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辽宁省资源型城市阜新市为例,总结阜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阜新实际,从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新规划、树立乡村旅游新品牌、完善乡村旅游新环境、扩大乡村旅游新营销等四个方面探索阜新乡村旅游助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 资源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132-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1]乡村旅游作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其发展能起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2]。
阜新,作为全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正面临着煤炭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当前,阜新市正在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积极探寻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依托乡村旅Ox199QqwXUd1PJFkoSCWlw==游业推动乡村振兴,对广大资源型中小城市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一、阜新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乡村振兴,文旅先行。近年来,阜新市立足于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业,打造北方知名的生态旅居、康养旅居目的地,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截至目前,阜新市共有A级以上景区24家,其中AAAA级5家。共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2023年10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发布全省100个乡村旅游新场景,共涵盖10个类别,阜新市有10个乡村旅游新场景入选。另外,有多地入选全国重点乡村旅游线路,多家单位获评省级特色旅游乡镇。
阜新市各县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块: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形成了以海棠山赏景、国华乡采摘、东梁镇温泉、佛寺镇蒙餐、乌兰木图山和五彩庄园网红打卡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游;彰武县形成了大冷镇、阿尔乡镇、大德镇、满堂红镇以游生态草原、品沙泉鱼宴为特色的观光体验游;海州区形成了以韩家店采摘、关山沟民宿为主的乡村研学游;细河区黄家沟村依托黄家沟旅游度假区打造了“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新业态;太平区以福宇民宿、云七小院、塔子沟民宿为主形成了特色城郊休闲游;新邱区形成了以百年赛道城、丁香湖为主的运动休闲游。
(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1.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黄家沟村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家沟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5.79平方公里,度假区分为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山水休闲三大板块,涵盖水上乐园、滑雪场、休闲营地、温泉度假酒店、都市农业、生态婚庆产业园、工业遗产观光等多个功能区,建成集工业遗产、休闲度假、都市农业、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年接待游客达50多万人次。
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佛寺村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瑞应寺风景区,周边辐射旅游资源包括佛寺水库、时轮金刚塔等景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蒙短调民歌、蒙古族乌力格尔、安代舞、查玛舞、阜新蒙古剧等民族艺术形式独具特色,素有“安代的故乡,民歌的海洋”之美誉。
3.彰武县大德镇大德村。大德村拥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占地4000亩,景区主要景点有游客接待中心、餐饮服务、民宿区、露营区、赛马场、回望沙原主题广场、彩虹滑道、霍比特小镇、萌宠动物园、青少儿拓展基地、荷花池、地瓜宴主题餐厅等。2023年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被中国旅行社协会授予“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实现了阜新市研学游历史新突破。
(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1.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镇毛岭沟村。毛岭沟村是阜新“三沟经验”发源地之一,拥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毛岭沟风景区,2017年被授予“阜新市党员党性教育基地”。
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官营子村拥有林果产业基地,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采摘等多种体验,打造“林果+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官营子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黄河”民俗,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驴皮影”在这里扎根并传承已久。
3.彰武县大德镇福巨昌村。福巨昌村境内有元宝山、神仙洞山、半拉山、大黑山、长条山。域内建有民宿区、农事体验区、观光区,可以满足游客休闲旅游的基本需求。
4.清河门区河西镇邢家屯村。邢家屯村有“边门第一屯”的美称,连续举办多届邢家屯采摘节活动,拥有百康中药材产业基地、“703战备工程”旧址、老虎洞以及多彩观赏园等。
5.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烟台营子村。烟台营子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村落,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蒙古贞庄园,有历史遗存的敖包和新建敖包、蒙古包、传统四合院、礼仪城和舞台等配套设施,也有采摘园、农家乐、垂钓园等娱乐设施,游客在此能充分体验到蒙古族游牧和农耕生活的种种乐趣。
6.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吐呼噜村。被誉为“中华温泉第一村”的吐呼噜村拥有世界罕见、中国一流的地下温泉水,村域内有国家AAAA级景区1处——宝地温泉康养度假区,国家AAA级景区1处——阿尔善温泉旅游度假区。吐呼噜村以温泉康养、乡村民宿、娱乐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文化创意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7.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查干哈达村的天与谷森林康养基地入选辽宁省十大乡村营地场景,村内拥有尼维樱桃采摘园、锐鹰越野休闲基地、开心农家院、三合家庭农场、妤迪牧场等乡村旅游场景。
8.新邱区长营子蒙古族镇七家子村。七家子村着力发展旅游产业,丁香湖水库座落在七家子村东面,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自然风景秀美,蒙古族风情浓厚,景区可以露营,还能租场地烧烤、篝火。
二、阜新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方面,乡村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改善。交通、食品安全、卫生环境等问题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阜新乡村旅游景点大多分布在离市区较远的农村地区,仍存在出行不便、打车难、停车难、吃饭难、找厕所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进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二)公共服务不到位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目前,阜新市大部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来自于附近的农村,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水平、管理能力有限,村民素质的差异导致乡村旅游的发展参差不齐。
旅游服务智能化程度较低,有些景区虽已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平台,但在智慧旅游平台上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旅游服务尚有不足,服务体验性和操作友好度都不强,还达不到高质量、智能化要求标准。
