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是每个学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也是他们跨越到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现代社会,升学制度已然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考试是这一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它如同一道龙门,跃过它,便有机会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回望历史长河不难发现,古代的贡生制度与现代的升学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那个时代,贡生便是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子。那些通过严格选拔的贡生,将有机会进入国子监深造。在那里,他们将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探讨学术之道,共同追求真理之光。
清代的国子监又称太学,在乾隆时期最为兴盛,当时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被称为“国子监生”。据《清史稿 ·选举志》载,国子监生主要由6种贡生和4种监生构成。《说文解字》载,“贡者,献功也”。贡生指的是各地官学按规定名额选拔并贡献给朝廷的学生,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6种。
论资排辈的“挨贡”
清代的岁贡生是由各省的府、州、县学及八旗官学根据廪生享受廪饩银的年数,按序推举给朝廷的。岁贡也因依靠资历而被称为“挨贡”。岁贡往往有名额限制。且为保证岁贡生质量,岁贡制度往往以“一正二陪”的形式实施,即各地官学需在一名岁贡(正贡)之外,额外选取两名陪贡作为替补。因为岁贡是论资排辈,当廪生的资历足够被推举岁贡时,他们的年纪也很大了(例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71岁才成为岁贡生),所以很多岁贡生都面临年老体衰的问题。当正贡因身体素质或个人品行较差而不能就任时,各地官学就会从陪贡中选送一陪作为岁贡。如果一陪也难以胜任,就递推至二陪。
恩贡指因皇帝加恩而获得贡生资格的生员。恩贡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祖宗荫庇”下小范围的恩贡,另一种是全国性大范围的恩贡。统治者为了推行“尊孔崇儒”的思想,在视察国子监时,往往会以贡士的身份招纳一些身为圣贤后裔的生员陪同,这便是最常见的小范围恩贡。这类恩贡要求入选者必须具备生员资格。另一种是恩贡,即放宽贡生数量,在岁贡之外,让陪贡(一陪)也能够获得正贡身份。这种大规模的恩贡一般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往往在国家举办重大庆典(如皇帝登基、太后大寿)时推行,但也只有具备一定资历的廪生才可以获得这种恩贡。
层层筛选,品行为重
拔贡指的是经过层层筛选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优秀生员,他们的成绩大多名列前茅。拔贡往往是由地方官学经多次考试选拔产生的,生员素质较高,因而被看作贡生之首,其社会地位与大众认可度也要高于其他贡生。拔贡的录取名额、取用标准以及选拔周期大多基于当朝的需求,确定性不强。
此外,拔贡的选拔标准也趋于放宽。清初,只有廪生才有资格参加拔贡的选拔。康熙十年后,只要具备生员身份就可以参加考试。
优贡是地方的廪生和增生通过他人推举和自己考试获得的贡生身份。在考试成绩之外,生员的品行也是优贡的重要评价标准。乾隆四年优贡的名额为:“大省无过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任缺毋滥。”优贡选拔基本每三年举行一次。优贡与拔贡都是通过定期从地方官学举行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优秀生员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区别。一是选拔频率不同。拔贡的选拔时间不确定,而优贡往往是三年选一次。二是录取名额差异较大。拔贡生的名额明显多于优贡生。三是未来出路不同。拔贡入选后既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学习,也可以选择在廷试合格后做官,但优贡只能进入国子监读书。不过,清末同治年间,优贡也可以在入选后通过廷试步入仕途。四是两者的地位不同。按当时规定,如果优贡、拔贡同一年考试,则同时满足拔贡与优贡两种条件的生员应当先试拔贡,后试优贡。可见,统治者对拔贡的认可度是高于优贡的。
以上4种贡生的来源均是就读于地方各府、州、县学的学生。各省学政会负责贡生的初选,将符合规定的生员名单造册并到中央礼部复试。通过礼部复试的生员便会被送到国子监,正式成为贡生。《儒林外史》中,严大位曾在与王家兄弟谈起自己身份时说:“前任周学台举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此处“举优行”和“考贡”指的是他成为优贡的过程。清代“优贡”之“优”偏重评价个人品行。
五正一副皆正途
副贡是地方官学中的生员被乡试副榜录取后可获得的贡生资格。顺治二年,清代乡试开始分正副两榜。正榜依照乡试成绩正常排名,文章写得出色,但为名额所限,不能录为举人的生员另辟一榜,称为副榜。各省乡试在录取5名正榜生员后,可从副榜中另取1名生员作为副贡,即“五正一副”制。但副贡若想真正取得举人资格,必须在以后的乡试中考入正榜。顺治五年,清王朝规定,廪生或监生中副榜者准作贡生,由增生或附生中副榜者只能充当监生。清代的乡试虽然允许所有具有生员资格的读书人参加,但生员在乡试前也必须通过科考、录科或录遗等乡试预选考试的选拔。可见副贡虽是从副榜中选取的,其入选条件也并不宽松。
以上5种贡生合称为“五贡”。“五贡”与举人、进士一样,都被认为是“正途出身”。清代文官选官特别重视候选者做官前的身份,即“出身”。捐纳、吏员考职、生员、俊秀等出身都被视为“异途”“杂途”。清代生员的出身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将来的仕途。清代不少职官的选任都有出身资格限定,如负责监察事务的科道官必须为正途出身,各省学政及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更必须由进士出身者充当。
此外,汉族选任内阁学士、翰林院检讨以上官职,詹事府赞善以上官职,国子监祭酒、司业,奉天府府丞,吏部、礼部的郎中、员外郎、主事等都必须是进士出身;礼部尚书、侍郎,顺天府府丞,内阁侍读、典籍、中书,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起居注主事等,也必须是“科甲出身”。
五贡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贡生,即既可以在国子监读书,也可以在家读书的“例贡”。例贡是地方府、州、县学的生员通过向国家捐献财物获得的贡生名额。乾隆年间,例贡如果想通过“正途”入仕,需辞掉其例贡头衔,以原来身份参与科举考试。由此可见,“贡生”出身可谓读书人出仕的入场券。
古代的贡生制度,虽与现代升学制度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培养人才、选拔精英的使命。现代教育更是传承文明、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环节,青年也有更多通过学习知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人性真善美的机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学子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都是不变的。教育和知识能够给予青年学子的也不仅是一张求职的“入场券”,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