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在地城镇化”路径探索

2024-10-25 00:00:00陈胜
经济师 2024年10期

摘 要:文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国内外旅游城镇化研究为依托,运用文献综述法系统性梳理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运用归纳演绎法系统阐述了旅游资源富集区在地城镇化的三种模式及关键路径,并充分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湖北省恩施州大峡谷景区为例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并提出“政府领导、生态优先、规划先行、产业主导、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原则来提升区域在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富集区 在地城镇化 恩施大峡谷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134-02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既是我国城镇内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全球城市化浪潮的重要一部分;既受到了来自国内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全球城市变化规律所带来的影响。“在地城镇化”是一种对传统城镇化过快发展导致社会出现不平衡和偏差的矫正过程,其核心在于重构或恢复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在地性、城市性两种特质,并立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当前,世界各地城乡发展都在不断向在地形、城市性特质进化。“在地城镇化”不仅是我国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也是一种关于城市和农村发展的新哲学思维方式。

依托旅游小镇建设实现在地城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旅游资源富集区的重要实践,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举将有助于增强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助于加快区域城乡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城乡结构,有利于拓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有利于保护和挖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旅游资源富集区更好地参与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实施强县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走在地城镇化之路是湖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抓手,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则是恩施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关键抓手。在地旅游镇化将为恩施州后疫情时代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提升地区人民的幸福度。

二、旅游资源富集区在地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当前,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在地城镇化还处于远落后于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大量旅游资源富集区的核心发展思路是引起政府和资本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扶持,而忽视地区城镇化发展。大量旅游资源富集区的人民被排除在旅游业产业体系之外,不但没能享受到地区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而且其因旅游业的发展远离了故土,因旅游人口的大量涌入而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

传统仅仅追求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业开发,而忽视在地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现代旅游业发展追求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资源富集区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没有良好的酒店和商超,没有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阻碍。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有序发展乡镇旅游;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旅游和小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有利于小城镇繁荣的社会发展机制;要支持骨干企业参与旅游和小城镇的发展;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让群众直接受益;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实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有机更新;要加强试点示范,统筹协调各方参与,研究引导“农家乐”和旅游村镇的发展;要以城乡规划为主导,引导旅游特色小城镇稳步发展要通过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

按照《意见》要求,笔者认为旅游资源富集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在地城镇化,而且要打破人们长期以来旅游业发展的固有认知,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综合考虑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方面,立足于资源型、参与型和接待型传统旅游三大模式,结合旅游城镇化需要在地开发、在地融合、在地发展的特点,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在地旅游城镇化可以细分为在地资源型发展模式、在地参与型发展模式、在地接待型发展模式三个方向。在地资源型发展模式中,城镇需拥有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在地参与型发展模式则需要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地接待型发展模式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型旅游景区的环境和人员压力,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从旅游憩息产业传导和市场运营的角度来看,在地旅游小镇的开发模式可以分为资源资本化模式、主题性产品模式和价值链模式。资源资本化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具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小镇,通过资本化手段进行经营。主题性产品模式是指在资源本身无法完全吸引游客的情况下,通过深度挖掘、整理和提升资源,来设计出旅游吸引物。价值链模式是指在分析小镇发展模式时,通过发现有益的价值点,以达到最佳的投资运营方案。

不管是哪种模式,在地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品牌建设和互联网推介来大力提升知名度,利用知名度吸引天下客,实现地区居民旅游收入的增长。立足于循环发展的过程,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投资,深度开发资源和拓展产品,以获得更大的知名度,进而促进其良性发展。

