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建构高效音乐课堂

2024-10-25 00:00:00白颖婵
教育界·A 2024年26期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音乐课堂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加大美育力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建构高效音乐课堂。基于单元整体与学科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法,有助于建构高效音乐课堂,显著提升美育效果。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使用大单元教学法,希望能为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助益。

【关键词】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白颖婵(1981—),女,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大单元教学是围绕学科大概念、学科本质开展的系统性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满足美育的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点与知识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将初中音乐知识整合成更具逻辑性、系统性、条理性的知识体系,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大单元教学活动配合新型的教育方法,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音乐世界、帮助学生探究音乐学科的魅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分析如何发挥大单元教学法的优势建构高效音乐课堂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教材,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

(一)整合课程内容,建构大单元体系

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不以教材内的单元排布模式为唯一标准,而是基于学科大概念、课程中心主旨、乐曲情感内核、乐理知识之间的关联点,将碎片化的课程或教学单元整体化,从而构成更完整、更符合逻辑的新课程体系。因此,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便是立足教材,认真分析教材,从多个角度出发,整合课程内容建立大单元[1]。

以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上册“茉莉芬芳”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材的原有课程包括学习演唱、演奏《茉莉花》,欣赏歌剧《图兰朵》与弦乐合奏版《茉莉花》,参与“音乐沙龙”“我的编创”“爱乐驿站”这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在分析单元歌曲编排策略、单元重点课程后,笔者认为本单元的大概念是蕴含在《茉莉花》这首歌曲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及爱国主义情怀。驰名中外的《茉莉花》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此外,《茉莉花》还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奏曲目。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奥运之声”的主题,恰好可以与在奥运会上唱响的《茉莉花》相呼应。笔者便以“奥运会”作为关键词,以《茉莉花》作为主题歌曲,将这两个单元联系起来,建构指向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单元课程。

教师仔细挖掘音乐教材中不同板块的内在联系,利用明确且具有育人价值的大概念与单元主题重构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音乐教学的综合性、整体性。

(二)提炼单元主题,创设大单元情境

高质量的大单元课程,不仅应有明确的大概念,还应有明确的单元知识要素与人文要素主题。教师应围绕教材,分析收录歌曲的异同点,再将其与单元名称整合起来,进一步细化单元主题。此外,教师还应围绕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音乐水平,选择恰当的元素,创设更易于学生接受的大单元情境,让情境成为单元教学的助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2]。

以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龙吟”、第五单元“故乡歌谣”的教学为例。这两个单元的情感主线分别为爱国与思乡。首先,笔者调整教材原有的课程排布模式,将这两个单元合并,构成以“坦荡胸怀—炙热家国情”为核心概念的大单元课程。其次,在课程逻辑方面,笔者先以“故乡歌谣引我思乡”导入课程,培养学生的思乡、爱乡之情,再从“小家”过渡到“大家”,以“且听龙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由此确定大单元课程的情感走向。再次,笔者创设的大单元情境分为两个部分。在“故乡歌谣引我思乡”部分,笔者利用经典影视剧中有关背井离乡的集锦片段创设情境,烘托课堂氛围。在“且听龙吟”部分,笔者利用第二单元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歌曲的情感要素。最后,笔者引入《七子之歌·澳门》作为过渡歌曲,自然地渗透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对国家的诚挚爱意,实现两个独立单元在情境方面的衔接,为学生的深度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单元主题应是学生可理解的,教师创设的单元情境应是学生感兴趣的。通过互相呼应的大单元主题与大单元情境,可以顺利推动学生深入单元学习。

二、以生为本,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

(一)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坚持生本化理念,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并设计以生为本的小组探究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出与本课内容相关、有探究价值的项目课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互助学习,让学生获得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3]。

