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单元作业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单元作业,保证单元作业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单元作业;单元主题;作业设计;小学英语
作者简介:倪巍岭(1988—),女,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面临创新作业设计的挑战,旨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需要对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科学的考量,确保作业既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又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在英语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单元作业要注意保持内容的衔接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思维的连贯性,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
展[1]。此外,教师设计单元作业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双减”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既要注重内容实效,又要增强内容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然而,有的教师设计的单元作业存在内容单一枯燥、作业要求统一化的问题[2]。
(一)单元作业内容单一化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有的英语教师仅注重减少作业量,侧重安排基础知识训练,并以书面作业为唯一的作业形式。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但忽略了提升作业质量和丰富作业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创新和丰富作业内容、形式,以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二)单元作业要求统一化
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各不相同。这种个体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有的英语教师在安排单元作业内容、明确单元作业要求、制订单元作业评价时往往采取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因无法完成既定的单元作业要求而失去学习动力,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因过于轻松地完成作业而难以维持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考虑设计多层次的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取得进步。
二、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构建完整的学习框架
整体性原则即要求作业能够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综合、整体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传统的作业设计思维下,教师往往侧重重要知识点的集中训练,而忽略整体性知识的构建。如此可能导致作业缺乏流畅性,使学生无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调用所学知识,从而影响学生英语知识的输入与输出[3]。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应重视整合英语教学内容,确保作业的整体性,让学生可以更加完整、连贯地学习英语,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
(二)目标性原则:明确单元作业的学习目标
单元作业的目标设置应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师要深入研究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基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提出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单元作业目标,保证其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此外,目标与目标之间应存在层级联系,即目标能按照螺旋上升的轨迹递增难度。从内容上来看,单元作业目标主要面向学生词汇、句法的知识积累,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
(三)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设计英语单元作业时,教师需深刻把握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并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做出调整。作业的选材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作业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契合并逐步递增,作业的内容要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符合英语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单元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在实际交流中自如而准确地运用英语。
(四)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作业时,教师需考虑到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尚不足,喜欢追求新鲜有趣的事物。为了避免学生消极对待和产生抗拒的心理,教师应避免作业内容单一枯燥。如单词默写、填空练习和背诵等传统作业虽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但往往缺乏趣味性,难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故此,教师应创新作业形式,在作业中融入趣味元素,使之更具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三、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作业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业
效果。
(一)目标导向,优化单元作业内容
教师应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基于单元的整体架构来设计作业[4]。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明确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合理规划单元作业,使设计的作业能更贴合单元主题,助力学生全面掌握单元知识。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的Unit 7“At weekends”单元为例。该单元内容围绕学生的周末生活展开,让学生通过有趣的学习体验,掌握口语交流技能,学会运用“What do you have on...? I have...”等句型询问并分享周末计划,了解大家的生活日常。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库,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启迪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在布置单元作业时要确保作业内容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又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进行铺垫。具体来说,作业可以为:用英语列出自己周末的学习安排和娱乐活动安排,然后用英语和同学讨论自己的安排。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周末和同学见面交流学习方法:“When I met my classmates, we had an interaction on learning methods. He asked me what are the good habits when learning English in daily life. I told him to persist in memorizing words every day and strive to use English in daily life... Our communicatio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这样的单元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单元主题和知识,还能够通过补充相关阅读材料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板块联动,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紧紧围绕某个中心主题来设置内容,包含对话、语音、词汇和语篇等多样化的内容板块。在这样的内容安排下,有的教师独立设置听力练习、词汇抄写和语篇背诵等作业内容,使得各知识板块相脱节,难以聚合单元的中心主题。而且这样设计作业会无形中增加作业量,再加上作业内容单调乏味,从而导致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将各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出既契合单元主题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元化作业。通过这种整合性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搭建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
热情。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为例。作业设计中,语言进阶是一个隐藏的目标,而任务探究则是实现目标的外在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深入挖掘主题意义,提升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环境保护”的单元主题引领下,教师为学生设计前学、共学与延学三个阶段的作业,并尝试在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的主题来帮助学生运用和迁移英语知识。作业具体如下。
前学作业:阅读课文,预习语法,观察生活情境。此作业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通过观看讲解相关语法结构的微课预习该课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通过连接现实生活的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共学作业:用英语合作分析学校所在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此作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现实生活的
思考。
延学作业:将探讨出的城市环境解决方案应用于现实,如用英语制作环保海报、编写环保标语等。此类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如果教师要按照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四个板块来设计作业,那么可以通过在其中融入单元主题的方式使得各板块实现联动。例如,听力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听与环保相关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对环保话题的了解;口语交际作业可以让学生围绕设计环保海报的想法进行小组讨论;阅读作业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写作作业可以让学生撰写环保建议;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设计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强化各方面的语言技能。
(三)关注生活,延展作业空间
新时期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日常应用知识的能力[5]。基于此,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应让学生在不同的英语知识之间自由穿梭,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Story time”学会了如何表达周末的活动安排;而后面的“Culture time”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在不同国家受欢迎的运动项目;“Cartoon time”则引导学生了解与各个季节相关的运动。这些内容都与时间活动安排有关,但“Story time”的周末活动安排侧重于个人时间安排和个人偏好,“Culture time”和“Cartoon time”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时间节奏和公共活动安排。基于此,教师应从宏观的视角将这些板块内容关联起来,进行综合作业设计,以便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和深入地掌握整个单元的内容。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份包含周末活动安排的月历表,既展示个人的活动计划,也标注社会节日或者活动。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单元的知识点,还能训练学生将个人生活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的综合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课堂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延展他们的学习
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从单元教学总体性视角出发设计单元作业是激发学生作业完成热情、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对于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地设计单元作业,教师要掌握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况,有效整合单元信息资源,关注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以及对单元知识的运用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方案,助力学生语言的精准表达,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如此,通过完成一系列综合性作业,学生可在语言实践、文化探索、思维训练等多个维度上实现均衡发展。总之,广大英语教师应以单元知识为框架,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作业设计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优化英语作业设计,以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海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性课时作业设计与实施[J].小学教学设计,2023(1/2):134-137.
[2]李佩瑶.析、明、设、定:指向主题意义建构的课时作业设计与实施:以Unit 8 Growing healthy,growing strong第四课时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12):25-27,39.
[3]沈莉.主题意义的小学“情思”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华人时刊(校长),2023(3):78-79.
[4]周敏.基于儿童研究视域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与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3
(3):28-30.
[5]管燕.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析[J].学苑教育,2023(8):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