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推进“三进”工作,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学科建设带动、创新育人方式等,切实推进工作落实落细,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路径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宣传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开展“三进”工作路径研究,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学习、理解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实质内涵,有助于培养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
一、高校“三进”工作的内在联系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要想内化为人的行动指南,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方法、途径等)才能实现。在“三进”工作中,“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核心,“进头脑”是目的。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三进”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进教材”是基础
所谓“进教材”,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充分体现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实现从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的重要理论依据。从这方面讲,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是“三进”工作的基础。新教材的修订和使用,有助于大学生及时学习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
(二)“进课堂”是核心
所谓“进课堂”,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汲取科学理论的养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更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佳场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课堂,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重要载体、最佳场所,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这方面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是“三进”工作的核心。
(三)“进头脑”是目的
所谓“进头脑”,是指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之上,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从理论认知向思想观念的转化,让大学生真正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和要领。其根本目的是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高校推进“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三进”工作,对高校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强基固本
开展“三进”工作,是巩固和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线战场,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艰巨任务。高校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守住宣传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筑牢全体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是党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深化与发展,全面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和理性的光辉,充满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全新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必须扎实开展“三进”工作,教育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思践悟,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二)凝魂聚气
开展“三进”工作,是凝聚新时代大学生最广泛共识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据。开展“三进”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根本目的在于激发高校学生在思想、情感、行动上的共鸣、共通、共为,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高校开展“三进”工作,必须以思想共识引领行动自觉,使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中,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听从党的号召、紧跟党的步伐、投身党的事业。
(三)立德树人
开展“三进”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摆在突出位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要求,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开展“三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在推动“三进”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民族复兴的担当者,做崇高理想的践行者。
三、高校推进“三进”工作的现实路径
内容决定路径,路径反作用于内容。高校“三进”工作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三进”工作的实质内容,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鲜明地体现党的领导在一切工作中的统领地位。高校“三进”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其深入开展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加强高校党委领导。高校党委作为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对“三进”工作的领导,是以当代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的根本要求。高校党委要抓好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三进”工作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抓好落实。高校党委要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养,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境化人”的“三进”工作,营造“教材育人、课堂育人、环境育人”的铸魂育人氛围。高校党委要完善领导机制,组建由高校党委直接领导、各部门组成的“三进”工作委员会或小组,直接负责“三进”工作;健全基层工作机制,对“三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标建立责任体系,压实主体责任,以强化领导主体的责任意识,确保“三进”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强化党政齐抓共管。具体推进“三进”工作,需要高校党委行政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在党务系统中,把“三进”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摆上重要议程,以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抓紧、抓好、抓牢工作部署。在行政系统中,将“三进”工作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二级院系或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推动“三进”工作的落实落细。
(二)学科建设带动
高校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是推进“三进”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入落实“三进”工作必须抓好学科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完善思政课程建设机制,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在组织领导、协同联动、工作考核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思政课程建设顺利推进。通过加强思政课程内容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史”、思想道德修养、法治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加强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另一方面,深化学科体系建设,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显性教育是以思政课程的方式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以其他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三进”工作中,显性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方面,隐性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思辩能力的培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培养的大学生的人格才会更加饱满,“三进”工作的效果才能得以显现。同时,高校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三进”工作,重在依靠科学理论“进”,但这不等同于脱离实际单纯地开展理论教育,而是要以实践教育加以辅助。这有助于让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的劲头“活起来”“潮起来”“热起来”,切实激发大学生在“三进”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创新育人方式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适合内容的形式,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这就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地创新“三进”工作育人方式,对切实发挥“三进”工作价值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高校要推进校园文化育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向育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这对大学生性格的养成、情感的熏陶以及意志的磨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则可以使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探索网络思政育人。在“三进”中开展网络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题。高校利用网络载体开展“三进”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抢占舆论主阵地,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也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好地发挥网络育人价值,形成吸引大学生、聚焦大学生、感染大学生的浓厚网络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的注意力呈现叠加态势,确保“三进”工作取得更大效果。同时,高校“三进”工作需要突破传统的课程路径依赖,融入网络育人新载体,开辟育人新空间,构建网络育人话语体系。教师与大学生进行互动时,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适应他们的话语表达方式,灵活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打造网络育人思政工作矩阵,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育人生态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曹根记.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
责编: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