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走也负担”,其中,明确表示: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近年来,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以及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也认识到:如果只关注小学传统家庭书面作业容易引起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重复枯燥的机械性内容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既要落实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效管理作业是“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设计实施非书面作业是一、二年级的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非书面作业设计策略
1.整合教材,分层别类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想要非书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有成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整合教材。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风向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层别类,联系上下单元,把根据课程要求设计出来的非书面作业先分模块,在作业模块中再继续分层,力求设计出有目标的、有层次、符合教材又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非书面作业。
2.联系生活,学科融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学习数学会让数学知识没有着力点,导致出现思想偏差——数学没有用,也会让数学无法实现它的真正价值,因此,在设计非书面作业时应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认知为起点,设计生活类作业,力求做到作业可在生活中完成,帮助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适当做一些学科融合,让非书面作业更加丰富多彩,摆脱数学枯燥、无趣的刻板形象。
3.创意设计,打开思维
设计非书面作业,不仅是为了巩固课堂所习得的知识,也是为了促进学生打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设计非书面作业时,应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注重作业的创新性。控量提质,笔者认为,有创意的设计、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作业就是提“质”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4.游戏引趣,亲子和谐
在“双减”政策的作用下,一二年级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让游戏和数学作业自然融合,可以调动家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较大的空间去创作,既巩固了知识点,又促进了亲子关系,还能助力数学这一科争取家长的支持,达到三赢的局面。
5.多元解说,巩固说理
多元解说,就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口算、估算、说计算过程的算法和算理,说解决问题的思路、说操作过程等内容,既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去梳理学到的知识,形成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非书面作业分模块设计
围绕非书面作业的设计策略,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分别以生活类作业、操作类作业、实践类作业、游戏类作业、口述类作业五个作业模块为主要载体,完善作业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易于交流、复制、推广、轻负高质的非书面化作业体系。
1.生活类作业模块研究——将生活问题融入数学作业
“双减”政策提倡在作业中融入生活元素,设计生活类作业,布置含有生活元素的数学作业,建立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生活问题融入数学作业中,避免设计重复性、机械性作业,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给学生布置非书面的生活作业:周末拿着100元钱与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菜,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或晚餐(考虑到价格可能不是整数,应与家长和学生事前沟通好,每样菜的总价都要求是整数),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钱?这样的非书面作业,既让学生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又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成功有效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自身的计算能力,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2.操作类作业模块研究——将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可操作化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思维的进阶往往需要图像、动作、身体感受以及具体化的实物等作为支撑。因此,在设计非书面化作业时,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操作类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后,可以布置非书面的操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使用直尺、卷尺或米尺测量家中常见物品的尺寸,如桌椅、玩具、门窗、电器等,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尺寸信息进行适当地分析。通过大量的测量活动,对长度单位有了比较好的直观感知,初步建立了量感,在往后的学习中,能较为准确地估算出一些常见物品的尺寸。
3.实践类作业模块研究——将解决数学问题变成实践活动
数学探索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动手实践的过程。实践类作业是将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在体验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可以布置非书面的实践作业:周末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露营或者户外活动,请你亲自挑选几样零食或水果,露营结束后,请你采访一下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他们最喜欢吃你准备的哪样东西,并进行统计,然后将你所采集到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收集能力得到了提高。
4.游戏类作业模块研究——游戏引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儿童,童心使然,对有趣的事物或者与人有互动的游戏抱有很大的热情,在游戏中学数学,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想学乐学。因此,在非书面作业的设计中融入游戏因素,能够大大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数学的奥妙,发展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时,可以布置非书面的游戏类作业:请选取你生活中常见的2到3件物品进行全面观察,并请家长从不同的角度用手机拍照,然后进行“位置——图片”配对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化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每位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5.口述类作业模块研究——多元解说锻炼思维巩固说理能力
口述类作业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理能力以及锻炼数学思维,在非书面作业中设计口述类作业,让学生组织合适的语言来应用学过的知识,是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在思考中说,在动手中说,在展示中说,在游戏中说,力求让学生口述类作业的多元化表达中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后,可以布置非书面家庭作业,在游戏中说一说: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家长准备相关形状物体,并让学生把眼睛蒙起来,请学生用手摸物体,在直观感受中描述出物体的特点,并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动嘴、动手中更好区分形状之间的异同,让物体的特点在学生心里更加深刻。
通过这五大作业模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在研究中构建“立体化”的非书面设计体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一、二年级的非书面作业在目前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但是“双减”政策的指挥棒,鞭策我们一线教师去实现真正的“减负提质”,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建立。这需要我们一线老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革新,首当其冲就是作业设计。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作业设计策略精心设计非书面作业,才能助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注:本文系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专项课题“‘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一二年级非书面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3C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