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本地文旅资源 深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4-10-25 00:00:00马广新
考试周刊 2024年40期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本教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并结合本地的文旅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品德培养,致力于培养爱国、上进、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为此,文章通过阐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分析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当地文旅资源的重要意义,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119-04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家开始全面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我国德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将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与当地有利的文旅资源融合,用现实中的爱国主义文化来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其能健康成长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接班人。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而且成为培养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关键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时代意义,要求我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新教学方法,深度融合本地文旅资源,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有效。

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价值观混淆等挑战。因此,通过本地文旅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国家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灿烂文化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某小学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通过实地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 本地文旅资源的独特价值

本地文旅资源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蕴含着深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情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生动的场景。以某市为例,拥有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资源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被发掘和利用。

例如,某市的古城墙,作为明代遗留下来的重要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变迁,而且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与汗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历史资料查阅等方式,深入了解古城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据调查,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其历史认知水平和爱国情感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又如,当地的民俗风情资源也是一大亮点。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龙舟赛和粽子制作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龙舟赛的观礼或粽子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此外,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样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如碧波荡漾的湖泊、层峦叠嶂的山峰等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会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培养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据统计,参与户外教学活动的学生,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更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文旅资源优势,而且还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净化社会风气

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开始加快。与此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也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实现了沟通交流无障碍,信息流动。这也导致涌现出了很多外来思想和文化。虽然我国对国外文化一直秉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但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其认知不够成熟,无法准确地分辨对错,看待问题时人云亦云,缺乏自己正确的想法和主见。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小学教育不能及时进行规范,导致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渗透和腐蚀,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规范学生品行道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社区风气,从而更好地培育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丰富教学内容

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很多内容,范围较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三观、习惯以及行为方式进行教育和规范。本地文旅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瑰宝,蕴含丰富的历史记忆、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素材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拥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超过400个,这些基地年接待青少年学生超过1亿人次,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地文旅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使爱国主义教育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生动具体,从而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并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经常性被忽视。在这种大环境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始逐渐懈怠,课前准备工作不认真,对待课程不上心,对教学任务开始敷衍了事。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理想。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相关教师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备课工作。其次,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课堂,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某小学利用当地历史名人故居开展“寻根之旅”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或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观,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家国情怀。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初步调研显示,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其爱国主义情感得分较对照组高出20%以上,充分证明了融合本地文旅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积极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资源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认知不够成熟。针对这一特征,在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聚焦承载深厚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历史遗迹与故事;并且注重将本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课程内容融合等。以某古城墙为例,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城墙,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的见证,更是无数先辈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历史缩影。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古城墙,结合多媒体展示与专家讲解,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刻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本地历史上著名爱国人士的事迹,如近代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扮演历史角色的过程中,亲身体验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感。

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积极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资源,不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找出相关的爱国元素,而且要适当地融入史料记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其综合能力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为学生准备“阅读角”,同时向学校申请采购书籍资料,以便学生能随时翻看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爱国书籍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增强自身道德与法治意识。

(二)积极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情境,也能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传统讲授法仍占据主导地位,辅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然而,这些方法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一项教学实验对比了传统讲授法与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学生在理解深度、情感投入及行为意向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讲授法的学生。这一发现强调了创新教学方法对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重要性。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线资源等新型教学手段逐渐融入课堂,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道德与法治融入革命文化教育教学中,相关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案:

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环节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爱我中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2. 目标解读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分布交错杂居,但是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明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3. 合作交流(1)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传统歌舞、美食。并且选择有代表性的风土人情,帮助学生对地方风俗进行深入了解。(2)教师可以简要讲述故事,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各民族团结的实例。让学生听完这些故事之后,互相交流收获和感受。

课时一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明确了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积极组织爱国主义的实践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必须明确道德思想,培养法治意识。基于此,如果只通过教材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明确革命教育的意义。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以便深化爱国教育内容,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对爱国主义有进一步的感悟和认识。

(四)积极设计爱国主义教育的单元活动

着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其看待事物和想法都会有变化。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以便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地融合,从而满足学生积累知识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单元中的每一课时都与爱国教育内容有一定的关联。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因此,教师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时,需要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知识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制订适合的单元教学计划,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对自己的家乡形成自豪情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身的爱国之情。

五、 结论

总而言之,融合本地文旅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成效、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均得到了全面发展。教师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师生互动更加频繁,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的评价也表明,该实践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持续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与手段,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加强跨学科融合等,以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也将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共同为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婉仪,陈冠醒.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4):49-52.

[2]曾香莲.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8(17):115.

[3]王宽江.静宁红色基因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爱情婚姻家庭,2022(5):95-96.

[4]刘守华.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8(18):23.

[5]孙亚琴,孙爱青.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2018(20):70.

[6]张霞.教学扬帆,思想的巨轮: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J].名家名作,2018(5):120.

[7]葛雪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9):120.

[8]詹琴琴.深度学习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探索:以五年级红色文化主题教材内容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8):161-163.

[9]张昱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路径[J].智力,2024(15):192-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