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探索

2024-10-25 00:00:00俞海军
教育界·A 2024年26期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处于教育的核心位置。文章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为指导,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初中英语教师应紧扣学生深度学习确定教学目标,基于单元核心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并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况,通过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俞海军(1979—),男,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学。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教育的地位愈发凸显。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初中英语教育必须注重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1]。教师应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开展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推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紧扣学生深度学习,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一)明确核心主题,设定核心目标

教师应明确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设定教学目标。核心主题的确定应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同时,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融入教学目标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Our Local Area”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围绕“我们的居住环境”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紧密相关的核心教学目标。首先,针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确保学生掌握描述居住环境的基本词汇、短语和句式。如“There is/are...”结构、位置介词(如“in”“on”“in front of”等),以及与问路、指路相关的句式。在掌握这些基础语言知识后,学生应能够运用这些句式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描述自己的家、学校或周边的环境。其次,针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对比中西方居住环境的差异,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此外,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应贯穿整个大单元教学。通过文本信息分析、逻辑关系推理、辩证思考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针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查找与居住环境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学生认知,设定递进目标

教师应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应呈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理解文章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仍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Our Local Area”

的教学为例。为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单元内容,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设定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设定基础性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熟悉与居住环境相关的基本词汇、短语和句式。教师可通过简单的口语练习和书面表达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自己的居住环境。随着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要逐步增加教学目标的难度。如,在阅读理解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同时,教师可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单元教学的后期,教师要设定具有综合性的教学目标,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居住环境的文章,并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逐步深入理解并掌握单元内容,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单元核心主题,推进大单元教学进程

(一)基于核心主题,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应根据单元核心主题,选择具有关联性和层次性的阅读材料来推进大单元教学进程。其中,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既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又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同时,教师应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生呈现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技文章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int 2 “Saving the Earth”

的教学为例。环境保护主题能够为学生提供探讨环境问题、理解环保重要性的平台。该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各种环境问题,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让他们思考自己如何践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核心主题挑选具有关联性和层次性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应与学生的实际认知和语言水平相匹配,既能够被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探究。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涉及当前热点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感受环保的紧迫性;引入介绍环保科技发展情况的科普文章,帮助学生了解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选用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之美唤起学生的环保情感;等等。在信息丰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总结个人和社会可以采取的环保措施,如运用“should”句型提出建议,深入分析和讨论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此外,学生还应学会获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料,并将所学环保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建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的地球

公民。

(二)基于主题核心,设计多元活动

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会、情境模拟等[2]。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进行深度思考和实践,提升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

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Playing Sport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的多元活动。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Playing Sports”和单元中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探讨“We should learn teamwork”这一话题时,可以设立一个模拟体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运动员、教练、裁判等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和合作,模拟比赛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策略制订等场景,从而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Playing Sports”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包括运动的好处、自己喜欢的运动、运动中的挑战和困难等。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讨论来加深对运动的理解。这种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此外,辩论会也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选取一个与运动相关的争议性话题,如“运动是否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从而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情境模拟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运动相关的场景,如运动会筹备、运动受伤急救等,让学生模拟实际操作过程。在情境模拟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基于核心主题的多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评估核心素养达成,开展大单元教学评价

(一)紧扣核心素养,确定评价标准

教师应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其中,评价标准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包含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仍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Playing Sports”

的教学为例。为有效评估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应确定以下评价标准。一是语言知识与技能评价。教师应通过即时性评估来观察学生对特定句式的运用情况,如“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未来的计划,注意他们在回答中是否能正确使用将来时态和是否能够替换运动项目。同时,教师可创设实际语境,如运动会的筹备,让学生模拟报名参与,观察他们是否能恰当地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二是学习策略评价。教师要评估学生在获取、处理信息及应用新知识方面的策略。在“Playing Sports”主题下,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策略,比如自行搜集不同运动的规则或制作与运动相关的词汇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三是文化意识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跨文化的视角探讨不同国家的运动文化,如对比美国篮球文化和英国足球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对运动作为全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还应通过小组讨论或报告,评价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如此,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发展。

(二)基于学生差异,进行全面评价

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教师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Food Festival”的教学为例。为了基于学生差异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应着重于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评估。首先,教师应明确文化意识评价的多维度标准,包括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对不同文化习俗的尊重、对文化差异的包容程度等。这些标准能够反映学生对世界各地食物文化和传统节日的广泛理解和深度认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设计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化分享等形式的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探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食物文化。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小组讨论记录等,以确保评价的可靠性。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程度和态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特定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在文化体验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教师应客观评价、及时反馈,鼓励他们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学生差异进行全面评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紧扣学生深度学习来确定教学目标,基于单元核心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并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况,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坤.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广场,2021(36):131-133.

[2]马璐.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为例[J].校园英语,2022(5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