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巩义石窟的雕刻艺术语言极为丰富,它不仅体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还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石窟遗迹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方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中原文化,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石窟文化;中原文化;学前美术教育
一、巩义石窟艺术的文化内涵
巩义石窟寺是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北岸的邙岭大力山下的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93—534),历经多个朝代的丰富与完善,至今已成为一座蔚为壮观的石刻圣地。巩义石窟最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在于其窟内石刻采用了独具风格的装饰题材,这种极具装饰化风尚的美学观感,正是北魏晚期中国石窟艺术借鉴印度石刻遗法,并结合汉地美术“舒展开朗”的审美传统,所展现出的一种张扬民族特质的艺术创造。巩义石窟的建筑装饰特色及其美学形态,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遗产样本。石窟中的雕刻艺术语言非常丰富,包括藻井装饰、左右对称的飞天、神王、畏兽装饰雕刻、莲花装饰浮雕、卷草纹样、忍冬纹样等。这些雕刻遗迹不仅记录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融发展历史,而且在装饰艺术的视角下,其整体构图与人物造型等方面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将巩义石窟的艺术特点和纹样元素融入学前美术教育课程,既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与要求,又可以丰富教育资源与内容。
二、巩义石窟文化融入学前美术课程的价值追求
学前美术课程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历史的重任,也是时代的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路径,也体现了对文化理解和审美鉴赏的内在要求。展现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符合美学价值和审美标准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对学前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艺术的渊源与变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探索中汲取先辈的智慧,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幼儿教师的储备军,教师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引导他们从家乡和地方特色文化出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此过程中,结合理论与实践,丰富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以便他们在未来岗位上将所学传授给下一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课堂活动中,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运用各种美术材料的方法,还需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在欣赏与感受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艺术元素,为开展具体的学前美术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校应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校园和课堂。
三、巩义石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探索
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美术课堂教学的路径,需要立足于本土,深度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笔者作为河南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以巩义石窟寺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探讨如何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美术课程。
(一)完善美术基础课程内容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内容多以素描和色彩为主。素描基础课程主要教授西方绘画体系中的透视和光影关系,以及基础观察方式,使用黑白线条描绘物体外形和塑造体积感。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零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枯燥乏味且难度较大。与之相比,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虽不强调西方绘画作品中的透视关系,却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观察方式。以巩义石窟寺中的飞天形象为例,这些形象虽未遵循西方透视法则,但通过对其形象塑造的观察,我们能够从中探寻中国古代书画家和雕塑家的民族艺术语言。飞天形象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轻盈飘逸的衣裙。在身体部位和衣裙的处理上,通过线条的疏密来营造虚实效果,这与西方素描中处理虚实关系的方法有着显著差异。
在色彩基础方面,课堂通常以西方色彩体系为主,从三原色和色彩三要素开始教学,逐渐过渡到间色、复色的调和,以及色相环的绘制等。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迅速掌握色彩的构成与调和技巧,未能及时在后期的手工课程和综合课程中熟练运用。在审美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学生能够快速地获取大量信息,但在快速浏览碎片化信息的过程中,真正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正面影响的信息并不多。同时,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自信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色彩构成的基础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应用,并尝试对其进行分解和重构。通过比较中西方色彩的共性与差异,可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并感受东方色彩的独特魅力。
巩义石窟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宝库,不仅展现了其丰富的变化与多样的形态,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对称性审美观念。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是对民族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的生动诠释。它们在对称与统一中展现出的丰富想象与变化,强化了本民族的审美元素,使之更贴近当时的生活气息和内涵。巩义石窟对于美育课程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能够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艺术传统手法及其表现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体验与感悟。这种方式有助于他们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古老艺术传统,对当今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二)丰富装饰画课程的素材资源
在装饰画课程中,结合平面构成与图案设计的基础内容,巧妙地引入巩义石窟中的浮雕纹样,可以深化学生对造型观念的理解。例如,图案课程可以拓展为黑白图案、装饰图案等,这些内容与浮雕纹样紧密相关。通过赏析和研究这些纹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还能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法,拓宽创作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巩义石窟中的莲花纹样为例,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索其他纹样的历史背景、组成寓意和结构之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相结合,将加深学生对这些源于生活的图案有更深刻的记忆,并理解其历史演变过程。我国的石窟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鲜明,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技艺传承,这些正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补充。在美术技能课程中,教师应积极吸收石窟造型中的经验与技法,掌握其基本特征,并进行优化与完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拓展艺术鉴赏视野
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学前美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课一般通过中西方艺术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理念下形成的不同艺术形式与追求。这种对比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下的审美价值和判断,还能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审美价值体系,避免单一的审美固化。例如,西方美术中推崇的理性源自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理性追求;而中国美术追求的意境与情感表达,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含蓄与内敛,习惯于在表现形式上留白。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对审美情趣形成的重要性。将巩义石窟中的精美浮雕融入鉴赏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素材,还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刻内涵,从家乡或地方的文化遗产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文化的美学追求与艺术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审美观。
(四)创新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要素
幼儿园环境创设(以下简称“环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玩教具的制作或园区室内外空间的布置,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环境中,幼儿通过与创设内容的互动,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实现寓教于乐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巩义石窟中的文化内容可以作为环创的主题,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实现创新环创要素的目的。例如,可以将巩义石窟的典型雕刻风格与艺术风格通过装饰墙的形式展现,让幼儿在观察与互动中感受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或者通过主题墙的变换,让幼儿了解巩义石窟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雨.感受古老的人文气息:以巩义石窟寺石刻材料为中心考察[J].明日风尚,2018(18).
[2]张馨.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责编:勉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