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的课程标准精神正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课堂,其所倡导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等等,已深入一线教师的内心,并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行为,加上教师们投身新课标的热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繁荣局面。但细细品来,让人感觉到这些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大同小异。小学语文教学在总结反思、质疑之后,大家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开始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在无所适从、茫然无助的时候,想到了还是综合传统的一些教学观念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语文课堂要反璞归真,走回归之路。要回归,路又在何方?已经穿了新鞋,还能走老路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要回归课堂本真,还必须清楚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还缺少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回家的路。
一、从教学的质效看缺少“实”字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虽然没有以前的课堂那样“闹”那样“花”,但还是较“虚”。重工具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读说轻听写、重教轻学的痕迹还很明显,因此导致了课堂的“虚”。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关注“语、思、情、趣”的培养。前四者是显性的,后四者是隐性的,两相比较,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前重后轻,或者说对“语、思、情、趣”指导培养的不够到位。
对这八个方面,很多教师的处理办法是以读、说为教学主要活动,带动学生听、写、语、思的活动,促进学生情、趣的发展。在教法上,多数是以教师一连串的琐碎提问带动学生读、说的学习活动,还有些问题是缺少价值的;在学法上,让学生在书上圈划批注,但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倾听,不会捕捉问题、分析问题,不会归纳并有条理表达的现象,则并未引起多少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重视的是教学任务和教案,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情和趣,在课堂导入时,只是例行公事安排有这个环节。综观一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语文能力得到多大程度的训练和提高,这些教学效果好象并不明显。
要解决“虚”的问题,还得认真钻研和解读教材,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抓住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情感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重视学法,大胆预设,在备课环节上做足文章。
二、从教师的教学观看缺少“人”字
由于重教轻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现在的语文课堂较少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学力基础、学习兴趣、习惯、方法和态度等学情,特别是缺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状态和参与过程,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走教案,“素养课堂”就被置之脑后了。
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要做到“目中有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关注除了做到课前充分了解学情,课中关注学生思维和参与状态,在语文实践中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个体差异和长远发展。
三、从课堂教学的生态看缺少“真”字
小学语文课堂表现出的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现在的课堂出现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不会倾听,我们的少数教师只考虑教学任务,不太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会深究学生的发言。即便是在市级公开课、研讨课中,学生的很多表现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绝大部分学生不会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会捕捉同学发言中的有用信息或问题信息,这也是我们目前语文课堂不能很好互动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和学生的训练和要求。解决了师生倾听的问题,师生间相互欣赏的信任关系就会建立起来。教与学的关系、平等关系、合作关系等都会得到改善,真正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真正实现没有任何提前修饰与装饰的、表里如一的真课堂。
四、从学科的角度看缺少“魅”字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有了新课标的理念,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而盲目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时,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知识内涵,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滋养,忽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还忽视了通过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来丰富课堂魅力。还有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有限,反复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招式,让学生生厌。教师关注教学任务时,如果不因材施教,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学习要求或任务“一刀切”,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有些语文教师因职业倦怠,缺乏爱心、耐心,使课堂缺少生气。这些都是造成语文课堂缺少魅力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课堂无魅力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工作状态、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语文活动、课内外阅读等方面做出调整。
五、从教师素质来看缺少“慧”字
除了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创造性发挥外,狭隘、片面的教学理论认识也束缚了教师的理论视野,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意义、价值及教学活动丰富内涵的全面认识和把握,看不到各种观点、思路的碰撞和交锋,看不到教学思想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需要以自身的知识能力做基础,并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对象、手段、方法、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的教学现象进行认识、分析和研究,不断吸收或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我们要吸取众家之长而把别人的东西真正变成是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许多语文老师所缺少的。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自由、开放、和谐的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丰富解读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规律的把握,创造性驾驭教材,洞悉学生的心理,为进一步激活学生的生命潜能做出灵活机智的、富有个性的应对。做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永远所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