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家国情怀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2024-10-24 00:00黄宁侠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6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始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时代价值。它不仅是一种情感寄托,还是一种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体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正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家国情怀的培育正是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家国情怀的融入,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与深远影响,还能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深刻内涵,从而在内心深处形成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融入家国情怀,使学生在巩固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感悟。

一、观看经典影片,感受革命先驱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教师播放一段《辛亥革命》中的经典片段,画面定格在孙中山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瞬间,他目光如炬,言辞恳切:“诸君,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随着画面的推进,学生的情绪由起初的轻松好奇逐渐变为深思,他们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充满热血与理想的革命年代,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时,教师按下暂停键,问道:“从孙中山先生的眼神和话语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信念与力量,让他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地追求革命?”

学生: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对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

教师:非常棒,正是这份家国情怀,这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爱恋,驱使着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今天,大家就通过影片,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这份情怀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观影探究】

影片播放至“起义过程”这一紧张而关键的章节,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安排每个小组探究不同的主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挖掘影片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情感价值。当画面聚焦于革命党人面对清军重兵围堵的场景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革命党人是如何保持不屈不挠的信念,最终突破重围,取得起义的胜利?”

小组讨论随即展开,学生小张代表他们小组分享了深刻的见解:“在影片中,黄兴等革命党人面对生死考验,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深知,个人安危在国家的未来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勇气,不仅是他们家国情怀的体现,也是激励他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教师:的确,革命党人之所以能够无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正是因为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将家国情怀融入每一次行动和每一个决定中,这份深沉的爱与责任,成了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源泉。

【师生共析】

教师:在和平与繁荣的今天,作为青少年,你们又该如何将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呢?

学生小赵: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全身心投入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为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行动、支教活动等,用我们的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家国情怀在实际行动中绽放光彩。

学生小李补充道:我同意小赵的观点,同时,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倡导爱国爱家的理念,让家国情怀得到广泛传播。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回答展现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家国情怀,它不仅是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史诗,更是每个人在新时代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希望今后大家能够以革命先驱为榜样,不仅在心中种下家国的种子,还要在行动中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绘制历史时间线,领悟历史进程中的家国变迁

师:同学们,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还是鲜活的,是先辈们用生命和智慧铸就的。大家要记住,历史是我们的根,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今天,大家通过绘制历史时间线的方式,将那些影响国家命运的瞬间串联起来,感受从封建到共和的跨越。现在大家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时间段或一个主题事件,共同讨论该时间段内的关键事件、重要人物及其对国家命运的贡献。

学生积极响应,纷纷组成小组,开始讨论和绘制。

(一)“革命先驱的探索与牺牲”小组

学生小李: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讲起,这是他革命思想的萌芽,象征着对旧制度的挑战和对新社会的渴望,还有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那是革命党人的大联合,意义重大,标志着革命力量的壮大和组织化。

学生小张:别忘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理论,那可是我们国家追求民主的理论基石,它不仅指导了辛亥革命,也为后来的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生小赵:我们还要提到广州起义,虽然那次起义失败了,但那些革命者的牺牲,激起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的英勇无畏,成为革命精神的象征。

学生小李:没错,每一次失败都是向胜利迈进的一步。孙中山先生的不屈不挠,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面对挫折和困难,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念,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见图1)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与影响”小组

学生1:武昌起义的枪声,如同惊雷划破了黑暗的天空!你们知道吗,武昌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在一个秘密组织的推动下,他们策划了这次起义,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最终导致清王朝的覆灭。

学生2:是的,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还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新篇章,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没错,辛亥革命对封建帝制的终结和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启发了后来的革命者和改革者,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小组成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并继续完善时间线。

三、编写历史短剧,体验革命精神与家国情怀

课堂开始前,教师讲述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剧本中展现革命者的家国情怀。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并强调如何通过情节设计展现革命者的信念,鼓励学生基于史料,创造性地设计角色台词和动作,确保每个角色都能鲜活地反映其历史形象。

【剧本创作】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结合搜集的资料,开始剧本的编写工作。教师巡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如帮助调整剧情逻辑、丰富角色内心独白等,确保剧本内容既符合历史事实,又能深刻体现家国情怀。以下是学生创作的精彩剧本示例。

剧本名称:《暗夜誓约》

场景:一间昏暗的会议室,四壁斑驳,仅有的几盏油灯投下摇曳的光影,几位革命者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他们的面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窗外,武昌城的夜晚异常宁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紧张气息。

