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挑战杯”为引

2024-10-25 00:00:00陈涛涛
经济师 2024年10期

摘 要:高校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共青团品牌工作之一的“挑战杯”竞赛,在实践育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受学生和指导教师能力等多方面影响,在获奖等级和数量上难以突破。为此,文章通过分析江苏某高职院校“挑战杯”竞赛现状,提出通过“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和赛教融合,提升挑战杯实践育人能力。

关键词:“挑战杯” 实践育人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15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挑战杯”系列竞赛是高校共青团特色品牌工作,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典型代表。

自1989年首次举办以来,“挑战杯”为国家和社会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挑战杯”竞赛规程愈加完善,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也加入到参赛的队伍中来。但高职院校受平台、师资和学生能力的影响,在竞赛中难以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如何构建“挑战杯”组织体系,发挥“挑战杯”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赛事突破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江苏某高职院校“挑战杯”赛事现状与问题

(一)“挑战杯”赛事组织现状

自江苏省高职院校可以参加“挑战杯”比赛以来,该校从2013年便组织教师和学生团队积极参加,累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在专项赛道上获得新突破。在10年的参赛过程中,该校以“挑战杯”赛事为抓手,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学校学科专业为依托,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在学校内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全校师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谱写践行科技创新实践育人的新篇章。

(二)挑战杯赛事组织存在的问题

1.赛事宣传缺少分享平台,学生参与赛事规模较小。“挑战杯”竞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赛,更离不开学生对“挑战杯”赛事的了解。根据对该校的调研来看,学生了解“挑战杯”的渠道包括学校官网、校团委官网、学院和老师的通知,但是对于“挑战杯”具体组织形式、如何参赛等信息了解不深,特别是对于参赛的意义不甚清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队伍,参赛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间缺少一个交流参赛经验、新老衔接、作品交流的平台,参与的学生也仅限于积极性较高的少部分同学,大多数学生因项目数量少或其他原因与创新创业比赛失之交臂,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2.校内组织和运行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挑战杯”作为品牌工作,是校团委的工作职能之一,同时校团委也肩负着共青团建设、学生会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开展等多项职能。但“挑战杯”赛事的组织和筹备涉及到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计划书的写作、PPT制作等多方面内容,为解决这些难题,校团委需要组织大量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对参赛队伍进行指导和评审,而这一过程中需要一个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协调机制。但在实际过程中,该校团委面临的是单打独斗的局面,学校内部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该校团委陷入日常的资源协调和部门工作任务中,无法集中精力在赛事组织上,导致赛事组织水平和效率大打折扣。

3.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水平有限,新老交替较为困难。高职院校学制为3年,与本科相比缺少1年的在校时间。而挑战杯项目的组织备赛需要学kQmwIV5/UnyErONIqcS3PYojQpYYBod1BvBhSvssf50=生的持续性、接替性,就该校目前而言,大一新生刚入校不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只能作为种子慢慢培养。大二学生是参加赛事的主力军,但受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在选拔参赛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如专业基础不扎实,缺少主汇报学生,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大三学生在大三学年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升学问题,对参赛的意愿不大,难以动员。因此,在参赛学生上,目前面临着团队新老交替无人接棒,项目的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

4.教师参与“挑战杯”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职称评审一般包括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而“挑战杯”属于奖项范畴。一方面,该校目前尚未出台“挑战杯”获奖的相关激励政策,教师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国家级奖项并不能获得职称上的破格晋升。另一方面,由于学科专业的限制,文科专业因缺少论文专利在竞赛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导致文科学院参与性不高。同时,因高职院校参加省赛名额限制,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费很多精力在项目指导上,学生也得不到充分的指导。

二、高职院校挑战杯比赛创新发展建议

(一)构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1.“一个网络”,打造坚实创新基础。高职院校在工作中要保持创新,完善培养体系,构建“经纬网”框架,秉持“积极宣传、广泛动员、重点培育”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这个框架中,学生的年级作为纬度,创新内容作为经度。对于大一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大二学生,要关注科技成果的培育;对于大三学生,则注重宣传科技典型。根据“挑战杯”等不同创新创业或者专业技能比赛的特点,探讨确定各年级学生可参与的比赛类型。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建设适合本校学生和老师的创新创业“坐标系”体系,积极组建“兴趣小组”→专业社团→双创团队”的培养模式[1],以提高学生的参赛兴趣和能力。

2.“两项课程”,构造浓郁科研氛围。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将新生入学教育作为起点。借助每月主题团日活动和系主任专业教育等手段,从入学开始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全方位成长,提升综合能力,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各学院开展专业通识教育,借助项目、案例中的问题导向性学习。二是打造校外专家创新培训课程,校团委和二级学院等部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创新的能力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和获奖校友进校宣传,在校内师生中形成浓郁的氛围,激励师生积极参与。

