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25 00:00:00杨文能
考试周刊 2024年40期

摘 要:“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体育课程教学规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结果表明,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能够明显增强体育教学效果,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课堂观察等方法研究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以期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009-04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练、赛”一体化。同时,新课标针对教学评价提出一系列要求,要求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多元主体、多样方法与多维内容。基于此,在小学与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秉持“学、练、赛、评”一体化原则组织教学活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障体育教学的连续性、科学性、稳定性,减少重复训练,消除学生倦怠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与心理健康发展。

一、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采取讲授法、示范法,学生被动地接受,体验感不强,难以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信心,学习动机不强。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可以改变上述局面,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提供合适的服务,比如,采取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等,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感受运动的乐趣。如此,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不但主动、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积极参与训练并通过体育竞赛检验自身学习成果。以“篮球”运动为例,在传统体育课上,教师先示范动作,再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态度被动。而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篮球比赛充分体验到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学习态度明显发生变化,由以前的“要我学”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

(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减轻学生训练负担

有效的教学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恰恰满足这一需求。不同于传统体育课上教师先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大量练习,“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具有循序渐进性,教师先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与动作要领,再组织学生练习,接着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并根据结果与过程实施评价。整个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是“练”的基础,而“练”是“学”的强化,也是“赛”的基础,“赛”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根据比赛结果以及评价内容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不需要依赖重复、机械地训练,所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可以减轻学生训练负担,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步步向上,顺利实现学习目标。

(三)增强体育教学效果,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思考“教”的方式是否契合学生“学”的特点,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被学生理解与接受,教学的效果如何等,/AoM7TGFKlH//COZ8nDDDu2NNfTNiAZ/daw1Nsf/L+s=而且这些会通过“赛”“评”的结果体现出来。比赛结果可以反馈、检验学生的体育素养,而评价则系统、客观地分析体育教学过程,及时发现不足并弥补。在小学体育课上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解决“教”与“学”脱节问题,改变教学、训练、比赛、评价相互割裂的局面,形成交融之势。尤其是“评价”,既可以单独存在,又能融入教学、训练、比赛等环节中,实现人人评价、处处评价,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以“立定跳远”运动为例,在传统小学体育课上,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成绩达标,学习过程中秉持“知识够用”“技能够用”原则,缺少深入学习的动机。而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小学生的胜负欲被激发出来,为了在比赛中取胜,不仅课堂上学习更加认真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还会自觉地去思考以及与他人探讨跳得更远的技巧、方法,不断尝试与创新,立定跳远水平有明显提升,而且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四)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路径之一,而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此目标。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常规、基础、简单的运动,如跳绳、跑步等,这些运动缺乏吸引力,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上发挥的作用不明显。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其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指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与体能状态。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懂、学会,才能在训练中“放得开”,然后在训练基础上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不断挖掘体育潜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互评可以发挥反馈与激励作用,在帮助学生弥补不足的同时提高运动积极性,实现学生日常锻炼的规范化、常态化与持续化,既可以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又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学——夯实基础,增进理解

“学”不仅指教师“教学”,也指学生“学会”,即正确理解并掌握体育知识,且有良好的应用能力,能够准确、灵活地应用体育知识。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中,“学”是基础,是根本,学生只有先理解并掌握动作技巧、要领,才能科学训练并参加体育竞赛。所以,教师要重视“学”这一环节,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动作规范,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后续的“练、赛、评”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扮演启迪者、引导者角色,将课堂交给学生,确保“以生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只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在后续的训练与比赛中灵活运用。例如,在指导学生“双脚跳”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而是让学生自主尝试双脚跳,在跳的过程中去感受,并观察他人的跳跃动作,总结双脚跳的技术要领。通过实践与观察,学生逐渐总结出双脚跳的规律,如“准备起跳时,要适当地下压重心,微微弯曲双腿,手臂向后摆”“在跳跃的时候,保持上半身直立,用力蹬起腿,动作要非常迅速”等。教师带领学生验证总结出来的规律与要领,并不断优化、改进。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身体各个部位的变化,研究动作技巧,比如发力部位不一样,跳跃结果是否有变化,手臂摆动幅度不一样,跳跃的结果是否不一样等。整个过程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经验,将动作要领提炼出来。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一味地说教和讲解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又能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2. 采取趣味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要点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既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体育课堂充满吸引力与活力,从而达到“以玩促学”的目的,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体育知识并掌握体育技能。以“跳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整个课堂分成五个部分:第一,视频导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跳绳比赛或表演的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跳绳运动并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跳绳的兴趣与动机。第二,讲解示范。结合视频内容对跳绳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给学生讲解技术要领,并亲身示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跳绳的动作要点。第三,“直升机”游戏。引导学生握住绳子并利用手腕力量去甩绳子,模仿直升机螺旋桨运动轨迹,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摇绳动作。第四,“跳房子”游戏。通过开展“跳房子”游戏让学生学会前脚掌连续跳跃,帮助学生克服“跳跃”这个技术难点。第五,花式创编。引导学生研究跳绳运动中的不同步伐、动作,创编其他形式的跳绳运动,如“螃蟹走步式”“交叉式”等,在激发学生跳绳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利用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好玩好动的性格特点采取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并掌握跳绳运动的动作规范、技术要点,为接下来的“练、赛、评”环节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二)练——强化能力,形成习惯

