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创意游戏课程幼儿成长手册记录与实施研究

2024-10-25 00:00:00孙旭晨
考试周刊 2024年40期

摘 要:文章探讨了如何设计并实施一种适合幼儿成长的记录手册,该手册基于“3+X”创意游戏课程理念进行设计。首先介绍了记录手册的重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3+X”创意游戏课程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最后阐述了如何将该课程与记录手册结合,以实现全面和准确的幼儿成长记录。

关键词:记录手册;“3+X”;创意游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151-04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对幼儿、教师与家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教师可了解幼儿的兴趣、特长、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变化,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对家长而言,幼儿成长记录手册可以帮助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成长的历程,感受幼儿每一次进步的喜悦,更加深刻地了解幼儿的需求,贴近幼儿的内心世界。最后,通过成长记录手册的内容,幼儿可进行自我发现和自主提升。

一、 “3+X”创意游戏课程概述

“3+X”创意游戏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的课程。其中的“3”代表了三个核心要素:创意思维、游戏机制和故事叙述。而“X”代表不同主题或游戏类型,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二、 “3+X”创意游戏课程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一)该课程的特点

第一,以幼儿为中心。创意游戏课程的设计,遵循以幼儿为中心的准则,从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与需求出发,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自觉参与游戏的探索,自主发现游戏的乐趣所在。

第二,多元化。课程涵盖多种游戏形式和内容,包括角色扮演、建构游戏、运动游戏等,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灵活性。课程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幼儿群体。

(二)“3+X”创意游戏课程的设计原则

第一,适宜性。难度适宜,不应过于简单或复杂。

第二,多元化。课程设计要具有多元化,涵盖多种游戏形式和内容,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可操作性。每一个环节都应具有清晰的指导性和可执行性。比如,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知识点的呈现顺序和难度梯度,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三、 基于“3+X”创意游戏课程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具体实施

(一)精心确定框架内容

1. 确定框架结构

在开始创建成长手册之前,需要确定手册的框架结构,明确每册的周期和内容安排。基于3+X创意游戏课程的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设计,可以每半年或每年出一册,根据课程进度和幼儿发展情况来制订计划。每册的栏目设置和页数需要根据手册的内容和目标来设定。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年龄段的主题活动以及需要收集哪些资料作为重点。例如,基于3+X创意游戏课程下的农耕园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收集幼儿参与种植、养殖等活动的照片和记录,以及幼儿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和感受。结合3+X创意游戏课程,可以设置更多的栏目和活动,如户外探险、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可以为成长手册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内容。在确定手册的框架结构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每个栏目所需的页数来计算每册的手册总页数,并确定每个栏目的页数。

2. 确定内容板块

(1)根据办园理念与特色确定内容。

成长手册的封面内容由教师讨论商量,并统一设计画面,以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内容。在封面的设置上,应融入更多卡通、有趣的元素,以体现童真的氛围。此外,在封面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统一的图案或图像,如幼儿园的标志或象棋的图案,以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在封底上,可以加入幼儿园的联系方式、官方网站等信息,方便家长和外界了解幼儿园的更多信息。

(2)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确定内容。

成长手册的第一页是“我的个人档案”栏目,而各个年龄班的记录侧重点不同。对小班来说,记录的侧重点在于幼儿的姓名、性别、小名、标记、好朋友等信息。对中班来说,除了小班的信息,还可增加小组成员、邻居、居住的地方等。这些信息能够全面地反映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生活环境,为中班的教育和互动提供更加细致的参考。对大班来说,除了中班的信息,还可增加血型、居住的城市和家庭住址、民族、同学、弟弟妹妹等。这些信息能够更加详细地反映幼儿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为大班的教育和互动提供全面的参考。

结合“3+X”创意游戏课程内容,还可以在“我的个人档案”栏目中记录与课程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在小班的记录中添加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在中班的记录中添加幼儿在团队协作和创意游戏中的表现,在大班的记录中添加幼儿在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方面的表现。

(3)根据幼儿的个性实际确定内容。

成长手册中应包含能够反映幼儿个性和学习成果的内容。其中,有价值的照片和幼儿作品、个人探索实验的记录表、童言稚语和个案观察分析,都是展现幼儿个性和学习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成长手册中,教师可在相应的内容旁边加上文字说明或点评。例如,在有价值的照片和幼儿作品部分,教师可记录下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并加上点评,展现幼儿的创意和进步。在个人探索实验的记录表部分,教师可记录下幼儿在探索实验中的发现和思考,并加上点评。在童言稚语部分,教师可记录下幼儿的有趣话语和思考,以此记录下幼儿的“闪光时刻”。在个案观察分析部分,教师可对幼儿的个性和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在观察中了解每个幼儿的语言、肢体行为,在分析中了解幼儿的语言、肢体行为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以此对幼儿的性格特点有所掌握,知晓幼儿自身的发展的需求。

(二)形成有效策略

1. 运用适当的工具

为了提高制作手册的效率,幼儿园各个班级可配备各种花边剪刀和彩笔。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迅速地将幼儿的美工作品、作业单以及教师的观察记录文本等根据排版和版面的需求,裁剪成具有特色和符合需要的花边。同时,教师利用彩笔在旁边的图案中进行装饰,以提升画面的美观度和丰富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巧妙地将这些装饰与“3+X”创意游戏课程结合。例如,在进行某个主题教学时,引导幼儿利用彩笔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图案,锻炼幼儿的绘画技能,帮助幼儿理解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创意作品和作业单进行花边装饰,增强其视觉效果和吸引力。这些装饰可以是对幼儿作品的点评、鼓励或引导,也可以是对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2. 进行有效的整合