三、旅游资源富集区在地城镇化案例分析:以恩施大峡谷为例

(一)恩施大峡谷在地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自2010年以来,依托旅游开发恩施大峡谷地区不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老百姓交通出行状况。特别是2015年恩施大峡谷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以来,景区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整合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区域内居民的就业状况,周边居民有1200人直接在大峡谷景区工作,景区中的300多间商铺也间接吸纳当地居民800多人来此就业。景区周边还建设了农家乐450家,特色民俗酒店120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周边特色农产品市场也逐渐繁荣起来,花枝玉露、凯迪克硒茶、立早硒茶等特色茶叶品牌享誉省内外,恩施硒土豆、硒茶系列化妆品等成为游客的重点购买礼物,城镇化发展的人口规模已形成,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发展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公司与村民之间矛盾纠纷等问题不断凸显。首先,土地供应与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大峡谷景区位于滑坡体地带上,随着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停车场、员工宿舍楼的相继落成,景区外围可被利用的土地已经十分稀少了,且建设资金中有大量资金是用于平整土地或夯实基地的。其次,城区到景区的交通运载能力不足。大峡谷景区日均游客承载量在5万人以上,但由于从城区到景区的道路较窄、弯道较急,既限制了大巴车运营的数量,也影响了大巴车运客的速度,日游览人数超过2万人,整个交通体系就处于瘫痪状态。所以在每年的五一、国庆节放假期间,恩施市只能从各部门抽调一些干部组成专班,在鸭松溪、屯堡、大龙潭一线劝导游客先到其他景区游玩。最后,景区周边商业行为不规范。黑车载客与宰客行为时有发生,假冒商品肆意兜售、低价诱导欺骗游客等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峡谷景区品牌形象。虽然相关问题的产生不是单一因素带来的影响,但与对景区周边各类商业活动的管理不善、与各行业协会在景区周边商业活动中发挥作用不够和周边百姓未能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自2008年恩施大峡谷风景管理处成立至2015年恩施大峡谷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期间,由于地区游客数量流量相对较少,地区总人口规模不大,按照一个居委会和5个村的管理模式,区域管理基本能顺畅运营。但2015年以后,随着景区流动人口快速增长,景区周边民宿、酒店、商超等商业化的快速发展,区域运营管理能力已严重不足,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充分运用城镇化综合管理理念对景区及周边村寨进行在地城镇化改造,赋予大峡谷地区更多自主权是全面提升地区综合运营能力,破解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两山”视域下恩施大峡谷在地城镇化发展转型与升级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赋予恩施州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重任,恩施州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恩施贡献。“两山”视域下的恩施大峡谷风景区在地城镇化之路,要坚持“政府领导、生态优先、规划先行、产业主导、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在地参与型发展模式特点,并深入运营价值链模式的运营规律,不断提升地区在地旅游化程度。

1.政府领导。政府要站在恩施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高度,以更大格局谋划大峡谷景区在地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景区及周边向城市化方向转型,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

2.生态优先。大峡谷景区城镇化应注重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要坚决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筑牢生态底色,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用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找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桥”和“船”,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3.规划先行。在大峡谷城镇化规划中,要合理划定建设用地和保护用地,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应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保护景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居民、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形成共识和共同推动。加强社会监督和评估,确保城镇化进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4.产业主导。大峡谷景区城镇化要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农业观光等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同时,要注重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就业,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5.融合发展。大峡谷景区在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要注重对周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要把景区周边大庙村古建筑群落、高台村乡村农耕文化、木工村老街等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同时,要加强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能力。并在景区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应采用节约资源的措施。推广低碳、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参考文献:

[1] 赵华.旅游特色小镇创新开发探析[J].经济问题,2017(12):104-107.

[2] 刘沛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2015,34(07):1205-1212.

[3] 焦晓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困境、重点与对策探析——“城市病”治理的另一种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01):108-115.

[4] 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5(01):186-199.

[5] 蒋清,敬艳.全域旅游视域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J].开放导报,2017(05):92-95.

[6] 吴忠军,代猛,吴思睿.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基于平等侗寨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03):133-140.

[7] 钟娟芳.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探讨[J].开放导报,2017(02):54-58.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益贫式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编号:18ZMC033)。]

[作者简介:陈胜(1985—),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

(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