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4-10-25 00:00:00李军伟
经济师 2024年10期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对高端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跨学科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中心的人才需求变化,指出了岗位适配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在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与挑战。通过研究国内外成功案例,文章提出了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标准体系、实施梯队和联合培养模式,以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医学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未来医疗服务的需求,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端医学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233-03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医疗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中心对高端医学人才的需求变化,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有效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通过深入研究,本文将为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医疗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中心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医疗中心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跨学科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医疗领域对结合医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及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有关研究表示,目前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工作岗位主要由制药/医疗、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通信类企业提供,分别占医疗AI行业需求的55%和36%,且80%以上的医疗AI岗位对于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为1年以上,其中40%以上的岗位工作经验要求为3年以上。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还需掌握高级的数据处理和AI技术,以弥合医学与技术之间的差距,推动AI技术在医疗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整合。

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同样在快速增长。全球“AI+医疗”市场在2023年达到了195.4亿美元,并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490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2%。这一市场扩展表明了对专业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国内,2022至2027年期间,医疗领域市场规模从877亿元增长至1478亿元,尽管年均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专家方面,其需求增长率在2023年达到了35%。这些专家主要负责设计和优化医疗AI模型,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医疗工程师也肩负着将AI技术有效整合到医疗设备和系统中的重要任务,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中心的人员结构和人才需求正朝着更加专业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广泛性要求医疗中心不仅需要吸引跨学科人才来应对技术与医学的结合,还需要培养专业化人才以推动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医疗领域对AI技术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技术进步对医疗服务模式的深远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医疗中心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人才战略,以确保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高端医学人才培养现状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在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根据调查数据,46.7%的医疗中心已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这表明这些中心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然而,53.3%的医疗中心仍未建立系统化的培养体系,显示出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存在明显不足。这些未建立培训体系的医疗中心往往缺乏系统化的培养规划和标准化的培训流程,导致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此外,资源配置不足和管理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例如,缺乏必要的培训设备、教材和专业讲师,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建立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并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和高效性,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医学人才培训中逐渐受到重视,但实施情况参差不齐。调查显示,58%的医疗中心已经提供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这有助于提升医学人才的技术水平。然而,仍有42%的医疗中心未提供相关培训,这可能导致医学人才对前沿技术的掌握滞后,影响实际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提升实际应用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反映了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调查数据显示,仅15%的受访者对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表示非常满意,而25%的人表示满意,其余人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较低。这可能与培训内容的覆盖面和实际应用的相关性有关。一些培训课程可能过于理论化,未能充分考虑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挑战。因此,医疗中心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培训内容,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多学科合作培训方面,虽然55%的医疗中心已开展相关课程,但45%的医疗中心尚未提供此类培训。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培训能够提升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病例时,需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生进行协作。缺乏多学科合作培训的医疗中心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沟通和协作不畅的问题,影响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疗中心应重视多学科团队合作培训,推动不同专业领域的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以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能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培训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显著问题。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培训资源不足以支持其职业发展。培训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设施和师资方面。一些医疗中心面临资金不足,无法投入足够资源用于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培训设施的落后也影响培训效果,如缺乏现代化的模拟设备和在线学习平台。此外,专业师资的缺乏限制了培训质量的提升。这些问题导致医学人才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医疗中心应加强对培训资源的投入,包括增加资金、更新设施、引进高水平师资,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满足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典型案例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趋势。国内外的一些成功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医学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下将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的特点与启示,探讨其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哈佛医学院:虚拟模拟与AI的融合

美国哈佛医学院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该学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一套创新的医学教育体系。哈佛医学院在医学教学中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模拟平台,这一平台利用AI技术创建了高度真实的临床场景,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升了临床决策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哈佛医学院的这一实践表明,通过虚拟模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大幅度提升医学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伦敦大学学院:个性化学习与增强现实应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伦敦大学学院采用了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该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建议和资源。这种个性化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此外,伦敦大学学院还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了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AR技术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技能指导和反馈,显著提升了训练的实际效果。这些做法显示了个性化学习和实时反馈在提升医学教育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清华大学医学院:AI知识图谱与病例讨论

