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10-24 00:00楼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6期

单元整体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音乐教学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单元整体教学着眼于整个单元知识结构,教育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某一个课时,而是将整个单元或是整个初中阶段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梳理,进行跨阶段、跨学科的内容整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神州音韵(四)”单元为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民歌的特征以及其中蕴含的感情。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八年级每册都包含神州音韵单元,共分为四集,每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二三四”根据地域划分,这一单元内容主要为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特点鲜明,同时选取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民间乐曲以及歌舞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八年级下册为“神州音韵(四)”,包含青海民歌、哈萨克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等内容,同时还引入了民族乐器,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二、学情分析

经历了七八年级“神州音韵”整体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民歌有了更多的了解,且通过多地区民歌、乐器的了解,学生对民歌的欣赏也有了初步认识,如七年级上册神州音韵音乐材料主要来自秦晋、齐鲁燕赵,关东支脉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以及东北三省,下册主要体验江淮、浙赣、楚湘、闽粤地区风土人情。八年级上册则选用了西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歌以及本地区民族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彝族、侗族、藏族、汉族等民族的民族文化与音乐风格特点,以及作曲家运用现代手法刻画的民族风情表现形式。八年级下册选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使学生了解哈萨克民歌、蒙古、维吾尔族民歌相关知识。可见,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模式,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分析、创编应用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初中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感受来自不同地区民歌的不同音乐韵味,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委婉抒情,表达真挚的爱情;《大漠之夜》寂静而又辽阔等,领略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

2.艺术表现:能唱好《在那遥远的地方》《牧歌》,并能自信表现出歌曲的情感,且能跟随歌曲的旋律进行肢体表现,与小组同伴默契合作。

3.文化理解:理解不同乐曲的情感,掌握不同地区民歌的创作手法,能听辨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同时了解马头琴等乐器的外形和构造。

4.创意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合作演唱、乐器演奏等活动,同时尝试创编不同的音乐节奏,勇于创新,将课堂学习内容运用于音乐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四、课时及教学内容

(一)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在那遥远的地方》《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聆听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韵律之美,在唱、听过程中感受祖国民族音乐的美好,建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审美感知)

2.视唱、听唱过程中体会音准,感受混合拍子的韵律,在合作中领悟、掌握民族音乐知识。(艺术表现)

3.有感情地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并能描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情绪。(艺术表现)

4.在演唱欣赏中深入体会民族音乐特征,解读民族音乐情感。(文化理解)

(二)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玛依拉》《万马奔腾》

教学目标:

1.结合不同演唱方法,欣赏民族歌曲、乐曲中蕴含的音乐情感,并能借助其他资源,更深层次地体会其中的音乐情感。(审美感知)

2.了解少数民族音乐风格,能完成连贯欣赏、演唱部分歌曲。(艺术表现)

3.能听辨少数民族乐器音色,如马头琴,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能创编节奏。(创意实践)

(三)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牧歌》《大漠之夜》

教学目标:

1.演唱、欣赏多民族歌曲、乐器,了解、学习无伴奏合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审美感知)

2.听唱、视唱相结合,积累、提升音乐表现能力。(艺术表现)

3.有感情、有技巧地演唱《牧歌》,提升民歌演唱能力。(艺术表现)

4.通过多民族歌曲的唱、听,建立民族自豪感。(文化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整合与分析,将民族音乐的唱、听相结合,同时对民族乐器也展开了初步学习,在多样化的民族音乐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本单元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在那遥远的地方》《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一)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环节一:回忆《青春舞曲》,介绍王洛宾

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青春舞曲》视频(视频中不显示歌曲的名称),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首歌曲的名称以及作者是谁。学生可根据听到的内容,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本首歌的知识。

其次,呈现《青春舞曲》的名称以及作者王洛宾,补充王洛宾的相关资料,如王洛宾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有“西部歌王”之称,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再分析王洛宾的歌曲,为学习《在那遥远的地方》乐曲特征打下基础。)

●环节二:了解新知,探究学习

▲导入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它与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民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聆听并初步感受青海民歌的特征、音色。)

▲新课学习

1.接下来,我们先来完整地欣赏这首民歌的歌词,感受这首民歌前后两个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并简单说一说你对歌曲有哪些理解,如: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或再次播放歌曲音频,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试着演唱第一段,感受第一段的旋律、音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曲谱中有哪些特殊的符号,如变音记号等,感受变音记号的意义。

3.学生试唱整首歌,在唱的过程中,教师伴奏,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音准的变化。

4.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首民歌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问题1:歌曲的第一二段歌词中通过姑娘的哪些

特征来描绘她的美丽?

问题2:歌曲中出现的最高音是什么?

问题3:你们发现这首歌曲四个小段之间有什么特征吗?

在问题引导中,教师讲解唱歌要咬字清晰,以及演唱的基本姿势等。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在学习歌词、感受旋律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学生对青海民歌的理解。)

●环节三:赛歌会

分组进行演唱。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A组演唱第一段、第三段,B组演唱第二段、第四段,最后结束句合唱。然后,交换演唱顺序,小组评价哪一个组唱的哪一个段落比较好,在相互指正中体会本首民歌的特征、情感,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赛歌会的形式,将课堂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检验了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环节一:整体欣赏与思考

多媒体播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整首乐曲,提出问题:

问题1:这首乐曲的音调特征是什么?