“练”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有效手段,不同于传统体育课上枯燥、机械、孤立的“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中的“练”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内化之前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也为接下来的“赛”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训练并遵循科学的原则,引导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

1. 训练与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运动效果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将训练与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练”中“学”,并在“学”中“练”,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难度,促进训练质量的提升。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时,教师可以秉持学练结合原则,引导学生有目的、针对性地训练。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并示范投篮姿势、持球方法、发力部位等动作要领,使学生初步感知。接着,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两两一组开展练习,模仿教师的动作,并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对方的动作,及时找出错误并弥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深化学生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点,运用“压腕、伸臂”等词语提示学生动作要点,帮助学生巩固技巧,形成较强的运动能力。

2. 组织学生分层训练,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其发展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节奏实现自我提升。因此,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学生分层训练,在减轻学生训练负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例如,在“50米短跑”训练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运动经验、身体素质、学习需求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有丰富运动经验和较强身体素质的学优生组,重点是技巧练习,提升其跑步速度,在训练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冲刺技巧、发力技巧、起跑技巧等。而对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运动基础的学困生组,重点是动作准确性练习,包括正确发力、正确起跑、正确摆臂等,引导学困生规范且熟练地掌握动作技巧要点,提高跑步准确性。通过分层训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节奏练习,在其能力范围内实现提升与发展。

(三)赛——实践拓展,深化技能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以赛带练、以赛促学不可或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整地呈现出体育技能,包括个体赛、团体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展示自己,让学生在竞赛中精进、磨砺体育技巧,达到深化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跳绳”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个人赛、班级赛,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引导学生检验练习成果的同时提高跳绳技能,实现跳绳水平的提升。在个人赛中,教师让学生每天抽出1分钟的时间跳绳,或是让同学计时或是让家长计时,记录1分钟内跳绳个数,为期一周,通过跳绳个数的数据变化观察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找出问题,研究如何才能增加1分钟内的跳绳个数,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而在班级赛中,教师按照学生个数将其灵活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PK赛,依旧以1分钟为时间限制,统计各小组成员1分钟跳绳总数再计算平均成绩,即1分钟每一位成员的跳绳个数,获胜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由于小组赛考查整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所以会增加小组内部凝聚力,不仅促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实现共同提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

(四)评——补充教学,提质增效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反馈、调节等功能。“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秉持“全过程贯穿”的原则实施评价,让人人能评价,处处有评价,使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及时弥补不足,以此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查缺补漏、优化动作,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首先,在正式组织学生学习立定跳远运动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体能测试、游戏活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立定跳远运动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的跳跃能力、身体素质等,结合这些信息开展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然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并分析,将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下来,如遇事退缩、注意力不集中、态度不端正、动作不标准等,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及时弥补不足,以此提升学生体育水平。最后,教师再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实施总结性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现有水平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差异,明确发展空间以及改进的方向,以此增强学生的体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并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实际学情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同时开展不同范围、主题的体育竞赛,坚持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给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升级开辟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瑞红.“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实施的问题与策略[J].体育风尚,2024(1):71-73.

[2]史孟洁.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导学,2024(2):45-48.

[3]吴家文.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视野,2024(1):81-83.

[4]郑平平,李晓.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与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3(32):90-92.

[5]陈敬贺.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8):39-43.

[6]杨欣诚.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模式探析[J].体育视野,2023(15):59-61.

[7]陈佳佳.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界,2023(2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