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分析

2024-10-25 00:00:00雷霆张丽娜侯典池
克拉玛依学刊 2024年5期

摘 要: 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2012—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通过熵权TOPSIS、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等方法对新疆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算并分解分析14个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差异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新疆共同富裕能力的重要指标;全疆及三大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在总体不断上升,呈现北强南弱空间非均衡分布格局;各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演进脉络各异,但绝对差异有所扩大并伴随极化现象。

关键词: 共同富裕;民族地区;动态演进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4.05.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各族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首次提出,彰显了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然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实现共同富裕,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

如何使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一道实现共同富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发展是长治久安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祖国统一,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谋划。基于新疆的特殊区位优势,共同富裕顺利地实现不仅关乎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关乎新疆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能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前提与基础。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拥有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经济带等开放平台,是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在国家赋予新疆的特殊政策支持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新疆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呈现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征:城镇化率偏低、农村短板突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南疆、北疆、东疆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使得新疆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处于31省的末尾位置。[1]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础特征以及新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新疆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将会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过程。基于此,本文将聚焦如下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适用于新疆的共同富裕水平测度体系,从而全面考察新疆14个地州市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14地州市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区域性差异,若存在,这种区域差异有何规律?14个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是否存在多极分化现象,呈现何种分布动态演进趋势?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评估新疆共同富裕发展的现实状况,掌握其演变规律,最终促进新疆区域间及区域内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背景下,共同富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现有共同富裕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实现路径、水平测度等方面。

首先,共同富裕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文化基因,[2]马克思主义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根基。[3]《史记》就提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主张,《尚书》也提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诸子百家中儒家提出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大同社会”,墨家提出的“兼爱天下”、法家的“富国强兵”思想都饱含着人民对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到了近代,不论是康有为《大同书》中人人富裕的大同理想美好憧憬,还是孙中山主张的“大同主义”天下大公,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共同富裕的美好向往。同时,共同富裕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泉。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科学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显著特征。[4]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5]

其次,对于共同富裕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贾则琴、龚晓莺认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是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期许、对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对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状态概述的集合体。[6]刘培林、钱滔认为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内涵三个维度来看,共同富裕包含着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日益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中等收入阶层占主体的社会结构三大内容。[7]陈燕认为理解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厘清“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李金昌和余卫认为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的有机统一。[8]李海舰和杜爽认为“共同”是重点,“富裕”是前提。[9]其中,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富裕,二是全面富裕,三是渐进富裕,四是共建富裕。虽然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理解不同,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10]而是长期的历史的动态过程。在新发展阶段下,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围绕和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汇聚合力、[11]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12]新疆处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最前沿,拥有特殊的区位、人文、政策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疆在学习浙江等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经验之外,还必须立足本地区现实状况,关注到地区间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步性以及水、耕地资源对新疆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最后,对于共同富裕水平测度的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其评价指标选取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其测度体系的构建理念基本一致。依据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维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研究主要是将共同富裕测度体系划分为发展与共享两大维度指标体系。如刘培林和钱滔等基于富裕和共享总体理念,将共同富裕测度体系划分为“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程度”。第二类研究主要是把共同富裕测度体系划分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指标体系。陈丽君和郁建兴[13]等把共同富裕测度体系划分为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大维度。钞小静和任保平[14]从新发展阶段下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内涵出发,将共同富裕测度体系划分为收入与财产、发展能力、民生福祉三大维度。孙豪、曹肖烨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了我国省域共同富裕的相对程度;并将我国省域共同富裕相对程度分成四个梯队,整体来看新疆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皆处于靠后位置。谭燕芝、王超等从富裕度、共享性、共同度、可持续性维度对中国省域农民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空间非均衡格局。[15]

既有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共同富裕的水平进行了评价。但从共同富裕长期性、分阶段性的特点来看,单纯对新疆整体共同富裕水平进行评价难免会忽略新疆发展的局限性以及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事实。为此,本文在借鉴既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重视资源环境对新疆发展的现实约束。此外,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区域并进行区域间比较与区域内比较,从而对新疆共同富裕的现实状况进行科学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终将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在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实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熵值法

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以各个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相较于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主观性较强的综合评价方法,可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其计算过程如下:(1)构建共同富裕指标的数据矩阵并进行标准化处理;(2)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3)计算各指标的差异系数;(4)求各项指标的权重;(5)计算不同年份新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情况。

