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基于此,高中教师以英语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势在必行。文章围绕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简要阐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作用;从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语篇分析两个维度入手,分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徐梦(1991—),女,江苏省泗洪姜堰高级中学。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导致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未能从跨文化角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积极思考并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达到育人目的。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一)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许多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英语材料,其内容涉及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文历史、风俗文化、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英语材料,能够拓宽国际视野。同时,对学生而言,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学生能够加深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坚定文化自
信[1]。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交流为主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性的英语知识,还要提高跨文化意识,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才能够注意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运用正确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进行交流。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借助丰富多元的英语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与练习中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学会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前自主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前预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结合教师设计的预习案初步了解课程内容,为后续在课堂上的学习交流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可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2]。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1“Lights, camera, action!”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该单元Reading板块的语篇“Behind the scenes”设计课前自主预习任务,借助语篇对电影幕后故事的介绍,引导学生感知、比较、分析中外文化差异,初步培养跨文化意识。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音效、视觉技术、道具三个方面带领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的电影文化。比如,在音效方面,语篇以电影《侏罗纪公园》《星际迷航》为例,介绍电影如何在后期制作中添加音效,以及添加怎样的音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布置一个信息搜集整理任务,让学生仿照语篇中的案例,搜集更多关于电影音效的案例,以此加深学生对欧美电影的
了解。
再如,在视觉特效方面,文章具体介绍了视觉特效是什么,并列举了《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电影中有关视觉特效的运用。基于此,教师可设计了解电影视觉特效发展历史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比国外与国内电影视觉特效的发展情况,进而认识到中外电影文化发展的差异,学会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按照上述形式设计课前自主预习任务,既能让学生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做好课前预习,还能初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通过课中语篇分析培养跨文化意识
1.借助叙述类语篇培养跨文化意识
叙述类语篇以讲述故事或事件为主,通常借助对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场景等的描绘来传达语篇核心观点。在教学叙述类语篇时,教师可从人物特征的不同、故事情节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跨文化认知[3]。教师可选择教材中涉及外国文学作品、其他国家社会现象等内容的语篇,让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形成跨文化意识。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4“Exploring Literature”中的语篇“The Old Man and the Sea(Excerpt)”
为例。教学该语篇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可介绍该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主要情节等内容。如该作品发表于1952年,讲述的是海明威被老渔民富恩特斯搭救,二人结下深厚友谊并一起出海捕鱼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情。
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篇中感受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并思考外国作家是如何刻画人物的。通过阅读语篇,学生能知晓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重点刻画了主人公是如何在虚弱状态下与大鱼战斗的。
最后,教师可播放老人与大鱼战斗的动画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认知。至此,教师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综上,教师可通过教学以外国文学作品为主的叙述类语篇,带领学生分析作品背景、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跨文化学习,拓宽跨文化视野。
2.借助说明类语篇培养跨文化意识
说明类语篇是以解释、阐述某一现象或事物为主的一类语篇。这一类型的语篇内容涉及历史、科技、风俗、艺术、体育等众多领域。基于此,教师在讲解说明类语篇时,便可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领域的文化,带领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4]。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2“Be sporty, Be healthy”中的语篇“A 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为例。该语篇围绕“锻炼”这一话题展开,为初次锻炼的人提供了方法指南。对于该如何正确锻炼,语篇分别从锻炼的好处、制订锻炼计划、养成饮食习惯、避免受伤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比如,语篇中的“Planning your exercise routine”这一段落提供了制订运动计划的方法,即根据自己锻炼的目的合理制订计划,若希望改善自己的心肺功能,可以设计以有氧锻炼为主的计划;若希望增强肌肉力量,可以设计以力量训练为主的计划。
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中西方锻炼方式的差异。比如,西方体育锻炼方式强调肌肉力量的训练。相较而言,中国传统体育锻炼方式更强调内外兼修。
在上述语篇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说明文引导学生展开对中外文化的分析对比,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在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
意识。
3.借助议论类语篇培养跨文化意识
议论类语篇主要以论述、评论、评价的方式表达观点或立场,并使用理由、证据和例子来支撑,语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开展议论类语篇的教学时,教师可着重引导学生针对语篇中涉及的文化认知、文化传承、全球化等文化问题展开辨析[5];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围绕语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等。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中的语篇“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modern society”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主要论述在现代社会中推广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教学时,教师可从议论文的“总—分—总”结构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首先,语篇在开头表明观点—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保护和传承下来;其次,分段论述必须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原因,如人们可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塑造民族认同感等;最后,总结观点—传统节日应被我们传承和保护。
此外,教师可延伸语篇内容,整理中国人在海外庆祝传统节日、宣传汉服等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例,让学生看到中国人是如何传承、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展开深入分析,既能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又能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
4.借助应用类语篇培养跨文化意识
应用类语篇是一类以广告、说明书、书信、邮件等为主的语篇材料。学生通过学习应用类语篇,可以积累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经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对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地道的英语表达,让学生学会将掌握的英语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书面交流与口头交流中,进行跨文化交际,加深文化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4“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中的语篇“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为例。该语篇报道了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的事件。在语篇中,作者Dina Conner分别报道了以下内容:疟疾的影响;屠呦呦的教育经历;屠呦呦担任寻找抗疟疾治疗药物小组组长;药物获得过程的艰辛与实验条件的恶劣;提取的药物成果有效;强调中医的重要性。
基于该语篇,教师可从新闻报道的体裁与格式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新闻报道的体裁与格式角度入手,教师可以收集整理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发现其中的异同。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角度入手,教师可以拓展不同国家诺贝尔奖得主的信息,加深学生对诺贝尔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仿照材料,围绕诺贝尔奖这一主题撰写一篇新闻报道,以此锻炼学生跨文化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结语
综上,在进行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此,文章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如在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初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课中语篇分析环节从不同体裁的语篇类型入手,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阮正全.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3(8):88-89.
[2]黄诗琪.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高考,2022(31):82-84.
[3]卢则跃.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探究[J].英语教师,2022,22(16):149-152.
[4]黄灿梅.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校园英语,2021(36):122-123.
[5]张桂忠.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2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