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将从儿童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将静态的墙面转化为动态的、能够“说话”的环境,以促进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现有的区域环境创设的不足,然后提出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三个原则,最后提出实施策略和具体案例。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159-04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环境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的探索欲望,进而有益于其认知发展。然而,在现有的墙面装饰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儿童的视角和兴趣以及环境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性。这种环境设计不仅无法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深化环境设计中的问题,提出更具互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设计策略,从而为儿童创设一个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
一、 开展儿童墙面区域活动的价值所在
儿童墙面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墙面为依托,为儿童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空间,帮助他们在其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墙面区域活动的设计往往与儿童的教育目标结合,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技能。如通过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图形识别和空间感知能力;通过绘画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色彩识别和创造力;通过阅读角落,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认知体验,还帮助他们发展了各种认知技能。儿童墙面区域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和想象空间。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如他们可以通过拼接、粘贴、绘画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他们也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社会性。儿童墙面区域活动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活动中,儿童需要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和谁做等问题。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儿童墙面区域活动往往需要儿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如在扮演角色的游戏中,儿童需要共同商定角色分配、情节设计等;在集体活动中,儿童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目标。这种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儿童墙面区域活动的环境往往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如墙面的色彩搭配、物品的摆放、装饰的选用等都可能对儿童产生影响。这种环境的美感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欣赏力。
二、 现有区域环境创设的不足
(一)环境设计缺乏互动性
环境设计缺乏互动性,可能无法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传统的墙面装饰往往采用静态、固定的装饰风格,缺乏动态和交互性元素。这样的设计无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部分墙面装饰缺乏与儿童互动的元素,如插入式插片、触摸感应灯、声控装置等。这些互动元素可以增强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部分墙面装饰的内容是固定的、静态的,无法根据儿童的操作或行为做出响应或变化。这样的设计无法为儿童提供互动和探索的机会,也无法有效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进行墙面装饰设计时,注重增加互动元素和动态内容,让儿童可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和发展。如可以设计一些可以移动的装饰元素,或者安装一些可以交互的装置,如声控灯、触摸感应装置等。此外,也可以设计一些动态的内容,如可以通过儿童的操作或行为产生变化或相应的装饰图案或游戏等。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二)环境内容缺乏适宜性
现有的区域环境创设常常以成人的视角和审美来设计,忽视了儿童的感受和需求,导致环境内容与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不匹配。传统的区域环境创设中,内容往往取材于成人的视角,比如一些文学、艺术、科学等成人化的内容,没有考虑到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这种不适宜的内容无法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儿童的兴趣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喜欢那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元素。然而,现有的区域环境创设中往往忽视了儿童的兴趣爱好,导致环境中缺乏吸引儿童的内容。部分区域环境创设相对静态,缺乏与儿童的互动性。这种缺乏互动的环境无法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无法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区域环境创设不仅是为了美观,更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然而,现有的区域环境创设往往只注重环境的美观程度,而忽略了其教育功能。这样的环境无法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在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时,更多地考虑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计出更加适宜儿童的环境内容。不仅需要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需要增强环境的互动性和教育性。让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与环境互动,从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三)环境创设缺乏整体性
缺乏整体性的环境创设使得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变得薄弱,从而影响儿童的学习体验和发展。部分区域环境创设并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或功能零散地布置空间。这将导致各个区域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环境显得破碎和不连贯。有时在环境创设时,成人可能会忽视儿童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这样会导致环境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不分区域环境创设缺乏明确的主题或目标,这样会导致环境的布置和呈现缺乏连贯性,也无法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此外,部分环境创设中充满了零散的装饰元素,这些元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而是各自为政,导致整个环境看起来杂乱无章。所以,我们需要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注重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或几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布置空间和选择材料。同时要注重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儿童在玩耍和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此外,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当的装饰元素和家具,使整个环境看起来统一连贯。
三、 实施策略与具体案例
(一)增加互动元素
