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道德意识和公民素养的关键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道德法治的课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培养法治观念与道德意识
教学注重法治理念的灌输和道德自觉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比如《孔子》,讲述了孔子的一生奉献于教育的事迹,他的言行对学生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身体力行地倡导了仁爱和智慧的道德观念,教导学生们要有爱心、宽容和尊重他人的品质。中国故事中也洋溢着法治的理念和原则。比如《岳阳楼记》,讲述了岳阳楼主人在楼上教育士别三日就必当刮目相看的道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们,法治是一种能够让所有人受到公平对待的制度,它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的制裁,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公正和平等。
二、注重爱国主义情感熏陶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通过讲述国家的历史、文化、英雄事迹等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述“邓世昌的北洋舰队”“郑成功收复台湾”“有节气的外交官杨儒”“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抗日英雄王二小”“华罗庚立志回国”等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爱国英雄们的英勇事迹,?也传递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即使面对困难和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人们的激励。
三、培育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组织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等。同时,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解释,使学生体会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与责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双创”(即创建文明校园和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内和校外开展志愿活动,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四、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通过讲解传统道德故事、诗词歌赋等内容,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同时,结合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喜爱。学校还能充分控掘和利用本地优秀的客家文化资源,开展客家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在推进五育并举特色学校建设、弘扬客家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开展工作。
五、注重实践教学与情感体验
通过组织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治实践的魅力,加深对法治的理解,从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法治的严肃性和道德的力量。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龙川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学生们第一次走进法治教育基地,真切地看到了并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很多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懂得了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懂法、守法的小公民。
六、家社渗透思政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渠道。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邀请优秀家长代表、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家长授课,面向广大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育人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和儿童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进步,促进家校协同发展,共护孩子健康成长。
(二)重视社会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成长。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如每学期,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创文、祭扫烈士墓等活动。2.邀请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客家文化资源,进行客家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推进五育并举特色学校建设,弘扬客家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3.把校外教育资源请进校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学校通过一系列专题讲座教育活动,传授了学生防霸、禁毒、交通、法律法规等知识,也可以邀请公安干警、交警到学校为学生举办防霸、禁毒知识、交通安全讲座,邀请律师为学生上法制讲座等。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