3.“三项平台”,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一是发挥校友科创作用,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资源平台。借助学校“产业教授”等项目平台,聘请专家校友或产业专家担任学生创新的校外指导老师,为学生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同时,积极推动“党建+业务”相融合,鼓励发动那些获得国家级、省级课题的党员教师担任创新团队的指导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学科特点,强化在指导学生“挑战杯”竞赛中的专业优势。二是发挥社团作用,成为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由校团委主导,在社团指导老师上,由院级专业老师担任各二级学院的学术科技社团的指导老师。在社团学生的选择中,以广泛参加、重点培养为指导思想,挑选出来优秀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形式培训,将“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重点竞赛项目与专业相结合,全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专业能力,不断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点面结合,打造学生实践创新的展示平台。首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生科研和教师科研这两个资源平台,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进行创新实践。通过这些项目,催生出更多的专利和学术论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以学院专业技能竞赛为平台。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组织比赛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为低年级学生“定制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人数。同时,把“挑战杯”等一流的学术科技竞赛作为核心项目,在备赛期间,不断参加各类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最终在校内形成“点面结合”的竞赛格局。通过这些竞赛,有助于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并激励他们勇于参与到更高水平的舞台中去。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如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语言逻辑、临场反应等,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四是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自主组织能力的良好平台,应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各类科技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四级联动”,提供有力组织支撑。大型赛事的组织,需要学校上下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校团委应在学校的支持下,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协调下,建立以专业教师和学院学生为主体,以挑战杯为核心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在学校层面上,争取政策和激励办法的支持,调动老师的参赛积极性。二是在二级学院上,发动学院领导班子,提前筹备和谋划,做好团队动员和参赛工作。三是成立由院领导、系主任、专业教师、学工办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完成团队组建,项目筛选,赛道申报工作及路演工作,形成集思广益,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四是发挥指导老师和团队学生主动积极性,从项目初始至省赛乃至国赛,校团委全程给予指导和帮助,协助团队解决实际困难。

5.“五个方面”,做实充分实践准备。在指导老师分工上,确定了以第一指导老师为总体协调,其他两位指导老师分工负责计划书PPT以及汇报答辩工作。在参赛学生分工上,形成以队长为核心,其他同学分工负责计划书写作、PPT制作、汇报答辩,对外协调等工作。在项目打造上,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教师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为核心技术,以学生为主要发明人或论文共同作者,展现团队所具备的科研实力。在参赛学生的选拔上,校赛阶段,以指导老师选拔的学生为主,在进入省赛后,吸收更多优秀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在汇报人选定上不断调整,参赛的每一个同学依次汇报,选拔最适合汇报的人选;同时,模拟真实比赛场景,形成提问提纲,不断打磨选拔出最适合的答辩人选上台展示。

(二)赛教融合,提升参赛学生和老师综合能力

1.以赛促教,切实提升教师能力。打破大学生创新桎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日常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过融入创新比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2]。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学生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推动学生跨学院组建团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创新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将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科创题目,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探索,以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成果。积极推动教师和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通过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融合创新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2.以赛促学,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等比赛,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模式,努力实现赛事涵盖所有在校生,实现人人参与。组织开展院级专业技能竞赛作为师生“实战练兵”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促进学生技能水平提升,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遴选优秀选手。同时,继续强化奖励举措,结合学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实现参赛学生在学时和学分上的转化,提高学生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切实做到以赛促学。

3.以赛促融,实现“挑战杯”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有力动作”,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3]。作为一种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赛事,“挑战杯”将思政教育中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集体精神融入比赛中的各个环节,在备战的过程中实现团队的融合,将思政教育落到“挑战杯”中。同时在项目准备中,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社会、体察民情,真正做到从项目中成长,在实践中蜕变[4]。

三、提升“挑战杯”实践育人成效的举措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

统一全校思想,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明确责任担当,拓展研究领域,培育学科特色,以专业支撑比赛项目,凝聚力量、汇聚人心,以党建带团建,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力争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优化育人体系,加强示范引领

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5]。高校应通过知识讲座、主题活动、学习交流沙龙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基础设计,建立开放式创新创业实验室中推动专业学科与创新创业项目有效衔接;在培育创新创业教育典型中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在挖掘和弘扬“挑战”文化中形成辐射效应,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层次。

(三)扩大竞赛参与主体,推动多方共建

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带动学生创新创业,将学术知识、专业技能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化商品,形成强大创新(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6页)创业新合力。将参赛主体延伸到合作企业、校友企业等行业相关机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项目评选,使得“挑战杯”实现教育功能、实践功能,社会功能的一体化成效,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

(四)聚焦项目着力点,实现“挑战”可持续性发展

要以质量为目标,将着力点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数量,到提升内涵式发展的质量转型;组建校级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对获奖项目实施有效跟踪,擦亮创新创业工作的靓丽名片;实施项目引领,有条件地开展优秀项目推介会,搭建项目校企合作平台,推动获奖项目的落地转化,为学生初创项目提供孵化土壤,实现“挑战”可持续性发展。

“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高职院校推进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多元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新时代下,“挑战杯”获奖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如何更好地发挥“挑战杯”实践育人的作用,在收获奖项的同时,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值得每一所高职院校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鹏,张川,张勇.“挑战杯”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31(04):59-61.

[2] 李特,刘阔,刘海波,等.面向“双一流”建设的科技创新实践育人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b056784e100d02c39b69598b3d21634dc292d3d3a79d5628c6d42d08539a3b7a2,8(14):5-8.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4.002

[3] 兰文巧.创业竞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困境及对策——基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回顾与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05):170-176.DOI:10.16197/j.cnki.lnupse.2021.05.016

[4] 张茜茜,杨莉.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融合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2(06):151-15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206049

[5] 朱家德.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发展与内涵探讨[J/OL].赣南师范大学学报,1-7[2024-01-04]https://doi.org/10.13698/j.cnki.cn36-1346/c.2024.01.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干部“兵头将尾”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03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涛涛(1993—),男,汉族,硕士,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创新管理。]

(责编: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