(三)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阜新市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属于观光型,如垂钓、果蔬采摘、风景观光、小型游乐项目等[4],研学等新业态产品还不多,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受东北气候影响,阜新市乡村旅游产品季节性明显,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在冬季均进入淡季。旅游项目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和调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阜新各个县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在乡村旅游产品规划上缺乏顶层专业设计,“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突出,未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全域规划和科学引导。
(四)品牌知名度不高
目前,阜新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基本上是在市内以及周边城市、地区进行宣传,且宣传渠道比较单一,宣传方式比较传统,没有在国内重要客源地造成必要影响,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三、阜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新规划
1.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正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阜新市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将乡村旅游产业纳入战略性支柱产业规划,加快推进农村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树立全域旅游规划发展的意识。相关部门要树立长远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编制全市范围内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一体设计,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5]。
(二)树立乡村旅游新品牌
要仅仅抓住辽宁新时代“六地”之一,即“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的契机,立足阜新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阜新“高品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区”,树立阜新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1.打造独特文化IP,推动“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围绕“玉龙故乡”查海文化,进一步挖掘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围绕查海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文化内涵阐释和保护利用等内容进行宣传,增强查海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游客通过查海文化走进阜新,走进查海村,扎实推动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充分利用体育优势,推动“体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紧紧抓住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辽宁举办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冰雪体育运动。充分发挥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独特的优势,打造有品位、有温度的冰雪运动乡村旅游产品。巨龙湖风景区、白砂湾风景区等新景区要发挥后发优势,以沈阳都市圈为主要目标市场,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漂流、冰雪休闲娱乐等旅游产品。百年国际赛道城要打造全场景、沉浸式“赛事+旅游”体验产品。
3.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推动“健康+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依托阜新市温泉特色,以东梁温泉为核心打造北方知名的康养旅居目的地。要重点对宝地温泉康养小镇等特色小镇和旅游重点村进行风貌提升、业态重构和管理升级,将温泉养生、蒙医蒙药、健康养护、健康管理、休闲度假、蒙古贞文化有机融合,开拓社区、青少年研学康养市场,探索独具阜新特色的“宝地模式”,打造知名温泉康养度假品牌,形成温泉大健康产业。
4.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商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立足拉长产业链,打造辨识度高、满意度好、独具地方特色的阜新乡村旅游商品品牌,使“购”成为阜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要继续深入研究“土特产”,将化石戈小米、明水地瓜、彰武花生、三沟白酒、黄家沟无菌鸡蛋等阜新“土特产”做成大文章。十家子镇可以借助时下文创产品爆火的契机,设计、开发一批“颜值高、韵味浓、特色足”的文化创意产品,将十家子镇打造成文创产品研发地和集散地。
(三)完善乡村旅游新环境
1.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市A级以上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要实现水冲厕所全覆盖,并做好维护管理;定制乡村旅游公交专线,解决交通难问题;指导旅游区附近农户利用农房发展特色民宿,并对现有民居以及老旧民房进行改造,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民宿品牌;对乡村旅游景区的主干道路进行绿化升级,增加绿化面积,对乡村旅游重点村内的游步道、游客中心、旅游标识、停车场、消防站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完善;制定旅游餐饮规范化管理,保证乡村旅游食品安全,叫响蒙古贞蒙餐、彰武沙泉鱼等阜新特色美食品牌,以美食吸引并留住游客;深化“科技+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制作VR智慧导览系统,提升乡村旅游数字化水平,以满足大众对乡村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需求。
2.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引导乡村旅游项目的经营主体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问题,提倡诚信服务、合法经营;充分利用阜新市高校、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资源,通过政策和福利待遇让人才往乡村走,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要从服务技能、职业道德、文明接待、本地风土人情及民族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来对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培训[6],提升服务水平,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四)扩大乡村旅游新营销
1.充分利用传统营销渠道。制作阜新乡村旅游宣传文字、视频,合理利用《阜新日报》、阜新交通广播、阜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旅游推介会等形式,对阜新乡村旅游进行推广。也可以与铁路、航空部门合作,在沈阳至阜新、朝阳至阜新、北京至阜新等沈阳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沿线高铁线路上滚动播放宣传片,提升广告覆盖率,从而提升阜新乡村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7]。
2.积极拓宽新媒体营销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通过拍摄上传阜新市特色乡村活动的照片和视频短片,实现信息快速传播;其次,选择网络直播方式向游客介绍阜新乡村旅游资源,在直播过程中,对阜新市乡村旅游门票、住宿、餐饮等收费项目进行策划优惠活动;再次,可以借助阜新市知名网络红人、乡村旅游推介官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 张若诗,昝鹏,蔡婉珑,孙晓雯.人地交互视角下的阳产土楼聚落空间特征探析[J].中国园林,2022(S2):105-110.
[3] 刘变玉,马金海,黄飞灵.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10-11.
[4] 张明明.数字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2(12):94-95+106.
[5] 袁建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振兴的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2):1-3.
[6] 黄琦.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7] 李娜.乡村振兴背景下塔子沟风景区发展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2023(19):103-105.
[作者简介:李娜,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