增加互动元素可以使得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力。通过设计可以移动的墙面元素,如可插拔的插片、可旋转的转盘等,可以让儿童在参与中体验墙面的变化和互动的乐趣。如可以设计一个“四季变化”主题的墙面,通过可插拔的插片来表示四季的交替,让儿童在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季节的变化。制作部分可以交互的道具,如智能娃娃、声控音乐盒、光控变色玩具等,可以让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与道具互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可以设计一个智能娃娃,通过语音或触摸来与儿童进行互动,让儿童在玩耍中锻炼自己的语言和社交能力。提供部分多功能、创意丰富的家具和家居用品,可以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设计一些可以组合、拆卸、翻转的多功能家具,让儿童在摆弄中发现不同的玩法和组合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区域内设置部分互动游戏和活动区,可以让儿童在玩耍中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如设计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区,让儿童在图片中寻找不同之处并标记下来,这样可以促进他们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发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投影、VR、AR等,可以设计出更加生动、逼真的互动游戏和情境。如设计一个虚拟的动物园,让儿童可以通过投影或VR设备进入一个逼真的动物园环境中,与动物进行互动和观察。总之,我们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设计动态墙面元素、利用智能玩具和道具、提供创意家具和家居、设置互动游戏和活动区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环境的互动元素,促进儿童与环境的互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探索和发展。
(二)选择适宜的内容
选择适宜的墙面装饰内容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选择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动物、漫画等元素进行墙面装饰。这样的内容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针对小班的儿童,可以选用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如“小猪佩奇”“海绵宝宝”等,将这些形象融入墙面的设计中。考虑中班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选择与他们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进行墙面装饰。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社会情感的发展。如可以设计一个“我的家”主题墙面,其中包括儿童的家庭照片、家庭成员介绍等内容,让儿童感受家的温暖和重要性。针对大班儿童,可以选择一些启发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墙面装饰。如数学游戏、科学探索、文字游戏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如可以设计一个数学墙,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和图表,帮助儿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墙面装饰的内容不仅是为了美观,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内容,吸引儿童与墙面进行互动。如可以设计可触摸的材质、可翻转的页面、可移动的装饰等,让儿童在与墙面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感知和协调能力。在选择墙面装饰内容时,还可以考虑加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如不同国家的国旗、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世界各地的建筑等。这些元素可以帮助儿童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总之,选择适宜的墙面装饰内容需要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同时,我们还需考虑内容的趣味性、生活化、启发性、互动性和多元化等方面,以创造充满活力和启发性的墙面装饰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区域联动
通过设计开放式的区域布局,可以让儿童在不同的主题区域之间自由穿梭,增加互动和联动的机会。提供可移动的家具和道具可以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改变区域布局和环境。在各区域之间设置部分开放性的活动区,可以让不同主题区域之间更加容易地联动和渗透。除了设置不同的主题区域外,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吸引儿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多样化的活动。为了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联动和渗透,首先需要设计开放式的区域布局。将多个主题区域设置在一个大的活动室内,利用可移动的家具和道具将其自然地串联起来,方便儿童在不同区域之间自由地穿梭和互动。这样的布局设计可以增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部分可移动的家具和道具可以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容易改变区域布局和环境。如可以放置可移动的桌椅和柜子,让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地调整家具的位置和排列。同时也可以提供部分可穿戴的道具,如头饰、手环等,让儿童在角色扮演、表演等活动中更加投入。这些可移动的家具和道具不仅增加了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还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在各个区域之间设置开放性的活动区,可以让不同主题区域之间更加容易地联动和渗透。如可以在娃娃家和超市之间设置开放性的购物区,让儿童可以在娃娃家和超市之间自由地购物;或者在手工区和表演区之间设置展示区,让儿童可以在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在表演区内供其他儿童欣赏。这些开放性活动区不仅可以增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还为儿童提供了更多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为了实现不同主题区域之间的联动,可以设置部分主题互动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儿童可以在不同的主题区域之间进行互动游戏或任务。如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在各个区域设置一些隐藏的宝藏点,儿童需要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寻找宝藏,这样可以引导他们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探索和互动。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些主题展览或主题活动,将多个主题区域串联起来,引导儿童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多样化的活动。除了设置不同的主题区域外,还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吸引儿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如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手工制作、表演、购物等多种活动内容,让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和参与。这些多元化的活动内容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还可以增强儿童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总之,实现区域联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考虑环境和活动的设置,通过设计开放式的区域布局、提供可移动的家具和道具等方式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联动和渗透。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来设置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 结论
综上所述,让墙面说话,从儿童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区域环境创设,不仅是为了美化空间,而且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通过增强环境的互动性、选择适宜的内容以及实现区域联动等策略,我们可以为儿童营造一个动态、有趣、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探索和发展。总之,从儿童视角出发,让墙面说话,是我们在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时的重要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儿童营造一个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充满乐趣和智慧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尹丹丹.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混龄户外区域运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1):77-82.
[2]江潋滟.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探索:以大班区域活动“好玩的斜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5):101-103.
[3]吴嘉.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创设探究[J].教育观察,2022,11(6):81-83.
[4]裴雨纳,李红娟.儿童视角下幼儿园读写区环境创设[J].教育观察,2021,10(40):116-119.
[5]虞佳.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