问题2:通过聆听,你认为它描写了什么场面?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问题3:乐曲中包含了哪几种乐器?主奏乐器是什么?

问题4: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欣赏与思考活动设计,鼓励学生利用所学音乐知识解读乐曲,听辨其中的音乐要素,以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分段欣赏

分段播放音乐,提出问题:这段音乐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觉得他的速度是怎样的?

欣赏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问题1:聆听思考:这两段音乐分别描写了哪些场面?表现了什么情绪?它的速度、节奏、力度有什么特点?

问题2:这首曲子的拍号和以往的拍号有什么不同吗?试着跟一跟这个节奏。

问题3:教材上呈现的主旋律重复了几次?每次重复有什么变化呢?主旋律之外还有哪些主题呢?

问题4:第一部分结尾处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吗?它在整部分乐曲中有什么作用呢?

问题5:完整聆听第二部分,记录三个主题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分析,引导学生对整首乐曲进行系统分析,感受民歌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民族乐曲的情感。)

第二课时:欣赏《万马奔腾》《玛依拉》

(一)欣赏《万马奔腾》

●环节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万马奔腾》的舞蹈,提问:

1.这段舞蹈属于哪个民族呢?(学生回答之后,还可鼓励学生表演相关动作)

2.说到蒙古族,你能想到哪些事物呢?你对蒙古族有什么印象呢?

3.听!这是什么乐器呢?你都知道哪些蒙古族的乐器呢?

(设计意图:引出欣赏课的主题,同时将乐器学习开一个头,为后续单元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授课

1.学习马头琴的知识,如马头琴的历史、音色、特征、故事等,增强学生关于乐器知识的了解程度。

2.多媒体课件展示作曲家齐·宝力高的简介,如代表作品、马头琴曲等。

3.赏析《万马奔腾》。

首先,初步感受作品。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觉得这首曲子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呢?你知道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首曲子吗?

其次,分段欣赏。第一段: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画面以及音乐情感。学生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场景,感受草原的辽阔。第二段: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相比有什么变化吗?如情绪变化、节奏变化等,这部分内容又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那么在这段音乐中,你又能听到哪些声音呢?(重点分析:哪些音乐节奏表现了奔腾的场景,可借助肢体动作辅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节奏。)你能用身边的乐器来表现这些节奏吗?

最后,师生互动分析、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并带领学生击打节奏,使其更直观地体会附点节奏型。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编不同的音乐节奏,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受、分段欣赏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层次理解乐曲的内涵和深意,在听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能编创节奏。)

●环节三:练习与表演

分组练习。可分为声音组、动作组。

声音组:马蹄声、人声,分别用不同的乐器、动作表演,如响板等。

动作组:拉马头琴,表演骑马舞,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的方式,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充分呈现出来。)

(二)欣赏《玛依拉》

1.聆听歌曲,思考歌曲中蕴含了什么情绪?表达了什么内容?节奏和节拍是什么样的?

2.跟随视频、音频哼唱,说一说歌曲的结构与旋律。

3.分段欣赏。通过前三句、后两句分别感受到两个部分的音区、情绪、旋律发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本乐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课时:《牧歌》《大漠之夜》

(一)歌唱《牧歌》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天边》,教师提问:听到这首乐曲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跟随音乐感受自己置身何处,身边有哪些景象。此处也可以播放《万马奔腾》的视频,引导学生从上一课时的学习顺利转入本堂课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介绍本首歌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本首歌曲有初步了解。

●环节二:新课教授

1.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边看曲谱边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学生视唱歌曲曲谱,熟练其中的节奏。教师带领学生画出旋律线,感受《牧歌》的音乐风格。

3.教师重点讲解教材中提到的唱歌呼吸方法——缓吸缓呼,并尝试运用发声练习,如缓慢吸气,保持两秒钟,缓慢用“嘶”或“哈”音出气;小腹控制,像蚕吐丝那样均匀,越长越好。在练习中还可以用趣味的方式进行旋律练习,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如填词演唱、字母演唱等方法,最后完整演唱本首歌曲。

4.教师播放作曲家翟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学生边听边对比,并说一说无伴奏合唱与教材中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两种形式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5.结合无伴奏演唱歌曲,教师延伸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本首歌曲的内涵、音乐旋律等进行探讨与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同时将无伴奏等知识融入课堂,在对比欣赏、演唱中丰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二)欣赏:《大漠之夜》

●环节一:整体聆听

边听边思考本首乐器的情感、画面,说一说印象最深的音调是什么。教师讲解混声合唱的概念。

●环节二:分段欣赏

1.乐队伴奏的特点是什么?模仿了什么声音?声部如何安排?演唱的力度怎样?描绘了什么画面?旋律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2.分段欣赏每个声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前几个课时的音乐欣赏知识、方法等进行自主欣赏,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如根据第一点的引导式系列问题,进行后续几个声部的音乐知识学习,最后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

3.师生交流讨论:这首混声合唱最大的特色在哪里?乐队伴奏与力度变化在音乐表现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分阶段欣赏的方式,不仅能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分析,还能展现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案例从单元整体视角入手,在教材分析中整合了所有神州音韵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七八年级所有民歌的知识有了初步的、系统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学习,对演唱、欣赏、乐器的学习主要也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为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音乐知识与技能,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南平市延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