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探讨了内部控制视域下山东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从内部控制理论出发,分析了内部控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优化预算管理、加强监督与评价等策略,以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研究强调,未来需继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应科研活动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关键词:内部控制 山东省 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068-03
一、引言
内部控制产生之初,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准确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实质是一种会计控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被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内部管理,是一个机构内部有效运行并规避风险,达到合规运转的有效控制方法或手段。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其本质是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使用、决算的一个综合过程,是一个具有内部控制各个要素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在当今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强调“放管服”的大背景下,注重经费管理“放管结合、权责对等”的原则,预算上采取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等多种方式,管理中扩大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创新活力。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科研活动活跃。然而,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山东省高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对于提升山东省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研经费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科研经费管理概述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等教育机构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它涉及科研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不仅关系到科研项目的成功实施,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在高校中,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资助、社会捐赠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这些经费的合理使用对于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以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有效性。
科研经费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益性。合法性要求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合理性强调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要符合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经济性要求在保证科研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效益性则要求科研经费的使用能够产生最大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高校通常会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同时,高校还会建立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防止滥用和挪用现象的发生。
(二)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是确保组织内部各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它包括了一系列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用以指导和规范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构建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高校合理规划和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同时,有助于防范和发现错误与舞弊行为,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并促进组织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五个要素。内部控制理论是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组织机构的设计和组织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确保财务报告准确、完整,无虚假陈述,从而保护科研经费的安全运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运营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科研的目标。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确保单位的科研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三)内部控制与科研经费管理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方法,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内部控制有助于确保科研经费的合规使用。高校在使用科研经费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如预算编制、审批流程、报销规定等,确保每一笔经费的支出都符合规定,防止违规使用和浪费。
其次,内部控制能够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通过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如定期的财务审计、项目进展监督等,可以及时发现经费使用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内部控制还有助于提升科研经费的管理透明度。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如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定期公示,可以增强科研经费管理的透明度,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从而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公信力。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确保合规性、提高效率和增强透明度,对于提升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山东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科研经费来源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科研项目资助、社会捐赠以及高校自身的创收等。在山东省,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投入逐年增加,尤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显著提升。科研项目资助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科研项目为高校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级的各类科研计划。社会捐赠虽然不是主要来源,但在一些知名高校中,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也成为科研经费的重要补充。高校自身通过技术转让、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获得的创收,也是科研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22年山东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山东省2022年科技经费投入2180.4亿元,其中高等学校科研经费114.3亿元,虽然占比不高,但绝对数值仍然不可轻视。高校科研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经费的使用需遵循“择优支持、支出规范、注重绩效”的原则,并严格按照预算和规定用途执行。
(二)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山东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并根据国家相关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和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赋予了高校和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简化了预算编制和报销流程,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使得科研工作者能够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
但是,在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问题。因此,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山东省高校注重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各高校普遍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从一定程度上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但由于人员配备、资源有限等原因,各高校的内控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快科研管理内控制度的完善。
(三)面临的挑战与YlgQ7imiYJCNhDn4dd9nhA==未来展望
尽管山东省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如何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如何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山东省将继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督导检查力度,推动各高校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将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社会价值实现。
四、内部控制视域下的科研经费管理策略
(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确保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规范、高效的关键。在国家和各省对于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基础。这包括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流程和标准,确保所有科研经费的收支活动都有章可循。制度应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等各个环节,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其次,强化内部控制机制。这要求高校建立起一套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事前预防包括对科研项目申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事中控制则涉及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实时监控,确保经费按照既定预算和用途使用;事后监督则包括对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的评估和审计,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查处。
最后,提升内部控制能力。高校应加强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财务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等,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上述措施,高校可以构建起一个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
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预算管理是确保科研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家层面为了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激发科研活力,采取了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等措施。为了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高校应做出相应的改变。
针对科研经费的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科研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包干类项目,会计核算时只审核其相关性和规范性,不再进行单个科目的预算限制。对于按预算管理的项目,在设置预算控制的时候既要体现预算的执行力,又要体现科研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扩大科研工作者的经费自主权。
对于非包干类项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机制。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目标,结合学校的财务状况和资源配置能力,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实施严格的预算执行监督。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经费按照既定的预算计划执行。同时,高校应制定灵活的预算调整政策,对于预算执行的变更,要及时执行相应的预算审批程序。
(三)科研经费使用监督与评价
作为“放管服”的重大举措“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扩大经费包干制”等,目的是简化流程,用好用活科研资金,激发整个社会的科研活力。但这并不代表着对科研资金放任不管。作为国家财政资金形成的科研经费,承担着国家科研的重大攻关等目标,是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因此,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
当然,这里的监督管理,要以科研承担单位为主,要督促科研经费各承担单位建立一套针对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部门要做得更多的是检查这套制度的有效性,而不是针对某个科研工作者或某个团队的某个项目。这样,把事后监督转移到事中督察,把原来的以点为主转移到以面为主,建立一套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科研资金使用安全性的审计制度,减少单个科研项目审计频次。
在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监督与评价机制的构建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科研经费使用的日常监督工作。监督机(下转第71页)(上接第69页)构应独立于科研管理部门,确保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监督内容应包括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
其次,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涵盖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等各个阶段,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指标应科学合理,既要考虑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也要考虑经费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强化结果应用。监督评价的结果应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职称评定、奖励分配等挂钩。对于监督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高校应定期向社会公开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监督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五、结语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内部控制的视角下,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科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流程和方法,确保了科研经费的合规使用、高效运行和透明管理。
未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和科研活动的日益频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山东省各高校应继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督导检查力度,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同时,还应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以适应科研活动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4(16):27-31.
[2] 夏秀桂.从高校控制活动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会计之友,2018(17):90-93.
[3] 吕冬云.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J].广东经济,2023(04):58-63.
[4] 聂建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预算评审的分析与思考:基于2015—2019年预算评审情况[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03):486-490.
[5] 杨海平.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4):1-2.
[6] 张川,娄祝坤,王志成.科研经费管理效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8):1193-1202.
[7] 王佩佩.内部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研究,2024(03):149-151.
[8] 梁欢.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4(17):132-134.
[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新时代新形势下山东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研究(2023RKY04016)]
[作者简介:夏秀桂(1979—),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讯作者:吕丽娜(1978—),女,山东莱阳人,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陈琳琳(1981—),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财务处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