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理论游艇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4-10-25 00:00:00郑子洵
经济师 2024年10期

摘 要:近年来,福建霞浦县对开展全域旅游的整体工作安排做出全面具体的部署。文章以游艇产业为抓手,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游艇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福建霞浦 游艇产业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136-03

霞浦县位于福建东北部,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集“山、海、川、岛、林”于一体,享有“滩涂摄影天堂、休闲度假胜地”的美誉,是福建省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的沿海县域,霞浦县滩涂摄影独具特色,荣获“全国摄影创作基地”称号,被誉为“中国十大风光摄影圣地”“中国最美丽的滩涂”。近年来,霞浦县依托自身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游艇产业发展。随着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加快构建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游艇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正成为沿海城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发展游艇产业不仅有助于将我国丰富的岸线、海岛资源串连成线,实现海滩、海岸、海岛“点线面”综合开发,促进海洋旅游向更高品质转型,而且为霞浦县海洋养殖、休闲渔业等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优势(strength)

从国内外游艇产业目前已有的发展情况来看,游艇产业正在逐步成为“中国旅游业最新的一座大金矿”。谁可以在游艇产业这一领域捷足先登,谁就能把握下一阶段高端休闲型旅游市场的主导权。霞浦县作为拥有广阔的海域、漫长岸线、众多港湾、独特岛屿的沿海县份,集“山、海、川、岛、林”于一体,海上日出、海岸滩涂摄影享誉国内外,更加具有大力发展游艇海洋旅游的有利优势。

游艇产业与湾区经济高度契合,是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型滨海城市工贸旅游的重要抓手。游艇作为一种水上娱乐的高级耐用消费品,将高等消费、休闲运动、水上娱乐合为一体,符合当下家庭经济的消费模式,是继汽车消费之后又一高级耐用的消费品。对标国际游艇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需达到GDP人均6000美元。2022年霞浦县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已具备发展游艇产业的经济基础。霞浦县被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与福州市7个县(市、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同被纳入福州东部片区,加强了霞浦县与福州市的经济交流。随着环三都澳湾区经济加快发展,霞浦县全域旅游“三步走”战略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高净值人群将不断聚集,对高端商务接待和高品质休闲娱乐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也将更多地体现在游艇码头等新型基础设施配套上。发展游艇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有助于霞浦县优化营商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在更高起点上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海休闲旅游城市。

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游艇旅游提供了广阔前景。霞浦县海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265万亩,海岸线510公里,岛屿442个,均居福建省第一。沿海港湾众多,如串珠镶嵌在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拥有“两洋三湾四港”,气象、水文以及温湿度等均适宜游艇作业,是少有的游艇“海上乐园”。被誉为滩涂摄影黄金海岸“东海一号”景观道惊艳全国。四礵列岛海蚀地貌景观千姿百态。此外,得益于海上养殖综合整治,霞浦县碧海银波、水净鱼肥,海钓、海洋牧场等“渔旅”融合项目前景广阔。发展“游艇旅游”能够把分散的海洋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进一步激发旅游潜能、提高旅游品质,真正将霞浦县海洋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游艇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双循环格局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游艇产业上下游的消费可以带动一系列区域经济的发展,如餐饮行业、水上设施、游艇码头、游艇观光、游艇维修等一大批围绕游艇相关产业来迅速发展。2022年国家工信部等五部门下达文件《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重装〔2022〕101号)提出,要以满足游艇产业普遍需求为抓手,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型游艇,进一步加快新能源电动游艇的开发,加速游艇产业市场的推进。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已发生较大的转变,高端休闲消费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游艇产业必将成为又一消费热点。发展游艇产业对于霞浦县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升级、拉动投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劣势(weakness)

游艇产业作为经济高端化、消费现代化的代表产业。目前还未纳入地方政府规划,需加强考察论证研究,抓紧游艇码头及航道水域规划编制工作,正确处理好游艇产业与海运业、养殖业的关系,提前控制与保护游艇优质资源,航道、岸线、陆域等配套需布局建设,而目前游艇产业规划还未进入全县全域旅游行动指南。