2.TOPSIS综合评价法

TOPSIS法是在熵值法的基础上测算各个指标到理想解之间的距离,先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出正理想解[Z+]和负理想解[Z-]。

随后计算各个指标到最大理想值和最小理想值之间的距离[D+]和[D-]。指标越靠近正向的理想值越好,越远离负向理想值越好,既[D+]越小越好,[D-]越大越佳。

据此计算理想解的贴近度[Ci],根据[Ci]的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各评价目标进行排列。排序结果贴近度[Ci]值越优,[Ci]值最大的为最优评价目标。

[Ci=D-D++D-] (5)

3.Dagum系数方法

为了更加充分的考虑样本分布状况与交叉重叠问题,[16]对地区差异来源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计算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地区差异并进一步分解探索子样本差异。Dagum基尼系数的计算如式(6)所示:

其中,G表示总体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差异越大;n地州市的个数;[y]表示新疆共同富裕的平均水平;k表示划分的区域个数;[nj]([nh])分别表示j(h)地区内包含的地州市的数量;[yij]([yhr])表示j(h)区域内任意一地州市的共同富裕水平。在进行Dagum基尼系数分解前,需对各地州市的共同富裕水平的均值进行排序,如式(7)所示:

[Yh≤…Yj≤…Yk] &nd7f75612beaa7f2be14ba6e09c8365d20e7f8b9e8e52af37b62129f017592e7dbsp; (7)

根据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可将Dagum基尼系数G分解为地区内差距贡献[Gw]、地区间差距贡献[Gnb]和超变密度贡献率[Gt],如式(8)所示:

[G=Gw+Gnb+Gt] (8)

[Gjj]和[Gw]表示地区j的基尼系数和地区内的差异贡献;[Gjh]、[Gnb]和[Gt]分别表示地区间的基尼系数、差异贡献和超变密度贡献;[Djh]表示j、h地区间共同富裕的相对影响;[djh]为地区间共同富裕水平的差值;[pjh]定义为超变一阶矩,其中,[Fh]是h地区的累计密度分布函数,[Fj]是j地区的累计密度分布函数。具体计算如式(9)至式(16)所示。

4.Kernel密度估计

通过熵权TOPSIS与Dagum基尼系数对新疆共同富裕的综合水平分14个地州市进行了细致的测算与分析,其结果较为详细地反映了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大小与差异来源。此外,本文使用Matlab软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对不同时点样本分布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考察样本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演进的绝对差异,主要数学式如下所示:

假设[fx]为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点[x]处的概率密度估计如下所示:

其中,N为观测值的个数;[Xi]为样本观测值;[x]表示样本平均值;[K·]代表Kernel密度;[h]表示带宽。本文选用使用较为普遍的Gaussian核函数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风险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的样本里没有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终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即2012-2020年一二产业数据、统计公报以及民政统计数据。上述各类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对于数据的缺失部分使用插值法进行补齐。

(三)区域划分

本文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作为样本,研究范围涵盖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地理区域,其中南疆包括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阿克苏地区5地;北疆包括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塔城地区、伊犁州和阿勒泰地区7地;东疆包括吐鲁番市和哈密市2地。

(四)指标构建

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满足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的原则。在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应尽可能地将影响共同富裕的相关因素都纳入其中,从而尽可能从较为全面的角度进行测度。本文借鉴刘培林等人的指标设计思路,按照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17]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18]设计了发展维度与共享维度的大部分指标。同时,考虑到新疆的经济发展依赖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资源开发[19]的现实情况和新疆耕地资源、水资源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设计出可持续维度和部分发展维度指标。详细来看,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包含发展维度、共享维度与可持续维度三个方面:发展维度包含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两个二级指标;共享维度作为衡量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享有程度的重要标准包括教育与医疗两个二级指标;可持续发展维度则包含环境可持续与财政可持续两类二级指标。

对共同富裕发展维度的测度包括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两个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个人物质财富的增量主要来自某一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可用地区生产总值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对人均物质财富的测度可选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20]农村产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主要途径。参考谭燕芝[15]等农民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衡量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有机会均等享受社会高质量改革成果;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村宽带、村有线电视工程的推进让处于劣势的农民群体更有机会融入现代化。借鉴徐菁等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理念将文化娱乐价格指数、通有线电视村数年增长率、通宽带村数年增长率作为精神富裕的衡量指标。[21]