为了体现手册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师应根据“3+X”创意游戏中的每个主题选取重点且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收集。在布局和粘贴时,要注重艺术性,合理布局,大小适中,色彩鲜艳,富有童趣。

3. 采取分工合作

在制作幼儿成长手册的过程中,可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制作水平和完成质量作为班级组考核的内容,以确保每个班级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手册制作。在分工方面,让教师和保育员共同参与制作和观察幼儿,提供具体的游戏课程事例和事件,并设计手册的各个画面。基于幼儿的特点,还可以让中、大班的幼儿也参与其中,让他们提供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三)多元评价体现不一样的专业

第一,主体评价。教师作为记录评价的主体,需要谢绝家长的包办代替,全程参与并亲自撰写评价表。教师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避免过于随意或简单。评价的语言应该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泛化的好评语,而应该根据具体的表现和内容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在参照相关领域的教育建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成长手册的栏目中给出具体建议,体现对幼儿的真正支持。这些建议应该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能够帮助幼儿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结合“3+X”创意游戏课程,教师可以将课程中的创意元素和游戏活动融入成长手册的评价中。例如,在评价幼儿的创意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作品和创作过程,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评价幼儿的计算能力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计算题目和幼儿的解答过程,分析其计算方法和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第二,互动评价。为了促进互动评价,可以通过家长会和线上交流等方式,指导家长如何与教师配合使用成长手册,并提供幼儿在家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和描述性语言记录说明。

这样做有助于教师有效评估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让家长逐渐有意识参与到幼儿的成长当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成长。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适当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交流,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评价,以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细心观察,及时记录评价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促进家校合作。

第三,阶段评价。阶段评价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幼儿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评价。这种评价具有发展性和延续性,能够纵向反映幼儿的成长变化。在阶段评价中,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关注他们的长期发展,而不仅是某个时间点的表现。为了实现阶段评价,教师可以每半个月或一个月记录某个方面的观察素材,这些素材可以通过观察、测试和评价等多种方式获得。通过这些素材,教师可以对幼儿在这方面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第四,跟踪评价。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连续的评价和观察。这种评价不仅包括即时性的情景性评价,还包括对评价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性评价。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跟踪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准的支持和指导。为了实现跟踪评价,教师可以将在不同领域中的幼儿表现使用不同的“标识”进行直观展示。

第五,纵向评价。纵向评价侧重于对幼儿在一段连续时间内的成长和发展轨迹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强调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与考量,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每个幼儿在不同领域内的独特发展情况。在幼儿教育中,将纵向评价运用得当,能让教师精准地把握每个幼儿的成长节奏和特点,为后续的教育策略调整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实施纵向评价时,教师结合“3+X”创意游戏课程,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3+X”创意游戏课程以其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特点,为幼儿的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导幼儿参与创意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多样化的活动,教师直观地观察到幼儿的创意表现和想象力水平。在纵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定期记录幼儿在各种创意活动中的表现,如作品完成情况、创新思维的展现等。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师可发现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

(四)不断提升构建水平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研究活动,聚焦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讨论。这样的做法有助于让教师专注于特定的问题或领域,深入思考并相互交流,从而获得深入的理解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研究活动中,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教师要积极学习如何将别人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来。

例如在“3+X”创意游戏课程下的幼儿成长手册制作,教师之间应更多地进行沟通。首先,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想法,如哪些游戏适合记录、如何记录游戏过程、如何分析幼儿的表现等。通过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做法和思考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其次,教师之间可以共同研究和探讨如何将别人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来。例如,如果一位教师发现了一种有效的记录方法,其他教师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教师之间应该积极学习如何观察、评估和指导幼儿的表现。在幼儿成长手册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评估和指导。

四、 结论

通过精心确定框架内容,可以确保成长手册的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段和个性实际,确定内容板块,包括个人档案、课程表现、作品展示、个案观察分析等,从而全面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和个性特点。在制作手册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工具如花边剪刀和彩笔,可以提高制作效率,美化手册画面。

分工合作是制作手册的有效策略,教师和保育员共同参与制作和观察幼儿,中、大班的幼儿也可以参与其中,共同完成手册制作。

综上所述,通过精心确定框架内容和采取有效策略,可以制作出具有特色和丰富内容的幼儿成长手册,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和个性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这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参考和交流的工具,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莉.《幼儿成长手册》呈现幼儿不一样的童年[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77-78.

[2]金海芳.浅谈《幼儿成长手册》在我园的应用与完善[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6(Z1):84-86.

[3]好幼教,找芳草《幼儿阳光体育周周运动游戏》《亲子手册》[J].幼儿教育,2015(14):49.

[4]朱雅迪.文字的交流 心灵的对话——幼儿成长记录手册中教师与家长文字交流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4(29):249-250.

[5]密璐.记录,让成长看得见:以“白描式”观察记录为切入点谈幼儿观察记录的撰写[J].幼儿100(教师版),2021(Z1):17-19.

[6]王冬青.让成长成为永久的珍藏:“关注幼儿发展,师幼共同记录”幼儿发展档案的记录与研究[J].名师在线,2018(2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