在空间布局上,需立足霞浦县资源禀赋,按照宁德市的设想将霞浦县作为游艇文化综合推广基地进行规划建设,东冲半岛作为海洋旅游集聚区布局游艇旅游产业,将游艇旅游与海岛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霞浦县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与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十四五”海洋强县建设专项规划、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相衔接,确保科学可行、落地见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越来越多沿海城市将发展目光转向游艇产业,从周边县市区来看,厦门市游艇产业走在全国前列,高端俱乐部众多;福州市起步较早,主要为闽江游;温州市着力打造洞头海上运动之都。对照宁德市游艇产业以“渔旅结合、大众消费、绿色环保”为发展的定位和方向,霞浦县在游艇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上相对滞后。

目前霞浦县未将游艇产业招商纳入引资计划,需制定产业招商引导目录,通过产业链招商、“龙头招龙头”等模式,积极面向国内外游艇市场招商引资,吸引知名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运营商、游艇旅游公司等入驻。应着手编制游艇码头建设项目投(引)资目录,建立项目资料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俱乐部码头及公共码头项目建设,对落户霞浦县的游艇俱乐部,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给予初期发展补助。积极对接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争取对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给予中长期优惠信贷的支持。

目前霞浦县无游艇码头,且码头选址上应按照宁德市游艇产业规划布局,在符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霞浦县城及片区的功能定位、岸线利用情况、旅游资源分布、海洋和自然保护区分布、适航水域自然条件、水陆交通条件、后方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霞浦县的三沙港水深面阔,素有“福宁门户,闽浙钥匙”之称,腹地人口众多、交通发达,是建设公共游艇码头的理想场所。后港码头,已有航线至北礵岛,且位于城区便于疏散,如何改造提升将原有的基础码头升级建设成可用于公共游艇码头,成为当前主要的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岸线资源、分区建设游艇码头”的原则,加快融合县域内海岸线资源。长三角、珠三角、海南岛、舟山群岛等地近年来对相关渔港开放兼具备游艇码头,成功推动传统渔港向休闲渔港、娱乐渔港转型。需配合国家总体规划结合地方实践情况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注重效益”的思路,将霞浦县陆岛交通码头和渔港码头的资源整合升级,在尊重现有渔业和渡运港域需求的前提下,选取若干码头试点建设相对封闭的游艇专用泊位,逐步完善霞浦县旅游岛屿间的码头网络。

霞浦县海域面积广,养殖产业多,考虑到霞浦县约86%的海域为养殖区和限养区,在未明确界定游艇可进入海域、目前暂可使用航道,划定海上运动、海上游乐和游钓区域的情况下,需遵守交通运输部《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且不影响其他船舶通航的前提下,允许游艇在霞浦县海域等主航道低速通行,但禁止在航道内停留。

三、机会(opportunity)

目前,宁德全市仅有游艇制造企业2家、培训企业1家,霞浦县的游艇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从先行地区游艇产业发展的经验看,霞浦县以发展游艇旅游业为先手,逐步带动游艇俱乐部、游艇维修保养、新能源游艇制造等上下产业链。

短期应用已有资源进行开发。目前霞浦县现有11个可供岛际班船停泊的陆岛交通码头,短期可开发成游艇运营的有6个码头(古镇、西安、积石、大京、闾峡、下浒)。特别是三沙古镇码头,基础设施尚完备,航线较为成熟,可短期开发运营,以满足游客海上观光、海钓、运动、派对、摄影等需求。

中期做出总体规划深挖市场。建设游艇公共码头,设立游艇俱乐部,以拓展精品串岛航线等为目标,建成一批海上旅游目的地项目,打造以海上观光旅游为主、兼顾跨海通勤的海上客运旅游航线。根据霞浦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在三沙、后岐、积石、大京、闾峡、下浒、北壁、西安等地规划设计陆地停泊点,增加小西洋岛、西洋岛、浮鹰岛、马刺岛、北礵岛等岛屿停靠点,建立海上串岛旅游航线。让“游艇旅游”成为新时尚,初步形成以观光游艇、钓鱼艇等为主,以豪华游艇、运动艇和帆船为辅的游艇消费市场,游艇租赁、维修、保养等配套市场初具规模。

