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转化为情景体验,使学生与书本中的人、事、物融为一体,更真切地感受英语对话中的场景和人物表达,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使学生对更容易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更高效地开展英语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不考虑学情,不结合内容为情境而情境的偏差,需要我们加以克服,以真情境形成真体验。
一、因地制宜,创设接地气有意义的教学情景推动语句训练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情景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我们认为,推进情景体验式改革,要将其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小学五年级英语牛津上海版上册中第二单元为例,让学生充分掌握上学交通方式的询问与表达,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课题“Going to school”对深圳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多元而开放的话题。开课伊始,教师可展示一段深圳学生以多种交通工具上学的视频,将单元教学内容切入学生生活,激发参与兴趣,再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And how do you go to school?”鼓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多元表达,从而形成真实、丰富而多层次的教学语境,于沉浸式体验中接触、体验和理解语言,积极融入到课堂情景与语句训练中,让语言输出更加自然。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契合,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融会贯通,创设与文本有机融合的教学情景推动语感形成
教材文本是教师的授课基础,情景体验式教学应与书本知识相匹配。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二者无法有效结合的问题。一方面,教学涵盖的知识面过于宽泛,各个环节衔接过于紧密,教师难以设计出能够衔接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的情景;另一方面,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景体验,而没有关注学生在情景中对课本内容知识的学习,这与体验目的相违背。因此,教师应当深研文本,把握文本特点,创设与文本内容高度相关的教学情境,实现情境与文本的高度融合,从而形成有效体验,推动知识内化和语感的形成。以小学三年级英语牛津上海版上册中的第二模块第一单元“My friends”为例,本单元第二课时的小标题为“This is my friend”,上课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如“Friend”中的哪个字母和“Ken has ten red pens”一样?引导学生用自然拼读的方法找出本单元中有/e/发音的单词。其次,通过直观展示一瘦骨如柴的人的图片叠加在字母i上,教授新单词thin;从tall这个单词里面的后两个字母引导学生观察、发挥想象:ll像两条长长的腿。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并学会灵活运用单词。最后,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说出自己和朋友一起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将学生慢慢地带入到书本中的情景,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在与文本内容高度相关的情境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
三、激活主体,创设能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情境深化语言认知
情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想要使情景体验教学达到令学生满意的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着重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所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在需求,形成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以小学二年级英语牛津上海版下册中的第一模块第二单元“Touching and feeling”为例,此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与“touching”和“feeling”有关的单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触感并描述物品。低段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还无法运用抽象思维完成从概念到概念的转换,还须借助具体的动作、感觉并通过反复的操练逐步形成概念,获得语言。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摸一摸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提问:“What does it feel like when we touch ice or water?”展开话题,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慢慢地将学生带到教师所创造的思维空间中,激发头脑风暴,使其在反复且全身心投入的触摸——感觉——语言的语言操练中,建立“形象——概念(语言)”中的稳固联系。课后教师还应当询问学生的感受,结合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授课方式,摸索出学生最喜欢以及最适合学生的情景体验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对英语感兴趣,以达到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效果。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