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个必须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4-10-24 00:00刘锐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9期

摘 要:“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在高校“原理”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能够夯实“原理”课教学的立场方向,筑牢“原理”课教学的鲜红底色,拓宽“原理”课教学的世界视野,推动“原理”课教学的优化发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原理”课教学的育人成效,实现“原理”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六个必须坚持;“原理”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从六个方面概括了它的主要内容,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杰出运用和伟大创新,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的系统概括。它内涵丰富、相互贯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方法论价值,是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通过对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原理”课教学不但要给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六个必须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创新性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原理”课教学中,不仅要从理论层面阐释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更要在实践层面以其为指导——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弘扬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遵循守正创新的思想路径、恪守问题导向的思想原则、运用系统观念的思维方法、秉持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增强课程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实现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人民至上,夯实“原理”课教学的立场方向,勇挑铸魂育人的责任重担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这是“原理”课首先要从理论上讲清楚的,也是“原理”课教学要始终贯彻的价值理念和要坚定的立场方向。一是在课程讲授中要以人民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来自人民,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在绪论部分,要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无产阶级火热的斗争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在哲学部分,要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群众史观;在讲述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是在课程讲授中要以人民立场为价值引领。在讲唯物论时,引导学生做事创业要从人民的需要和愿望出发;讲辩证法时,引导学生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讲认识论时,告诉学生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理论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评判。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铸魂育人更是“原理”课的任务。“原理”课教学不但要使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更要引导他们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广阔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为人民服务中升华,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闪光。

二、坚持自信自立,筑牢“原理”课教学的鲜红底色,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已被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七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所证明。“原理”课教学一定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并且坚信“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政治要强,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原理”课教师不但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掌握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还要自豪地向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让学生明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运用具体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同时,要勇于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世界局势,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并且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大变局中不断开创新局,当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从而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原理”课教学的优化发展,提升入脑、入心成效

守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剔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方面,“原理”课教学要做到守正,秉承马克思主义的“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原理”课教师不仅要全面系统地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并融会贯通到课程教学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信仰。另一方面,“原理”课教学要做到创新,改变传统教学中不被学生认可、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庞大而复杂,他们的视野和眼界更为宽广。“原理”课教师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单向教学,采用问题链、启发式、研讨法等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交流,依托互联网手段、新媒体平台,以开阔的视野、精准的内容剖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

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生关切问题,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增强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原理”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勇于承认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认真研究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喜欢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一是发现当代大学生关切的问题,二是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倾向,以此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真正讲到学生的心坎儿上。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和破解问题。一是针对学生关切的问题和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回应、真诚解答,通过讨论、启发,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得到正确结论,从而使单调、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丰富、活跃的思想共鸣。二是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精准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回应和反馈,改进或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满足学生需求。

五、坚持系统观念,实施“三全育人”,提升“原理”课教学的育人成效

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层次、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把握事物,力求获得问题的最优解。“原理”课教学是以“原理”课程为中介,师生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原理”课教师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需要任课教师不但对马克思主义要真信、真懂,还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所思所想,通过“真教”,让学生“真学”,在真教、真学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完成课程目标。然而,系统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原理”课教学的育人效果除了需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还需要社会、学校发挥特定的育人功效,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一是借助社会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让学生具体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求,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研学、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创作动漫、微电影、短视频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内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推动“原理”课和课程思政协同教学。在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方面,“原理”课起到引领、主导和主体作用,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起到深化、拓展和辅助a8289f26aecb749fbfa09803c800e7485398a0e62a8be7e22deeb516e905a701作用。这些课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果一方离开另一方的支持,育人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妥善处理“原理”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确保它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实现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坚持胸怀天下,拓展“原理”课教学的世界视野,培育学生的国际胸怀

坚持胸怀天下,要求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世界眼光。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置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整体性视野中讲述,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风险,但其中又蕴含重大机遇。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既要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又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二是用博大胸襟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让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断借鉴时代优秀文化成果而发展。“原理”课教学要“跳出小圈子”,置身世界文明的语境中,让学生有机会感受世界文化、拓宽国际视野。三是用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理论,让更多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走近中国,知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和具象化表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入新的元素、增添新的话语、写入时代精神。在“原理”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不但可以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让抽象的理论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可以为“原理”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明确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求是网评论员.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EB/OL].(2022-12-24)[2022-12-24].http://www.qstheory.

cn/wp/2022-12/24/c_1129230027.htm.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s://www.gov.cn/xin

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责编: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