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五育既是育人的角度与内容,也是育人的评价手段。中小学阶段开展五育融合不能拘泥于学校围墙之内,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将五育融入个体成长发展的四层社会生态系统环境中。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五育融合的内在耦合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美国学者查尔斯·扎斯特罗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而得来的。这一理论将个体看作通过与环境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的主体。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侧重于个体成长环境的论述,为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了育人生态、育人场所、育人资源的理论框架;五育融合则是素质教育的总体方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育人目标、育人方式和育人内容。
1.育人生态与育人目标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揭示了个体学习成长会受到四大层次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且不同层次生态系统对人的影响不同。五育融合是育人目标,强调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克服智育片面发展的现状。教育受到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因此育人目标的达成要从育人生态中寻找答案。这个育人生态涵盖面广,包括可以看见的硬生态,比如家庭人员组成、地域经济文化等,也包括人际交往方式、价值观等软生态内容。育人生态是育人目标达成的外在环境支撑,良好的育人生态体系是育人目标完美实现的催化剂。
2.育人场所与育人方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体成长的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四大层次,涵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地域经济文化环境、人际关系交往模式等,每一层次的社会生态系统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五育融合是育人的方式,要求教育工作者从德智体美劳五个角度教育学生,而不仅仅是偏向于智育和体育。人不可能脱离场所而独立生存,育人方式的设计与选择可以从育人场所中发寻切入点,因地制宜地借助场所的优势组织教育活动。
3.育人资源与育人内容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表明人的成长发生在不同层次环境当中,不同层次环境提供了不同成长条件与资源,教育活动的发生依托于教育环境与资源的布置。五育融合是育人的内容,德智体美劳五大育人内容要求配置相应的教育资源。育人资源往往影响育人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些育人内容离开了育人资源无法实施。育人资源承载育人内容,如果育人内容没有相应育人资源依托,那么教育活动就会简化成百家讲坛似的老师单独演讲的独角戏,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二、五育融合策略实践案例
1.以洗衣做饭扫地为主的个体生存
深圳市坪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坪山二外”)响应国家要求开展劳动教育,依托家庭厨房、卫生间、客厅等场所让学生回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要求作业过程以视频方式记录并提交,优秀作品全校展演,树立先进典型。学生在家劳动,联系教育和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比如以“制作西红柿炒鸡蛋”为例的学生周末作业融合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内容。孩子体验做饭,理解父母家务辛苦,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学做家务;学生查阅菜品资料,了解菜品的营养价值和饮食禁忌,撰写菜品演讲稿,在班级向全班同学介绍菜品常识,不仅提高菜品认识,而且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要求烹饪时保证色泽光亮、味道鲜美,并将自己的菜品成果制作照片或视频在全校官微展演,不仅让学生记录做菜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要求学生掌握洗菜、切菜、炒菜的基本技能,积累烹饪技巧,锻炼生活能力,培养生活能力。
2.以亲子共同参与为主的人际协作
坪山二外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期的亲子工作坊活动,由学校牵头制定活动规则,通过亲子共同制作手工艺品、亲子同读一本书等活动,培养亲子之间、子子之间良好的相处模式与积极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建立起与他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意识,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为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专门成立亲子工作坊,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组织亲子共同参与活动。比如以“螃蟹运西瓜”为主题的亲子工作坊活动设计融合了德育、体育等内容。要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的班会课上分享活动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帮助亲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相处模式与人际关系;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项游戏类体育赛事,引导孩子重视并加强体育锻炼。
3.以参观区域资源为主的社会熏陶
坪山二外借助所处区域的地域优势,积极联系科技馆、禁毒馆、文化馆、美术馆、红色纪念馆等资源,组织儿童参观体验,强化感官刺激,把课堂延伸到学校外围,拓宽德育、智育、美育的教育领地。
学校紧邻东江纵队纪念馆,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往参观,继承红色基因,缅怀英雄先烈。比如以“重温东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为例的“五育融合”式的学生活动融合了德育、美育等内容。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继承先烈忠诚爱国、坚贞不屈的英雄品质;组织学生根据英雄故事撰写戏剧剧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英雄人物的赤胆忠心和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
4.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的文化涵养
坪山二外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让学生了解社会民俗风情,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让每一个中国学生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自信豪迈的大气中国人。
学校以“国家未来”为校训,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每年都会在传统文化节日当天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活动。比如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的“包粽子,忆屈原”主题活动融合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内容。学生了解“屈原投江”的故事,从历史背景、人物理想、高尚品节三个方面写一篇读后感,学习屈原心怀国家大事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端午节”主题的班级竞答大赛,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常识;学校组织学生到食堂,由厨师指点学习包粽子,学习粽子的食材、包粽子的手法和煮粽子的技巧;要求学生以民俗为元素绘制一幅以“我眼中的端午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端午的来历及习俗。
三、结语
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既是对国家政策文本的响应,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五育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践为中小学校开展五育融合指明了策略设计的四层系统环境路径,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向,为五育融合在中小学校扎根落地提供了实践样例。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