共享维度方面主要聚焦在医疗、教育两个层面。实现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美好期盼的根本目的。必须兼顾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教育公平就是最大的机会公平。冯苑等选取区域教育差距、区域医疗差距对我国共同富裕共享差距进行衡量。[22]为此,本文选取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卫生机构数、床位数等指标对新疆教育和医疗的共享程度进行综合衡量。

可持续维度方面,应统筹财政、生态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完善财政体系,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有效金融服务,进而促进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借鉴王青[23]对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新疆生态环境及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将节水灌溉面积/耕地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土地面积等作为衡量指标;同时将一般公共支出/一般公共收入作为衡量财政可持续的指标。

本文以政策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以及根据熵值法计算整理出的指标权重如下表1所示: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新疆14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测算的首要指标,权重为20.753%。

三、实证分析

(一)新疆14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及排序

本文利用指标权重与指标数值直接相乘的计算方法对新疆14个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此外,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新疆整体与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区域2012—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演化趋势,本文在表2的基础上绘制图1以便于对表2的信息进行更加完整的呈现。

从表2来看,新疆共同富裕水平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解读14个地州市的测算得分可以发现,2012—2020年期间,新疆共同富裕指数最高的始终是乌鲁木齐市,其共同富裕指数得分在2020年达到了0.569;喀什地区得分稳步上升,在2020年的排名中以0.307分位于第二位,但其得分仍仅为乌鲁木齐市的约二分之一;伊犁州得分虽然在2018年处于高位,但在2019后下降幅度较大,处于第三的位置。位于天山南部的克州共同富裕指数在2020年仅为0.082,与排名第一的乌鲁木齐市存在近七倍的差距。新疆地区间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

从图1来看,新疆共同富裕水平基本呈现出一种较为平缓的上升态势。新疆整体、南疆、东疆共同富裕水平在2012—2020年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北疆则呈波动上升态势。北疆共同富裕水平在全疆范围内处于最优水平,南疆次之,且在2018年超过新疆的平均水平,与北疆差距逐渐缩小,东疆相较于其他区域则处于较低水平。

为了进一步对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分维度分解,从不同角度了解新疆14个地州市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优势与劣势,本文使用表2中2020年的得分数据从发展、共享、可持续三个维度进行分解测算,并对新疆14个地州市进行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

从发展维度的结果来看,乌鲁木齐处在领先位置,发展维度得分为0.239;随后是伊犁州,得分为0.1353;排名最后的是克州,发展维度取值为0.023。从共享维度来看,乌鲁木齐共享维度得分,为0.352;第二名是喀什地区,为0.1723,最末尾的是博州,得分仅为0.0198。从可持续维度来看,吐鲁番市得分为0.0208,随后是阿勒泰地区,得分为0.017;得分最低的是喀什地区,得分仅为0.0082。

然而,使用指标权重与指标直接相乘的方法进行排序可能会增大部分极端指标的影响,造成结果误差,因此进一步使用TOPSIS方法,通过考量待评方案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进行排序,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得出各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以及排序(如表4)。

通过计算14地州市与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差距并进行优劣排序,可以得出如下结果:乌鲁木齐市的共同富裕水平在全疆范围内排名第一位,克拉玛依市排名第二位,博州排名第三位;克州、塔城地区、吐鲁番市的排名则处于最后三位。总的来看,北疆地市居于前列的多,南疆与东疆的比例则相对较少。

(二)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来源分析

1.新疆共同富裕的总体差异与区域内差异

为了深入探究新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计算出2012—2020年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进一步分解、分别求得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具体测度结果如表5所示。此外,为了更清晰的呈现出2012—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的演化趋势,绘制点线图进行进一步说明(见图2)。

如表5,北疆的区域内差异相较于南疆和东疆在2012—2020年期间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乌鲁木齐的地区发展水平和其他北疆地州市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北疆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整体上地区内的差距是在逐渐减小的,南疆则较为平稳地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差距水平,而东疆的区域内差距则呈现一种波动式上升的发展态势,说明哈密市与吐鲁番市的共同富裕水平的差距有增加的趋势。