人物:

学生1:革命队伍的组长,外表沉稳,眼神坚定。

学生2:年轻而热血的同盟会成员,充满激情,对革命事业充满无限憧憬。

学生3:一位机智勇敢的女同志。

旁白:由老师或学生担任。

(会议室内,革命者们正围着一张破旧的木桌,讨论着即将展开的行动。)

学生1(坚定):各位同志,今夜,我们将点燃革命的火焰,武昌起义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这历史洪流中的一滴水,但正是这无数滴水,将汇聚成推翻封建统治的滔天巨浪。

(学生1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光芒)

学生2(热血沸腾):我××,誓死追随孙中山先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学生3轻轻点头,眼中满是决绝)

学生3(冷静而坚定):但我们的行动必须谨慎,武昌城内的清军耳目众多,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我们不仅要为国家的未来而战,还要为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同胞而战。

学生1(点头):他说得对,我们不仅要勇敢,还要智慧,今晚的行动,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命运,让我们以革命的名义,共同立下这不朽的誓约。

(革命者们相互对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紧握双拳,齐声宣誓。)

众人:为了自由,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誓死不渝!

(旁白响起,背景音乐渐强)

旁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夜晚,他们许下了最庄严的誓约,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历史的篇章。家国情怀,如同暗夜中的星光,指引着他们前行,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之路。

(灯光缓缓暗下,幕布缓缓落下,结束)

【排练与调整】

剧本完成后,各小组进入排练阶段,教师邀请几位有表演经验的学生和教师作为指导顾问,协助学生解决表演中的技术问题,如肢体语言、语调控制等,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表演效果。

【班级展示】

教学活动的尾声,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历史短剧展示。在这一环节,学生倾情演绎他们精心创作的剧本,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了革命者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抉择与牺牲,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深入的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作为观众的直观感受,探讨历史短剧如何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内涵。在讨论中,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观看历史短剧时的感动与思考,以及短剧如何触动了他们对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理解,加深了对革命精神的共鸣。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短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桥梁,能够帮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层面更全面地理解历史。基于这一深刻体验,教师鼓励学生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回顾创作、排练与表演过程,反思个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在实践中体验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深刻理解了家国情怀对于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过程不仅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的,还实现了情感教育的深化,使学生在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收获中,成长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公民。

四、组织主题辩论赛,探讨家国情怀在当代的意义

【导入阶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大家来探讨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种深植于心的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体现了个人对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快速变化的当4540de9ab094974a4729f04baf05ec8a代社会,家国情怀是否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大家就通过一场辩论赛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分组准备】

正方任务:论证家国情怀在当代青少年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并思考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又是如何推动国家进步的。

反方任务: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家国情怀可能限制了个人的多元发展,探讨全球化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在多元化视角下的个人发展。

【辩论赛过程】

正方陈述:家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在无数历史人物身上,如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正是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推动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这种精神在当代依然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而不懈奋斗。

反方反驳: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单一的国家框架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人,拥有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家国情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成为一种限制。

教师:正方同学,你们如何回应反方提出的观点,即全球化背景下家国情怀可能成为限制?

正方同学:我们认同全球化为个人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家国情怀与全球化并不冲突。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支柱,能让人们在多元文化中保持自我认同,同时激励人们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很好,正方同学提出了很好的观点,反方同学,你们有什么补充或反驳?

反方同学:我们并不否认家国情怀的价值,但我们认为在追求个人发展时,不应让这种情怀成为枷锁。在全球化时代,个人的视野和选择应该更加宽广,而不是被单一的家国情怀所局限。

学生小孟:我同意正方观点,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动力,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更坚定的信念。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精彩。通过这场辩论,我们不仅探讨了家国情怀的意义,还思考了全球化背景下个人发展的问题。希望这场辩论能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看待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将家国情怀融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更在情感与价值观上得到了升华。观看经典影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直观感受革命先驱的牺牲与奉献,增强了历史的代入感。绘制时间线活动则帮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历史脉络,认识到家国变迁的复杂性与必然性。编写历史短剧和参与主题辩论赛,更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与思维碰撞中深刻体会家国情怀的内涵及其在不同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但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在资料搜集与整理、短剧编写及辩论准备上存在一些困难,未来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如何更好地平衡情感教育与知识传授,使两者相辅相成,也是今后教学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的方向。

(作者单位:宝鸡市渭滨区烽火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