在中国,清华大学医学院成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中。该学院建立了基于AI的医学知识图谱系统,能够整合大量医学文献和病例数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时的知识更新。同时,清华大学医学院还引入了AI辅助的病例讨论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和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医学病例。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也加强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山西省,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也展现出成功的经验。山西医科大学搭建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建设了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了实验软件与实验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灵活应用。这种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山西省人工智能融入医疗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案例

太原市中心医院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双向转诊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通过引导基层医生问诊和采集患者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推断出可能的疾病排序,辅助基层医生进行全科诊断。这种系统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方面的实际应用。

另一成功案例是山西省肿瘤医院,该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引进了Spectral CT。该设备具有人工智能影像链,能够一体化完成AI扫描、AI重建和AI后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影像诊断的效率,也提升了医学人才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这表明人工智能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跨学科的合作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医学教育不仅需要技术领域的支持,也需要教育者和医务人员的紧密合作。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实时反馈是提高医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些技术使医学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同时,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是关键,教育机构和医疗中心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在医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目标,制定标准,并实施系统化的培养模式。这些举措不仅要适应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还要结合实际需求,以提升医学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战略

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具备前瞻性和全面性。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培养目标需围绕提升医学人才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中的综合能力展开。现代医学不仅要求医务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还需掌握AI技术的应用,如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等。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使人才能够在医疗实践中有效整合和利用AI工具,实现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因此,培养目标应包括推动医学教育的跨学科融合,鼓励医学人才参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学习,从而提升他们在多学科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方案还应注重提升医学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设计具体的培养计划,推动医学领域的技术创新。

(二)高端医学人才标准体系构建

在高端医学人才的标准体系方面,必须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方面的要求。知识层面,医务人员需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了解AI在医疗中的最新进展,如影像分析、数据挖掘和智能辅助诊断等。技能方面,重点在于临床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高端医学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进行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并掌握数据分析和AI技术的应用。此外,素质层面要求包括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医务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并能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梯队培养与联合培养模式实施

针对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可以采用梯队培养和联合培养两种模式。梯队培养体系的核心在于根据医学人才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培养项目。在初级阶段,重点是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通过基础课程、临床技能训练和模拟病例处理等项目,确保学员掌握基本医疗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中级阶段,则转向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学员参与实际科研项目和临床案例分析,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高级阶段的培养则着重于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员需承担项目管理任务,参与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提升其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医疗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形成资源共享的培养体系。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开设结合AI技术的医学课程,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并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集中在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机会的提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员能够接触到最新研究成果,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同时,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实(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34页)验,通过企业提供的实际技术应用场景和实验设备,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并获得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

(四)高端医学人才评价体系建立

高端医学人才的评价体系需综合考虑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知识评估侧重于医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情况,通过定期考试和评估报告,评价学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评估则关注临床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模拟训练、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素质评估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评价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设立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医学技术和教育模式的变化,优化培养体系,并与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相结合,激励学员不断提升能力,促进其职业成长。

五、结语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推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关键。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AI技术的应用为医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到个性化学习平台,这些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医学人才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特别是在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体系,还需实施梯队培养和联合培养模式。这些措施将为医学人才的成长提供系统化的支持,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医疗中心可以更好地整合技术与教育,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其潜力和前景不可忽视。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为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能够应对现代医疗挑战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福辉,吴伟,张小飞,等.以重大项目群为牵引的空天信息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2):84-90.

[2] 黄智若,沈晓沛,陈湖星,等.“医学+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4,38(03):271-275.

[3] 王子炎,龚凡,吴德林.应用型本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山西青年,2023(21):148-150.

[4] 戴瑞婷,李乐民.面向产教融合的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3):19-25.

[5] 顾大松,杨敏,李志斌.新业态下交通法学复合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S01):3.

[6] 李海峰,王炜.国际领域“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兼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9(02):63-73.

[本文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山西省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SXRLZY2024080)]

[作者简介:李军伟,硕士研究生,山西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