从图2可以发现,新疆共同富裕水平总体差异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在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2016年),持续下降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受限,对于共享、可持续领域投入较小,全疆共同富裕水平差异缩小。第二阶段(2017—2020年),波动下降阶段。2017年迎来短暂的上升,在之后几年又开始逐步下降。其中2019年下降幅度最大,这与脱贫攻坚的稳步推进,绝对贫困的逐步消除有着较为明显的联系。

2.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与贡献率的比较

如图3所示,北疆—东疆、北疆—南疆的地区间差距在这9年间呈现相似的演进路径;北疆—东疆的基尼系数高于北疆—南疆的基尼系数,说明北疆和东疆的区域间差异大于北疆和南疆的区域间差异,而南疆与东疆的区域间差异最小。2017年,区域间差异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形成一个下降过程中的“反弹”,这可能与2017年新疆边境小额贸易迅速增长有关,而东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仅有一个边境口岸,因而和其余区域的共同富裕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图4则反映了2012—2020年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贡献率。2016年之前,总的来看,区域间差异对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并呈波动下降趋势;自2017年开始,区域内差异取代区域间差异,成为影响总体差异的首要因素。超变密度贡献率最小,但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从2012年的18.382逐步上升为2020年的28.26,增长幅度达到了53.73%。

3.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分析

本文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考察期内新疆整体和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区域的分布位置、分布形态、分布的延展性和极化趋势进行分析。

(1)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kernel 核密度估计。图5显示了2012—2020年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由图5可见,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表现出如下4个特征:第一,从曲线分布位置看,样本观测期内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Kernel核密度函数的中心点整体向右移动,这表明全疆共同富裕水平成效显著,呈上升态势。第二,从主峰演进态势看,Kernel核密度函数的峰值呈下降趋势,同时主峰的宽度逐渐增大,从2012年的0.297发展到2020年的0.408。表明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第三,从分布延展性看,考察期内表现出明显右拖尾现象,说明共同富裕高水平地区与低水平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具体来看这是因为南疆如和田、克州等地区相对于北疆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的共同富裕水平相对偏低。第四,从波峰数量看,考察期内侧峰数量减少,到后期基本平缓,两极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考察后期全疆共同富裕水平无明显极化现象。究其原因是全国和新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为全疆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北疆共同富裕水平的kernel 核密度估计。第一,从其分布位置来看,核密度曲线的中心整体向右移动,说明北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现逐渐上升态势;曲线中心大致由0.108右移至0.156。从分布形态来看,主峰峰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整体有所下降,主峰宽度逐渐扩大,表明北疆地区各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差距相对稳定,但内部整体绝对差异有所增大。第三,从分布延展性看,考察期内右尾略微收敛,左尾逐渐拓延,分布延展性存在拓宽趋势,说明北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较高地州市与较低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差距较大。从极化现象来看,北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呈多极分化态势,但后期波峰数量减少,主峰与侧峰之间高度差距逐渐降低,表明北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多极分化趋势虽然显著但逐步得到有效缓解。

(3)南疆共同富裕水平的kernel 核密度估计。图7显示了2012—2020年南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

其分布动态演进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从分布位置看,共同富裕水平的Kernel核密度函数中心整体向右移动。曲线重心大致由0.135右移至0.208。说明南疆共同富裕发展同样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共同富裕水平不断提升。第二,从其分布形态来看,其波峰高度呈现“上升—下降”变化趋势,整体为下降,主峰宽度逐渐缩小,说明南疆地区内部差异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南疆四地州共同富裕水平相对偏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从分布延展性看,考察期内表现出左拖尾现象,说明南疆地区共同富裕差距不是太大。第四,从波峰数量看,2016—2018年出现侧峰,波峰由“单主峰”变成“单主峰、两侧峰”,考察后期仍然有侧峰,说明南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极化现象。

