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探索

2024-10-24 00:00赖达锋
师道·教研 2024年10期

在开展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重男轻女、孩子缺少家长关爱、隔代抚养等问题,家长无法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也很少重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在传统农村家庭教育中,往往由家长占据主导地位,而孩子只能被动地听从。而小学作为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更需要班主任依托以往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现状,指导家长开展更科学且合理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加强家长教育工作,增强家长教育意识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关键阶段,来自家长的帮助和引导能够有效推动他们良好习惯、正确认知以及各项素养的发展。那么,面对传统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班主任可以通过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使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例如,农村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科普活动等,帮助农村父母了解当前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及其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引导家长正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转变以往单纯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关爱孩子的学习与发展道路,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并为他们提供更加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创新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

农村小学班主任若想要优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推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则不仅需要使家长了解更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还需要与家长合力,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针,并优化其家庭教育方式。面对信息时代下科技手段的不断优化,农村小学班主任也可以适当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如,依托在线的家长讲堂或微课视频,为家长提供更加便捷且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又或者,结合微信等多种交流软件,创建信息化的家校沟通方式,使班主任成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辅助者,更加科学且合理地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农村班主任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情况,又或是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变化。在这之后,依托与家长沟通时所收集的孩子成长中的信息,协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特长与优势,帮助家长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此同时,当家长在推进教育工作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和优化教育方法,在班主任的辅助下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

三、创建家校合作模式,推动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家庭与学校都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场所,农村小学班主任在优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时,可以创建家校合作模式,以此助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农村地区,借助家长学校和家校互助社等方式,可以切实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鼓励并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并配合教师展开的一系列指导活动。以这一形式切实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依托家校合作模式,还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无法收获家庭关心,从而导致其心理发展受阻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收获更多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影响,这也就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家长了解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将其付诸于行动,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借助开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方式、积极助推家校合作等形式,关爱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及其成长需求,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以此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合作用。

【注:本文系梅州市中小学德育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探究”(编号:2023ZXDY073)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