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习作教学不仅是学生语言文字技巧的磨砺过程,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综合展现。当前,习作教学面临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滞后、评价体系偏颇等问题,难以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探索并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习作课程群,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师应通过构建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融合多元教学方法,构建全面评价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逐步形成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习作课程群的建设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年级设置习作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和递进性。以七年级为例,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其理性思维尚在发展中,但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因此,七年级的习作课程目标应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基础的写作技能。例如,可以以“观察生活,记录感悟”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学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即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同时注重培养其描写细腻、情感真挚的能力。进入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此时,习作课程目标应进一步细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可以以“多角度思考,深度挖掘”为主题,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并尝试用文字进行深度剖析。即通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到了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习作课程目标应更加注重实战性和应试性。此时,可以以“综合运用,提升质量”为主题,结合中考作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写作训练,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试技巧。教师通过模拟考试、作文讲评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心理素质。综上所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习作课程群建设,需要分年级设置明确的习作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和递进性。教师需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情境教学
情境的创设应来源于现实生活,或与现实紧密相关,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使其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和表达。以“为身边人物写颁奖词”为例,我们精心设计了“感动你我的英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情感共鸣。活动伊始,借助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手段,学生仿佛置身于《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现场,每一幕都扣人心弦,每一段故事都催人泪下。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英雄人物的伟大与不易,内心涌动着对英雄的敬仰与感激。随后,自然过渡到习作任务——撰写颁奖词。学生已不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带着对英雄的深刻理解与真挚情感,用文字去歌颂、去赞美。他们笔下的颁奖词,不仅是对英雄事迹的精炼概括,更是对人性光辉的深情礼赞,充满了感染力与说服力。通过这样的情境式教学,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更在无形中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真正实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整合多维资源
习作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教材内容、课外阅读材料、社会生活等,形成系统的习作教学体系;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从日常体验中挖掘素材。无论是家庭聚会的温馨瞬间,还是校园生活的点滴趣事,抑或街头巷尾的市井百态,都是学生笔下鲜活的素材。我们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小情,将时代的脉搏融入习作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素材整合能力,我们精心策划了多元化的素材资源包。资源包囊括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如《背影》中的深情父爱、《土地的誓言》中的爱国情怀,可以让学生在品味文字过程中汲取情感表达的精髓。同时,融入时事新闻速递,如科技突破带来的生活变革、环保行动的社会呼声,激发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与讨论。在素材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学生跳出教材,探寻更为广泛的爱国故事。比如,法国作家雨果笔下《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冉·阿让的救赎之路,深刻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冉·阿让因不公待遇而流亡,最终在爱与人道主义光辉的照耀下重生,并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努力为底层人民争取权益。这一角色转变,展现了超越个人恩怨、心系国家未来的高尚情操,是对爱国精神的另一种诠释。通过探讨《悲惨世界》,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复杂的爱国情怀,还能激发对社会责任、正义与牺牲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写作中融入更加深邃和多元的情感与见解。
(三)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习作教学中同样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其通过设计一系列跨学科、综合性的写作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写作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围绕“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特定的文化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如古建筑群的保护现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困境、地方戏曲的复兴之路等。小组成员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调研目标、方法及时间安排。他们踏上实地考察之旅,亲自走访家乡的古街老巷,拍摄珍贵的建筑遗迹,记录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聆听老一辈讲述地方戏曲的辉煌历史与当前挑战。小组成员也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家乡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及现状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资料搜集完毕后,各小组开始了紧张的整理与分析工作,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提炼出核心观点与亮点,并着手设计报告或宣传册的框架。他们运用所学的图文排版技能,将文字、图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清晰地传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挑战。每组撰写一篇深度报道或散文,以更加感性和文学化的方式讲述家乡文化的故事,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担忧,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不仅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团队协作、独立思考、批判地分析问题,以及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共同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注重多元化评价
(一)目标有效性评价
教师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制订具体而细致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生动性,还强调了思维深度、逻辑严密性、创新性以及文化意识等多个维度。例如,在评价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作,特别是聚焦“中秋节”这一主题时,教师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细致与全面。针对语言运用层面,教师会细致品味学生笔下对中秋之夜的描绘,不仅要求词汇选择精准贴切,能够勾勒出月光的柔和与家人的温馨,还会特别留意学生是否运用了富有创意的比喻或拟人手法,使得节日氛围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那份宁静与团聚的喜悦。在思维深度评价上,教师则鼓励学生超越表面的节日庆祝,深入挖掘中秋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学生是否能在文章中探讨到中秋团圆背后的家庭情感纽带,或是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理解和实践“感恩”与“团圆”的传统美德,都会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教师还会关注学生的文化视角是否独特,是否能够从个人经历、地域特色或时代变迁等角度,为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意义与解读,展现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与创新思维。通过这样多维度、深层次的评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关于写作技巧的具体反馈,还能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思考,促进个人文化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发展性评价