(4)东疆共同富裕水平的kernel 核密度估计如图8所示。第一,从分布位置看,在样本观测期间核密度曲线的中心整体向右移动,表明其共同富裕水平逐渐提高。第二,从波峰形态看,主峰宽度逐渐缩小,波峰峰值波动变化,说明东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内部绝对差异较小。 第三,从分布延展性看,考察期内无明显拖尾现象,说明共同富裕水平差距不明显。第四,从波峰数量看,考察期内只存在一个主峰无明显侧峰,说明东疆地区共同富裕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是吐鲁番和哈密经济形态相似,共同富裕发展相对均衡。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共同富裕是百年大计,新疆共同富裕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尊重现实发展状况,尊重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探索出适合新疆的发展路线。本文通过熵权TOPSIS法测算出了新疆14个地州市共同富裕水平并进行排序,随后使用Dagum基尼系数与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地区间差异以及差异来源进行详细测算。研究结论如下:1.2012—2020年,新疆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分区域来看,北疆共同富裕水平高于南疆与东疆;乌鲁木齐市共同富裕水平远超其他地州市、处于首位,克州共同富裕水平最低、处于全疆末位;2.自2017年开始,区域内差异取代区域间差异,成为影响总体差异的首要因素;3.通过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可知,全疆及三大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呈上升态势,整体差距有所扩大。南疆和东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升,绝对差有缩小趋势。北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整体提高,绝对差异有扩大趋势。南疆和北疆地区共同富裕存在极化现象。

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制约新疆共同富裕水平的主要因素,持续缩小区域差距,因地制宜有效地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显得十分迫切。降低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合理控制区域内部极化现象,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既要有长远眼光、又要有务实行动,既要有共性目标、又要有个性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进而实现全国共同富裕。

(二)政策建议

第一,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物质基础的增加,更在于推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根据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是提高新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指标。因此,我们要一方面加快推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另一方面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加快边疆民族等偏远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重视区域非均衡性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均等化发展。注重加强区域内部“强”地区对于“弱”地区的帮扶带动作用,从而达到“先富带动后富”的良好状态。

第二,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指标,培育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2021年,新疆财政自给率为30%,处于偏低水平。边疆民族地区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过高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共同富裕内生动力的培育,因此新疆依然要坚持大力发展经济,如培育和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同时,由于新疆特殊的资源环境现状,我们还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下努力寻求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第三,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共同富裕发展战略。对于北疆地区来讲(如伊犁、阿勒泰、博州等)还需继续坚持走绿色之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对于南疆地区来讲,要坚持走共享协调之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大对南疆四地州扶持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带动和引领作用,推进南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豪,曹肖烨.中国省域共同富裕的测度与评价[J].浙江社会科学,2022(6):4-18+155.

[2]庞虎,陈仁锋.共同富裕的文化基础[J].治理研究,2022(2):24-31+124.

[3]陈燕.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理论演进与实现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21(3):115-120.

[4]徐紫嫣,夏杰长.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脉络和实践指引[J].学习与探索,2022(3):133-140.

[5]韩文龙,祝顺莲.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发展与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5):31-37.

[6]贾则琴,龚晓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长效困境与实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2(4):20-29+188.

[7]刘培林,钱滔,黄先海,董雪兵.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8):117-129.

[8]李金昌,余卫.共同富裕统计监测评价探讨[J].统计研究,2022(2):3-17.

[9]李海舰,杜爽.推进共同富裕若干问题探析[J].改革,2021(12):1-15.

[10]王婷,苏兆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6):19-44.

[11]周文,施炫伶.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3):3-23.

[12]庞丹,边悦玲,张晓峰.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2(3)36-46.

[13]陈丽君,郁建兴,徐铱娜.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构建[J].治理研究,2021(4)5-16+2.

[14]钞小静,任保平.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22(7):3-11.

[15]谭燕芝,王超,陈铭仕,海霞,姚海琼.中国农民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演变[J].经济地理,2022(8):11-21.

[16]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 [J].Empirical Economics,1997(4):515-531.

[17]王泽应.论习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伦理深蕴和道德进步性[J].道德与文明,2022(3):5-14.

[18]李茹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蕴、意义与推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0):1-5.

[19]许志明,朱金鹤.新时期新疆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质量——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0-19.

[20]程承坪,孙佩雯.共同富裕的涵义与测度方法[J].江汉论坛,2023(1):46-53.

[21]徐菁.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129-138.

[22]冯苑,聂长飞.中国共同富裕的时空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12):65-84.

[23]王青,刘思良,张恩,乔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演进及空间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