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2024-10-25 00:00:00张彤
经济师 2024年10期

摘 要:现阶段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就业平台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公共就业平台服务标准化不足等问题。为持续且有力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关键抓手在于持续增强“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的意识,并着重把握好四大路径,即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服务标准化、促进就业平台服务人员专业化、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数据信息化、丰富公共就业平台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就业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就业服务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037-0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的重要性,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优先战略,促进更充分就业”。在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这一方面,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且各地区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增强“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的共识,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1]。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具有长期性,涉及政策、人才队伍、培训教育、就业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内容,也因此增加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的难度,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

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分析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使就业政策得以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强有力载体,公益性服务主要是三方面内容,即用工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与此同时,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是就业优先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前沿阵地,能够分析劳动市场中供需双方意愿,在此基础上协调匹配劳动力,使用人单位招人用人的需求、劳动者的就业意愿都得以有效满足。在“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面临较多挑战与困境,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需要发挥更为全面和有效的作用,在就业服务中做好更多工作,正是因为如此,2gTEykwwGN/kQgA63pJ3UQ==现阶段迫切需要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就业创业”“就业服务”,要求进一步实施好就业优先战略,并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所发挥的职能提出更高要求。详细言之,在“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所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集中体现于三方面:一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需要进一步聚焦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认真实施好就业服务工作,并坚持打造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在互联网时代,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信息化至关重要,比如需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的全程信息化,使就业服务更为标准和规范,并借助“不打烊”的信息化窗口更好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2];三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需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城乡一体化,这一过程中既对就业平台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强调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建构起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上一级职能部门要促进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于所需要发挥的三方面重要作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是应有之义。

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已经成为人社部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共识,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尚没有显著提升,就业服务的规范性、标准化、信息化都有待提升。更重要一点,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三方面:一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人员队伍存在不稳定、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以街镇级最为明显,导致就业服务工作出现断层,难以保障就业服务质量。基层平台人员在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时,一方面是工作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薪资待遇方面未有显著提升,导致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离职率升高。与此同时,基层平台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助力就业服务工作创新,难以给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原因之一是常态化专业培训有所缺失,基层平台人员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不利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二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存在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比如场地、设施方面受限,所应用的基础服务设施较为陈旧,在应用“云电脑”过程中存在不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就业服务品质,业务办理时间延长,也使人民群众的办事成本增加,难以获得优质体验。还有一点,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数据信息化水平不足,一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没有健全有效的就业信息资源库,未能使就业服务数据发挥最大效能。三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需要提升,且服务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当前一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就业服务不够标准化,不完全具备便捷、规范、高效的特性。服务能力不足,表现在就业援助、就业登记、创业扶持、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比如在“职业指导”,存在着“走流程、重登记、轻诊断”的情况,难以确保职业指导的成效。总而言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能力提升有一定空间,当前需要坚持从多个方面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

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服务标准化

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中,要坚持强调“服务标准化”,要有一套行之有效、规范标准的办事流程。在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服务标准化的过程中,可着重落实好三方面举措。一是,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需要精简办事程序,重点是优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中的五大流程,即职业指导、就业登记、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技能培训。以就业登记流程为例,关键之一是避免走流程,而是应该注重沟通交流,基层工作人员要充分明确人民群众的期盼,详细记录就业登记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以便在后续的职业指导、就业援助中提供针对性服务。二是,公共就业平台服务必须严格遵守现有的政策文件和规范标准,对办事程序进行科学精简,尤其是在职业指导、就业见习、零工市场这些方面要有精简且规范的服务流程,若各方面条件满足,则可以考虑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点,从而提高公共就业平台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3]。三是,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接受人社部门的领导,要坚持增强组织力,并建立或完善“限时办结”“服务承诺”“职责划分”等制度,发挥好制度优势。通过实现公共就业平台服务制度化,可使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动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服务标准化,比如更加规范就业信息采集,践行“服务找人”原则和提供精准服务。

(二)促进就业平台服务人员专业化

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时,就业平台服务人员专业化始终是重要一环,必须持续促进就业平台服务人员专业化,通过培训教育活动帮助就业平台服务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在促进就业平台服务人员专业化时,主要有两方面措施:一是,持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培训,且针对性进行专业化职业资格培训,帮助就业平台服务人员提高持证上岗率。比如现阶段的就业服务领域中较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一方面是有效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就业平台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且就业平台服务人员需要改进服务质量。对于此,可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比如“云电脑及就业平台推广”的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可以重点介绍云电脑的使用方法,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云电脑”的诸多功能可以覆盖职业介绍、就业管理、创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这些就业服务内容,并且因为有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支持,所以能够实现灵活办公。二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要持续强化,比如可以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促使就业平台服务人员队伍得以充实,在此基础上要坚持加大培训力度和整合加大培训力度,还应该建立或完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通过认真进行培训教育和创新培训形式,相信可以培养更多优秀且专业的就业平台服务人员,后续可以给有就业创业意愿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助力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三)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数据信息化

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中,就业服务数据始终都可发挥出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就业服务数据信息化已经不再有困难。因此,应该从多方面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数据信息化,使就业服务数据在后续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就业援助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来看,较多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数据信息化中进行尝试,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应用。比如应该着手建立就业信息资源库,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时,发挥好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的优势。基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需要及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为劳动者有效提供“风向标”,应该最大程度促进就业信息的共享与开放。再比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要充分利用好政府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劳动者开展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服务。对于大学生创业、困难人群就业的问题,除了应用好政府数据及推进公共就业平台数据信息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还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审核认证工作,务必让好的政策惠及更多群体[4]。除此之外,后续要凸显出“就业信息采集”的重要地位,强调“全服务用数据”,建成更为完善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信息资源库,如此可以为劳动者精准推荐岗位信息。

(四)丰富公共就业平台的服务功能

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对基层公共就业平台的服务功能,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公共就业平台服务功能的丰富中,可重点关注四点:一是,要坚持摸清就业需求,且实现常态化,结合实际需求建立起实名制台账,对劳动者进行分类分级,主要是依据“能力素质”“技能专长”这两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求职技巧指导;二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业进行跟踪分析,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并在基层公共就业平台上动态分享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应努力达到一种状态,即时时有就业服务、周周可以有招聘活动;三是,推送岗位资源的方式要不断多元化,满足劳动者的个性化需求,当前主要是充分利用自助终端、移动客户端、网络平台这些渠道,后续需要进一步开发或挖掘更多的岗位资源推送渠道,帮助劳动者有效降低获取岗位资源的成本;四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应制定出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就业援助计划,且可以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与开展结对帮扶,持续优化面向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形式。

五、结束语

促进就业创业过程中,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始终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毋庸置疑,所以要极力凸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的重要地位。后续在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时,应坚持强调四个“化”,即服务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数据信息化、功能丰富化,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助力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 张博.为群众服务稳就业大局——首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创新与实践[J].中国就业,2021(07):22-23.

[2] 易炳,敖翔,吴德兵.高质量就业服务进乡入村——宜春市做好五篇文章夯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J].中国就业,2022(04):16-17.

[3] 杨锶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22(23):34-36.

[4] 白晋光.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25):120-121.

(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