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探究

2024-10-24 00:00萧侃
师道·教研 2024年10期

课堂导入策略已成为教师启动新教学内容或活动时的关键环节。这一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环境的独特性,通过精准且简洁的语言行为,将学生有效地引导至预定的学习情境中。本文旨在从信息技术支持的视角,对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直观化导入,具体化抽象知识

直观化导入策略是一种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初中历史课程中所需展现的信息以合理化的方式呈现,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处于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期,部分课程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易理解。而直观化导入策略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3D模型、视频等,将抽象的问题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导入,从而降低课程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部编版历史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代埃及”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的重要性、金字塔的建造等知识点以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官上得到直观的刺激,形成深刻的印象。如可以制作一份包含古代埃及地图、尼罗河流域示意图、金字塔建造过程动画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作为课程的导入部分。在播放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地理环境对其农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所体现的智慧和才能。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一些与古代埃及文明相关的纪录片或短片,作为课程的补充材料。

二、情绪化导入,激发历史情感

情绪化导入策略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策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如音乐、动画、画面和文字等元素的巧妙运用,旨在强化学生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为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标志着中国青年一代的觉醒奋起,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时空的隔阂和当代社会环境的差异,学生往往难以深刻体会到当时国人的愤怒抗争,更难以理解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如何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情绪化导入策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五四运动”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段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短视频,配以激昂悲壮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氛围。这种导入方式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历史事件的情感联系。当学生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他们的内心会被深深触动,对于五四运动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全面。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内涵,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此外,情绪化导入策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细节化导入,深化学生理解

细节化导入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依托图表解读、图片聚焦等方式,将学生需要关注的历史细节放大,从而增强历史情境的真实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以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为例,在这一课中,传统的导入方式可能只是简单地介绍春秋时期的背景和主要事件。然而,在细节化导入策略的指导下,通过放大春秋时期的历史细节,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例如,选取一幅描绘春秋时期社会景象的图画,通过引导学生聚焦画中的细节,让他们感受到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变革。画中可能描绘了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场景,也可能展现了士人阶层崛起、文化繁荣的景象。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画中的历史人物、服饰、建筑等细节,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此外,利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通过解读其中的细节信息,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