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25 00:00:00郑芳
考试周刊 2024年40期

摘 要:体验式习作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体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以表达真情实感为目标,创新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效。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内涵、特征与价值,研究探讨了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激发习作兴趣、表达真实体验、开发习作资源、注重以评促改等。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039-03

体验式习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对传统习作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传统习作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习作技巧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导致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同时,新课改理念强调要树立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要求习作真实、有个性,而运用体验式写作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习作教学要求与目标,提高习作教学成效,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体验式习作教学。

一、 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一)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习作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体验为基础,以表达真情实感为目标的写作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体验的角度出发,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体验式习作教学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的培养,更是一种情感态度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找到自我,发现生活的美好,提升审美情趣。

(二)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特征

一是主体性。在体验式习作教学中,学生是习作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

二是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独特的,体验式习作教学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出发,用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自己的体验。

三是体验性。体验式习作教学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需要在实际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然后才能在写作中真实地表达出来。

四是过程性。体验式习作教学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和成长。

五是开放性。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写作的主题和方式。

(三)体验式习作教学的价值

一是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回归。体验式习作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习作中的亲身经历、亲力亲为,能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我,增强自我意识。

二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体验式习作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兴趣点,从而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三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形象思维占主导。体验式习作教学以具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符合学生写作的认知特点。

四是丰富学生习作内容。体验式习作教学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寻找写作素材,使得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五是提高习作教学成效。体验式习作教学,降低写作难度,丰富写作内容,真实表达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从而提高习作教学成效。

二、 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课堂教学策略

(一)激发习作兴趣,有效组织实施习作体验

进行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其基础在于让学生进行有效、充分的体验,通过体验为习作积累素材,找到写作灵感,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体验兴趣,有效组织实施习作体验活动。

1. 注重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了浓厚的写作兴趣,才能为提高写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在开展体验式习作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体验情境或体验活动。例如,在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习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让他们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又如,进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习作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体验,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累素材,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2. 有效组织实施体验活动

在组织实施体验活动时,教师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基础,把体验活动与习作内容有机结合,在体验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角观察、动手操作、个性化的思考与感悟等方面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把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与思考、感悟相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体验活动更深刻、更有个性化,从而提高体验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让学生描写和赞美荷花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从荷花的颜色这个视角进行观察,而李白的“荷花镜里香”,则是从荷花的香味视角进行观察。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到对荷花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来。

3. 关注学生体验中的差异性

在组织实施体验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表达真实体验,成为体验式习作教学关键

在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中,学生能否表达真实体验感悟是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习作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和善于表达真实体验。

1. 关注生活表达体验感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这样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例如,在以“我的家人”为题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点滴经历,让他们思考家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交流。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一个或几个印象深刻的场景进行详细描述,比如家庭聚餐、节假日出游、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等情景。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场景,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例如,学生可以描述妈妈做饭时的背影、爸爸陪自己玩游戏的情景,或者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与和好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写作中融入真实的生活体验。

2. 利用问题引领体验感悟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少、阅历浅,部分学生不知如何真实表达活动体验感悟,或者表达体验感悟抓不住重点,对此,教师要注重利用问题或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表达体验感悟。例如,在进行以人物形象描写为主题的习作练习时,教师可利用问题引领学生的观察与体验。可提问学生如下问题:人物的表情如何?眼神如何?与平时或他人在行为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特点?说话的证据与态度如何?思想与品德如何?通过问题引领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的体验感悟。

3. 合作交流丰富体验感悟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理解和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体验表达。例如,在以“一次旅行”为题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旅行经历。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借鉴他人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旅行体验。

(三)开发习作资源,丰富体验式习作教学内容

开展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需要大量的资源作支撑,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发与创设多样化体验式习作教学资源,以此来丰富体验式习作教学内容,为体验式习作教学提供支撑。

1. 开发情境体验资源

新课改以来,情境式习作教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习作体验情境。可以开发“想”的情境体验资源。包括创设联想、回想等情境,让学生通过“想”来促进写作;还可以开发“说”的情境。包括口语交际情境、合作交流情境、辩论情境等,通过“说”来促进写作。例如,在进行描写秋天景象的习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的景象,让学生回想秋天的雨、秋天的树叶、秋天的果实等景象,以此丰富体验式习作内容。

2. 开发活动体验资源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进行习作体验,既能激发学生体验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第一手”习作资源,丰富习作内容。教师可开发游戏体验、模拟体验、观察体验、实践体验等活动资源,还包括校园比赛活动、节日活动、特色活动方面的资源。例如,在进行状物类习作教学前,教师可运用观察体验方式,让学生对所描写的物或景进行详细全面的观察;在进行人物描写习作教学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习作体验。在进行说明类习作教学时,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进行体验,从而为体验式习作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 开发阅读体验资源

通过课内外书籍阅读、互联网与各种新媒体阅读体验,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资源,因此,教师要重视在习作前为学生提供与推荐各种阅读资源进行阅读体验。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地区有关春节活动方面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多样化节日的氛围,并以此为灵感进行习作,可丰富习作内容。

(四)注重以评促改,提高体验式习作教学成效

评价与修改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多种方式与主体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完善,有利于提高体验式习作质量,因此,教师要重视通过习作评价来促进学生习作质量的提升。

1. 利用自我评价进行体验式习作反思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作文,思考自己在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学生可以问自己:“我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词汇和句型?我的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我的表达是否清晰?”通过这样的自我提问,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写作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2. 利用合作评价进行体验式习作补充

合作评价是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讨论写作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朗读自己作文,并接受其他组员的评价。组员们可以就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作者改进作文。这样的合作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教师评价进行体验式习作完善

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 结论

总之,体验式习作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和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体验式习作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组织习作体验,引导学生表达正面体验,开发多样化的习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注重评价与修改,可以有效提升体验式习作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许静逸.项目式习作: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习作之旅:例谈小学语文项目式习作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24(2):104-106.

[2]李淑萍.展生活体验之“双翼”助习作教学之“飞翔”:小学语文生活化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2(17):60-62.

[3]汤香月.小学情境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