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习作成长档案,记录了他们从初学到熟练、从简单到复杂的习作历程。这些档案不仅包含了学生的原始作品,还有教师的评语、学生的反思以及后续修改稿等。通过这些资料,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深度、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成长轨迹。
以小明同学为例,他在初一入学时的习作常语言平淡、内容空洞。然而,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与教师的悉心指导,小明的习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他的成长档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从最初的简单叙述,逐渐学会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从对节日习俗的肤浅描述,到能够深入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的每一次评语都充满了鼓励与期待,而小明也通过不断反思与修改,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探索性评价
教师引入探索性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会设定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习作主题,这些主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或模式,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如“假如历史可以改写,你会如何改变一个重大事件”或“探索未知星球的奇妙旅程”。这样的主题设计旨在打破常规,让学生敢于跳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新的写作路径。在习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资料搜集与调查研究,支持他们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实地考察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在评价环节,教师注重过程评价与创新性评价的结合,即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作品,更重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轨迹、创新尝试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会详细阅读学生的习作,记录每一个创新点、独特见解或深度思考,并在反馈中给予具体而积极的肯定。教师也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与探索。
五、强化实践与应用
(一)开展写作竞赛
1.竞赛目的与意义
定期举办校内写作竞赛。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检验学习成果的平台。通过竞赛,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和挑战,从而在不断的比较和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竞赛还能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竞赛形式与内容
写作竞赛的形式应多样化,如可以设置主题征文、现场作文、创意写作等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例如,每年春季举办“春之韵”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学生围绕春天的美景、心情、故事等展开创作;秋季则进行以“秋思”为主题的散文或诗歌创作比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季节更迭中的情感变化。现场作文比赛则更加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即时构思能力,可以设定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
3.竞赛组织与实施
写作竞赛的组织工作应由学校语文教研组或学生会负责,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要明确竞赛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创意、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并邀请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评委;要做好竞赛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参与到竞赛中。在竞赛结束后,组织者要及时公布获奖名单,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热爱写作、追求卓越。例如,某初中学校成功举办了“书香校园·梦想启航”写作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取班级选拔的形式,每班推荐3篇优秀作品进入决赛。决赛当天,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参赛学生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进行现场作文。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以及优秀奖若干。获奖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还体现了他们扎实的写作功底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还特意为获奖学生举办了颁奖典礼,并邀请了知名作家进行点评和讲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和追求。
(二)鼓励发表与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投稿到校报、校刊或网络平台等媒体上,与更广泛的读者分享和交流。这不仅是对学生写作才华的认可,更为他们搭建了一座通往更广阔文学世界的桥梁。这种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还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以某校的《青春笔迹》校刊为例,其自创办以来就成了学生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每期校刊都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征稿,如“梦想启航”“时光印记”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总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创作灵感。李明,一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初二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将自己的一篇关于友情与成长的散文《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投给了《青春笔迹》。文章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好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情感真挚,引人共鸣。出乎意料的是,这篇作品不仅被成功录用,还作为当期校刊的封面文章发表。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品出现在全校师生都能看到的校刊上时,李明的心情难以言表。这份意外的荣誉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也让他更加热爱写作,更加珍惜与朋友们共度的每一刻。通过这次发表经历,李明结识了许多同样热爱文学的同学和老师,他们一起讨论文学、交流心得,共同进步。《青春笔迹》校刊发表平台不仅让李明这样的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文学的活力和气息。学生在创作中找到了自我表达的途径,在交流中拓宽了视野,更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中共同成长。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青春岁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习作课程群建设中,教师通过精心构建系统化的课程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批判性思维;注重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写作成果,更重视过程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公正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与交流,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形成良性循环。这些策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技能与创新能力,为他们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教师需不断优化习作课程群建设,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卓越表达能力的时代新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作者单位:海阳市亚沙城初级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