能展现诗人的喜悦程度?”这些问题可以驱动学生思考,让他们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体会诗句传递的爱国情感。其次,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当时的场景。最后,笔者再提出问题:“为何听到战乱结束的消息,诗人会激动得泪满衣裳?”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古诗的爱国情感基调,进而通过分析问题,加深对古诗内核的理解。

(四)角色扮演

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教师在组织古诗词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联想诗人所处的境遇,建立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通过

角色扮演活动,能够真切感受诗人借助诗句所传递的爱国情感。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的教学为例。古诗描写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场景,诗句慷慨激昂,表现出战争的残酷。首先,为保障角色扮演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在班级内部布置宴会的场景,结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代入人物角色,尝试分析将士此刻的心情。其次,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笔者继续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出征将士中的一员,你希望这场战争有怎样的结果?如果战争胜利了,回到家乡,你最想做什么?”再次,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并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当时的场景。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设计战争结束后的场景,鼓励他们进行表演,让他们充分感受将士军营生活的艰辛与保家卫国的豪情。

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

(五)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重要领域,二者存在相融共生的关系[4]。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识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学生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方式,用文字描绘古诗词所呈现的景象。这样读写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的教学为例。古诗借石灰喻人,展示诗人于谦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与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笔者围绕古诗内容在班级内组织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文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首先,笔者向学生提供诗人于谦的生平经历等资料,并向学生详细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从而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古诗的情境。其次,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第一人称视角,将自己想象为于谦,用白话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再次,笔者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第三人称视角,将自己想象为于谦的朋友,描写一个具有浓烈爱国情怀的忠贞之士。最后,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笔者鼓励他们在班级内进行分享,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注意事项

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还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科学评价

新课标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利用积极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其次,教师需要升华教学主题,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正确认识。最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行为,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科学评价的帮助下,学生将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拓展资源

小学阶段教材关于爱国的古诗词资源相对较少,部分学生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5]。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为学生补充学习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究“家国情怀”主题的古诗词,让学生归纳爱国古诗词的共性。这样,既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又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挖掘家国情怀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参考文献】

[1]刘维梅.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3(25):44-46.

[2]杨福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3(12):108-110.

[3]许莹.组合·比较·涵泳:体悟边塞诗蕴含的家国情怀:以五年级下册《从军行》《凉州词》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2023(4):55-58.

[4]陈碧霞.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探究[J].教师,2022(23):30-32.

[5]方文宽.基于家国情怀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求学,2021(3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