以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村寨踏歌”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围绕少数民族音乐展开,除了对音乐本身的欣赏,还包含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在内的多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达形式的探究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经验,为锻炼学生的能力,笔者设计小组合作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分为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项目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员的平均水平相当。其次,笔者引导各小组自主完成单元乐曲的欣赏、分析、模仿学唱、舞蹈编创等活动。最后,笔者密切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新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到音乐知识,也能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

基于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大单元教学,要在培养学生音乐理论能力、音乐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围绕单元内容,从欣赏作品等角度出发,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好奇心,从而驱动学生发散思维[4]。

以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草原情曲”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分析本单元的乐曲后,笔者明确单元主题“无垠草原—我的家”,设计以蒙古族、藏族歌曲为主要学习对象的综合性探究活动。笔者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视频,其中具有自然气息的歌曲旋律、独特的民族舞步以及美丽的民族服饰,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播放完毕后,笔者提出问题:“视频中展示了哪些少数民族特色?你是如何判断的?”接下来,笔者引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蒙古族民歌与藏族民歌,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说说这两个民族有哪些特征。在学生思考问题时,笔者播放《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这两首单元赏析歌曲,并提出关键问题:“你认为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特别之处是否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高效的音乐大单元课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借助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其深度聚焦单元内核。

三、积极创新,设计大单元教学评价

(一)坚持逆向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应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出发,对应具体的课程内容和不同模块的教学实施方式,科学建构具有音乐学科教学及音乐艺术特点的评价体系。教师应以逆向设计为基本原则,建构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评价体系,深度分析大单元课程内容及单元主题,结合课标要求,提炼清晰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并根据目标设计对应的单元评价任务,保障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建构高效的音乐课堂[5]。

以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欢乐颂”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笔者分析教材内容,围绕单元主题“欢乐颂”编排包含音乐欣赏、音乐演唱与乐器表演三个模块的音乐教学活动,并设计指向上述三个模块的能力发展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具体包括能认真聆听歌曲,能了解歌曲内容;能从乐理角度分析歌曲,能正确指出不同歌曲的节拍、节奏,学会三拍子的指挥方式;能完成歌曲演唱,具备一定的演唱水平;了解休止符的特征,掌握在演唱与乐器演奏中体现休止符的方法。本单元的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教学活动围绕音乐欣赏、音乐演唱与乐器表演这三个模块展开,能够有效建构大单元音乐课堂。

教师立足教材本身,分析教材内容,逆推大单元教学设计,使教学评价渗透大单元的各个环节,可使大单元教学更高效。

(二)创新评价方法,落实素养培养

教师应坚持拓宽评价主体、调整评价方法、创新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公正的评价,让评价成为调整教学活动与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评价的促学与促教作用。

以苏少版七年级下册“梨园漫步”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基于对教材与学生学情的研究,笔者将本单元的评价标准设为了解中华传统戏曲的特征,学会欣赏戏曲艺术之美;了解戏曲与戏曲类歌曲之间的差异,并学习演唱戏曲类歌曲。为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采取多元化评价策略。首先,笔者增加评价主体,强化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要求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任务后,针对自己在本阶段的学习表现进行自评,并针对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与探究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其次,为提升学生评价的有效性,笔者提前下发针对本单元教学活动的评价量表,并向学生讲解评价量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在理解评价量表各项指标内涵的基础上,展开公平、公正、客观的自评与互评。最后,笔者不以学生的音乐演唱成绩为单元评价的唯一标准,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与能力发展情况。

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反思,寻找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实现个人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展开基于学科大概念与学科本质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建构高效音乐课堂,实现初中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颖.以统整思维促素养生长: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教学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23(7):17-24.

[2]苏瑞.聚焦大单元,打造新课堂:初中音乐课堂中大单元整合模式的实施策略[J].科幻画报,2023(5):164-165.

[3]冯钰荃,杨佳一.大观念统领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23(4):49-57.

[4]朱春玲,孙玲俐.初中音乐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与实践[J].教师博览,2023(27):82-83.

[5]李勃瑶,刘清明,苏盈盈,等.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课堂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J].琴童,2023(2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