远期完善规章制度形成规模。游艇旅游业成为霞浦县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成覆盖霞浦县岸线和旅游岛屿的游艇码头网络,形成以游艇为主体的海洋旅游交通体系,游艇码头、泊位、干仓以及俱乐部等配套齐全。游艇监管法规完善,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成熟顺畅,行业规范有序,海上应急救助保障配套齐全,游艇文化逐步深入人心。游艇旅游成为霞浦县海洋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游艇旅游消费目的地。

四、威胁(threats)

目前游艇旅游业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霞浦县共有陆岛交通码头35个(无正规客运码头,其中11个可供岛际班船停泊),建成渔港30处(仅三沙中心渔港可供客轮临时停泊),渡运航线11条、船舶15艘1279客位,客渡运力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海上交通还不够便利。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霞浦县参与海上休闲旅游船舶260多艘,非法载客行为整体呈现数量多、分散的态势,船舶主体多样,个体、私营等零散、小规模、不规范的海上经营性休闲活动频发,且有蔓延的趋势。海上经营性船舶休闲旅游出现“无行业管理部门、无合法运营主体、无合法持证船舶、无合法持证船员、无正规停靠点、无正规活动水域、无应急救护保障、无维护保养场所、无金融保险支持”等现象,市场无序,监管缺失,良莠不齐,安全隐患极大。发展游艇服务业有助于破解海洋旅游交通瓶颈,游艇制造业涉及的捕捞船、救生艇、公务快艇等功能型船舶是海上交通的重要补充,对于推动三湾互动、港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海上霞浦”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游艇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矛盾体,在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大前提下进行宜区宜地的开发,实现保护旅游资源与游艇产业健康发展是霞浦县开发游艇行业不容忽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游艇产业是高度依托海洋资源的产业,霞浦县海域面积广,养殖产业多,考虑到霞浦县约86%的海域为养殖区和限养区,游艇的排污及游客制造的垃圾会对已有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游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宁德市已有相对成熟的游艇观光游览路线和全省首台中国船级社“绿—3”标志的电动船舶,在地缘相近且市场份额相近的情况下一定程度挤占了霞浦县游艇产业的市场。乘坐宁德“东湖之星”环湖游来对照霞浦县游艇产业,顾客难免以环湖游来比照海洋游艇游,对还在萌芽状态的霞浦县游艇产业定会造成威胁。

五、总结

霞浦县需因“海”制宜,发展本土特色游艇产业并明确定位,将游艇产业与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旅游相结合,打造以“渔旅”结合为着力点,发展内海游艇业,服务于霞浦“海上田园”建设,支持游艇公司与海上养殖企业合作,开发海上牧场观光、山海、行摄、渔排垂钓、水产捕捞、海洋科普研学、海上特色餐饮等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霞浦县海洋文化和“海上田园”生活。开发外海高端游艇消费,东冲半岛外侧海域是游艇帆船驰骋的理想海域,可支持鼓励旅行社与游艇企业合作开发海钓、冲浪、帆船帆板、摩托艇、滑翔伞等时尚旅游产品,让游客深度感受“海上霞浦”的速度与激情。海岛游既是霞浦县海洋旅游的名片,也是“留住人”主要方式,鼓励开发“游艇+民宿+观光”的“跳岛游”“串岛游”产品,通过乘坐游艇探海岛奇景、观海岛风俗、住海岛民宿、品海鲜大餐等,让游客立体式体验霞浦县海岛魅力。

结合霞浦县近年来所举办的海洋文化论坛、海参海带论坛、海洋诗会、妈祖文化节、大黄鱼文化节以及全国休闲矶钓海钓大赛、帆船帆板比赛、鱼拓大赛等海洋节庆比赛活动,推广霞浦“海上田园”特色乡村,结合“绿色游艇”理念,通过休闲体验、展会传播和赛事辐射等途径,全方位和多层次地开拓客源市场,满足游客休闲观光、体育运动和社交商务等多种需求,进一步将海洋文化与游艇旅游相结合,成为推动霞浦县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佳枫,宋丹瑛.中国游艇产业的研究热点与可视化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3,10(19)

[2] 韩琳琳,黄学彬.三亚游艇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特区经济,2021(03)

[3] 俞文胜,陈武.自贸港框架下厦门游艇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天津航海,2022(01)

[4] 霞浦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