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问题初探

2024-10-24 00:00杨光程雪淇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9期

摘 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是达成统一结果的不同过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可以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拓宽思政教育社会化路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等路径入手,实现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性,并要求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探求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高校思政课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来传授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实施方式。高校通过开设特定的思政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采取直接的、公开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中的显性教育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规范、课程体系完整等特征。首先,教学目标明确。思政课教师通过公开的、正面的方式,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破除错误思想,使他们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其次,教学方式规范。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具有确定的授课地点和时间,使用专题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课后进行考核。最后,课程体系完整。高校思政课是回答教育根本问题的主要路径,具有明确的学科属性、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建成了一套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完整课程体系。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具有内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是高校思政课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能够有效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

高校思政课中的隐性教育具有显著特征。第一,教育形式具有内隐性。高校思政课中的隐性教育能够无声无息地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并通过激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教育载体具有多样性。隐性教育的形式十分灵活,依托载体丰富,可以实现无课堂、跨时空的教育。其依托的教育载体可以是志愿服务、文艺表演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校园环境、教师品行等抽象因素。第三,教育方式具有开放性。隐性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形式和明显的教育目的,主要通过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导自身的教育,可以自主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四,教育效果具有持久性。隐性教育效果的呈现与显性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但其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性,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高校思政课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两种重要教育方式,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殊途同归,统一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教学。

(一)二者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在高校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中,思政课教师通常采用面对面授课的方式,按照教学设计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有序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道理越辩越明,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在显性教育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着明确的分工,尽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交流互动,但往往受到时空限制。实施过程中,隐性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实现全方位互动,充分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具有充分主导权,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选取教育内容,并与教师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在这种畅快的沟通中获得知识。高校思政课中的显性教育主要由教育者的灌输和受教育者的接受构成,教育过程中双方在信息接收上存在不对称性。这就导致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和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只能用固定的教案、课件来开展教学工作,且这种教学工作很有可能变成机械式的任务,呈现工具性的状态。隐性教育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环境中,注重情感培养和人文关怀。高校思政课中的显性教育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等具体的书面形式进行考核评估,能够直观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隐性教育通过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环境中,在教育过程中注入实践和体验的因素,使得考核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将显性教育的考核方式与隐性教育的考核方式相结合,既能够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也能完整地反映学生实践活动和生活体验的行为指标,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二)二者都符合教育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高校思政课的信息传递形式也从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式”转向信息交互的“多元输出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具备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去“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正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因此,高校必须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注重显性教育,又加强隐性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二者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成长发展并快速独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情感体验快速发展,渴望独立自主和被尊重,但同时情绪化现象普遍存在,常与外在的约束发生冲突。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当代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加强思想引导和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部分高校对隐性教育的重视还不够,没有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导致政治社会化和人的社会化不能有机结合。因此,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遵循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发展规律,能够切实回应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政课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需要不断拓宽教育路径,持续强化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载体,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课程思政是教育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并提升道德修养的过程。不同专业的教育者应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共同打造“同向型”的育人课程,将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等相融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拓宽思政教育社会化路径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达成统一结果的不同路径,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思政课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学会识别和利用隐性教育元素,开展隐性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显性教育的隐性影响,挖掘隐性渗透的方法,如借助云课堂、微课等新媒体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同时,高校思政课应重视实践教育,注重将现实生活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堂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实践锻炼机会,如志愿服务、课外调研等活动。此外,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家风也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从而平衡个人与集体关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拓宽社会化路径,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合起来,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高校可以通过打造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思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会明辨是非,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思政课教师可从教学内容和需要出发,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软件,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网络平台为隐性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高校思政课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四)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课程育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形式,是有计划和旗帜鲜明的教育方式;文化育人则是隐性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无意识的传递达到渗透式的教育效果。为了推动高校思政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必须协同发挥作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了解国家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分析各种社会思潮。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而积淀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是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的丰富内容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制度文化等因素,其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要求,起着正面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

总之,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理论基础和政治素养的需要,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思想多元开放等时代特征的积极响应。高校要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充分挖掘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优势,将二者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7).

[4]佘双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J].红旗文稿,2019(15).

[5]黄建军,赵倩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内在逻辑与路径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

[6]高国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J].中国高等教育,2019(11).

[7]崔延强,叶俊杨.“八个相统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

责编: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