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文章分析了紧扣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组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策略,以及根据单篇课文的具体内容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策略,期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推动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夏茹宇(1986—),女,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乐民新城学校。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构建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师可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基于教材的上述特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运用多种策略组织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发展核心素养。
一、紧扣教学单元,开展单元群文阅读教学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的课文往往有着相近的人文主题。三年级之后的语文教材还明确列出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个单元的课文视为一个整体,紧扣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群文阅读教学,以带领学生深度探寻人文主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紧扣主题,深入思考课文
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同时使学生受到课文内容感染和激励,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单元的人文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组织朗读课文、联系生活思考、分析相关资料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1]。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舐犊之情”整合本单元的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带领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抒发的感情,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依次阅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和同学简单交流阅读感想。在学生简单交流感想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利用“你们发现这三篇课文展现的父母之爱有哪些不同了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三篇课文中的细节,分析三位作者使用不同表达技巧描写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效果。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边回头认真阅读课文一边勾画自己有深刻感受的细节描写部分,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出发,深入思考三篇课文的表达技巧,分析作者如何顺利展现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三篇课文感染,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紧扣要素,体会阅读魅力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生学习这个单元课文的目标,同时指明了学生学习课文的要点与方法。教师应该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顺利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开展单元群文阅读教学前,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设计阅读、分析、交流、探究等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阅读,并从群文阅读中体会阅读的魅力[2]。
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确定具体的教学步骤和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阅读这一单元的《古诗词三首》《鸟的天堂》《月迹》三篇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析这三篇课文是如何描写自然景色的。在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三篇课文描写自然景色的手法相同吗?这些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展现一个地方的美的呢?请再次阅读课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时,大家可以在描绘自然景色之美的句子、段落下面画线,并在一旁写下批注。”再次细读课文时,学生会逐渐发现,这些课文的作者多采用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以描绘出栩栩如生的自然画卷。至此,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梳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细细品味这一单元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
二、围绕课文特色,开展拓展群文阅读教学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其特色,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应忽略这些课文本身的特色,只顾着让学生深入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有较强典型性、代表性的课文的某方面特点,精心选择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开展拓展群文阅读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教学内容,拓宽阅读视野,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此前学到的阅读知识、阅读技巧,实现学以致用,逐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一)围绕主题阅读,加深阅读感悟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发人深省,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课文的主题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主题的感悟,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3]。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北京的春节》时,教师不仅可以依据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民风民俗”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还可以从《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主题“春节”出发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在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并提醒学生关注这篇课文介绍的春节习俗。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重点段落,并鼓励学生联想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家过春节的习俗以及自己过春节时的感受。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适时展示不同地区人们过春节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比较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让学生体会习俗中蕴含的地区特色和精神力量。在学生对春节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后,教师可以顺势带领学生阅读梁实秋的《过年》、冯骥才的《春节八事》等同样与春节有关的优美文章。在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逐步增强文化自信。
(二)围绕原书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属于摘录或改编的文章,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回到原书进行整本书阅读,以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刷子李》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围绕《俗世奇人》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刷子李》这篇课文,讨论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思考课文是如何展现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术的,体会课文中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部分的妙处,并初步感受冯骥才作品的语言特点。此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刷子李》这篇课文其实选自冯骥才创作的《俗世奇人》,并分享《俗世奇人》中的另外两
篇小说—《苏七块》和《泥人张》,鼓励学生使用刚
学到的阅读技巧深入阅读、分析这两篇文章。在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讨论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作者冯骥才如何使用写作方法描写“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的语言特色给人带来的感受,让学生对《俗世奇人》这本书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阅读《俗世奇人》这本书的其他部分,从中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然,在组织这类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安排学习计划,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确保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从阅读中取得进步。
(三)围绕文体阅读,感受表达特色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包含记叙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多种文体的课文,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各具特色。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围绕文体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在参与这类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学生可以在广泛阅读中发现不同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表达特色,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4]。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自相矛盾》时,教师可以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带领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在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其人弗能应也”一句进行探究,思考卖盾和矛的人的逻辑漏洞,由此理解这个寓言故事讲述的道理。在学生顺利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阅读《愚公移山》《其父善游》《庄子钓于濮水》等课外寓言故事,分析这些寓言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并据此深入思考故事内容,体会这些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最后,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特色。
(四)围绕作者阅读,了解创作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还编入许多名家名作,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某一作者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同一作者创作的主题相同、内容相近的文章,以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同一作家创作的内容、主题和表达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作家的创作特点[5]。
例如,教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猫》时,教师可以围绕《猫》的作者老舍组织拓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老舍描写的猫的特点。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猫的这些特点的呢”等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篇文章的特点。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理解老舍先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此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两篇文章—《母鸡》《小麻雀》,并引导学生寻找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点,由此深入分析老舍先生的写作特色。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围绕教学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开展单元群文阅读教学,也可以围绕课文具体内容开展拓展群文阅读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和思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J].教育艺术,2023(12):37.
[2]马剑琴.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2):147-149,169.
[3]徐光华.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研究[J].名师在线,2023(36):73-75.
[4]李清燕.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6):58-60.
[5]付秀丽.学习任务单指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教育,2023(3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