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知行合一品格养成德育的对策与路径

2024-10-24 00:00陈燕平吴黎明
师道·教研 2024年10期

一、知行合一品格培养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品格的养成。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不堪重负。因此在现代化教育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唯成绩论”的想法,从教学的角度渗透知行合一的品格内涵,为学生在良好的品格教育环境,推进德育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意识,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例如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使其成为制度的制定者和践行者,提高学生的行为意识,进而深化德育价值。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学校每月定主题,教师领着学生共同布置,学生发挥所长,做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齐齐为班级做贡献,让他们体会到当家小主人的感觉。例如班级公约、班训、班歌、班风和学风等的制定,增强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形成强烈的班级归属感,从而提高班集凝聚力,有助于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二)构建评价体系

新课改中提出,要科学地建立教学评价系统。对此,知行合一品格养成中也可引入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发挥其诊断价值、激励价值和调节价值,在构建评价体系中,充分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知”与“行”,并结合评价的方式制定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成长目标。例如教师以过程性评价的角度提升品格教育质量,避免教学评价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保持独立的思考,践行知行合一。基于此学生可以在过程性评价中完成自我“诊断”,同时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德育活动中分析知行合一的价值与重要性,以及知行合一的品格会为生活学习中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的内涵有很多,在品格教育中要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因此,教师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例如,教师结合知行合一品格培养明确一个主题,围绕着主题展开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主题的内在价值。如围绕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使其明确传统文化需要当代人传承和发扬,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既要领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也要以现代的方式来实现文化的传承,在传统文059b45483e14bdb8d56f0b678a1de9af化主题教育中践行知行合一。

二、践行知行合一品格的路径

(一)形成良好习惯

在该阶段教育中要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良好品格,促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知行合一的行为意识、思想意识。

1.生活习惯。教师可采用家校联动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生活的角度渗透知行合一理念。

2.语言习惯。在语言习惯中教师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知行合一品格培养。

3.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掌握方法;第二阶段是制定计划,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形成体系。

(二)选择正确方法

教育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在知行合一品格养成教育中要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开展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中,要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以分层教育的方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优势特点,帮助学生补齐短板,使其全面发展,将品格教育效果最大化,切实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品格。再有,构建高效能的家校共育体系,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推进班级家长服务学校的建设。组建校级家长委员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定期举行家长学堂,引领家长往科学育儿的方向走;引导家长志愿者积极进校园,定位家长助力角色,主动从小事做起,形成共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品格养成德育。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