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管理路径分析

2024-10-25 00:00:00许宁
经济师 2024年10期

摘 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煤炭行业作为传统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转型压力。研究发现,在煤炭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因受到煤炭消费量、煤炭品质、能源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行业在产能利用、生产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打造新质生产力,文章基于对煤炭行业现状的研究,认为坚持以技术突破为着力点、产业融合为切入点、人才培育为关键点、环境保护为核心点,多措并举,同步创新,是指导和助力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方向。

关键词:煤炭行业 节能提效 低碳发展 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294-02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在保障能源供应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煤炭的开采、运输以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造成了严重影响,煤炭行业已成为全球能源亟待转型的重要领域之一。而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改造升级,也成为煤炭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煤炭行业在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方面的管理路径,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策略,加快培育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煤炭行业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的意义

一是降低能源消费成本,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在降低成本方面,一般采取两个途径:一是提高能效水平,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引入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开采效率。煤炭行业的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一则可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和生产成本,二则在与相关产业共同配合的过程中,将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业态的形成,这些新兴领域进一步促进了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提升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形成新的能源结构体系,从而提高整体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二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促进环境保护治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煤炭作为使用产生二氧化碳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超过60%的主要能源,其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和生态影响巨大[1]。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行业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开发新型节能技术等手段,在向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发展,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社会效益提升。煤炭行业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对于推动社会效益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节能提效降低了企业各项成本,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低碳发展助推了新兴产业的涌现,大量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推动行业的持续性发展。于企业而言,更是新的利益增长点。

二、煤炭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是煤炭消费量。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导致煤炭消费量持续上升。煤炭在电力、钢铁、化工等多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消费量的增长直接导致了碳排放量的增加。

二是煤炭品质。煤炭品质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煤的燃烧效率和碳排放因子上,高品质的煤炭通常具有高热值和低灰分,燃烧效率较高,因此,单位质量煤炭的碳排放量较低。相反,低品质的煤炭燃烧效率较低,碳排放因子较高,则会导致单位质量煤炭的碳排放量增加。

三是煤炭使用方式。煤炭的使用方式也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散烧和简单燃烧等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往往燃烧效率较低,且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从而增加碳排放。而采用先进的煤炭利用技术,如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则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碳排放。此外,煤炭的洗选和配煤技术也可以改善煤质,降低碳排放。

四是能源结构。一个地区的能源结构代表着该地区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一些地区或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较高,导致整体能源结构的碳排放强度较大。因此,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降低煤炭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五是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对煤炭碳排放的影响体现在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采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如智能化开采、绿色开采等,可以减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煤炭加工和利用方面,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高效节约型清洁利用技术等,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2]。

六是政策与管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能源政策、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加强煤炭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或者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推动煤炭行业的低碳转型[3]。

三、煤炭行业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的管理路径

(一)以技术突破为着力点,建设煤炭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煤炭行业需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明确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目标——聚焦于提升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的能效,同时降低碳排放(这一目标应具体、可量化,以便后续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4]。例如,通过合作研发、举办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强化创新合作,促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具有潜力和竞争力的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进行重点发展。例如,引进智能化开采和管理系统,加工和利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拉动行业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再者,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的过程中,应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比重,确保创新平台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搭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器等,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5]。

(二)以产业融合为主力点,推进煤碳行业技术成果转化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煤炭行业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以产业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与新能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进行融合,将煤炭资源发展转化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煤基新材料、煤基化学品、煤电一体化等,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及场景应用,推动实现产业链的多元化和高端化,以及煤基固废的规模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以人才培育为关键点,培养煤炭技术专业人才

煤炭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引进与培育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岗位和层次,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高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能力、领导力,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推动煤炭行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师徒制度,让新员工在资深员工的指导下快速成长,传承企业的优秀文化和经验;鼓励员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课程,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都是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方法。

(四)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点,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共同推进

煤炭行业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因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应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减少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逐步恢复其生态平衡;对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以通过采用清洁燃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染排放水平;同时,对于露天煤矿等产生的污染问题,也需要加大治理力度,通过建设防风抑尘网、实施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粉尘污染,确保环境质量。

针对相关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环保制度,明确各级环保责任,确保环保工作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定期对煤炭企业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和政策;再者,应积极推动环保技术创新,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环保治理效率;此外,还要意识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经验,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升整体行业的环保水平,推动全球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大举措。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实现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首先技术平台是重要支撑,推进产业融合完成成果转化的同时,要抓好人才要素,还要兼顾到生态保护。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不断推进煤炭行业实现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常荣华.煤炭行业节能提效与低碳发展管理路径研究[J].低碳世界,2024,14(01):187-189.

[2] 武琳琳.煤炭行业节能低碳标准体系构建及发展建议[J].中国煤炭,2022,48(06):90-94.

[3] 熊攀攀,马成利.再生资源行业碳排放专题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4(06):13-16.

[4] 吴元友.煤炭资源税改革对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2):140.

[5] 张绍强.统筹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减碳,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挑战[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1(05):1-6.

[作者简介:许宁,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