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写字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每年的中考语文考试中,作文写作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根据笔者的总结,学生在中考作文写作中无法得到高分的主要原因包括:审题不准确,没有抓住写作的具体要求和方向;文章语言组织不够生动、形象,不具有吸引力;写作所用的素材司空见惯,缺乏新颖;作文前后语言缺少相应的照应,等等。经过相关数据分析以及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较少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要么单纯地训练阅读理解,要么单一地组织写作,浪费了以读促写的机会,使得阅读教学无法发挥最大作用,即辅助写作的作用。基于此,以《背影》的阅读教学为例,组织读写结合教学。
一、教材分析
《背影》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名作,也是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是一篇描写父爱的散文,文中文字朴实无华,蕴含着潸然泪下的深情。《背影》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写,主要讲述了朱自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时,在得知祖母去世的消息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起回扬州老家奔丧。在办完丧事后,朱自清的父亲来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也回到北京学校继续读书,内容主要描述了父子两人在现在的南京浦口区离别的场景。由于家庭遭受了变故,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被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以回忆的方式写出来。在阅读时需要学生认真品味文中的每句话,体验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背影》一文之所以被课本收录,并且多少年没有被取代,就是因为至今父与子之间那层爱的隔膜被朱自清写了出来,父与子的矛盾,两代人的亲情错位,是每个家庭可能都会经历的。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文中的表达手法、语言特点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创作的素材。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父亲的背影也是他们最难忘的写作素材,因为父爱在当今社会形态下是比较稀缺的,很多学生非常憧憬伟大的父爱,但由于生活的种种原因却无法拥有这样的父爱。阅读朱自清笔下的《背景》能引发学生内心对父爱的渴望,从而为这一主题的作文写作奠定基础。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掌握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一)朗读细品法
散文的特点就是语言朴素和谐、优美凝练,在诸多文章体裁中,散文的语言是最具风格、特色的,作者可以采用各种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经历、爱好、个性和思想等,它可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写景状物、触景生情等,它对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没有特殊要求,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但内容却收得拢,散得开。因此,仔细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朗读时教师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主阅读,如默读、大声朗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散读等,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其多品味句子的表现方法、作者的情感表达等,促使学生在每次朗读中都有所收获。
(二)研讨点拨法
在语文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对文中的重点部分需要通过研讨的方式来实现,如父亲的五句话、四次背影、三处情感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学生要通过小组合作赏析的方法体会其中的写作之妙、之美,也可以通过研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这其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点拨。
(三)多媒体辅助法
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采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为文本提供恰当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预按四个步骤组织教学,第一步:了解作者,激起共鸣;第二步:理清脉络,全面把握;第三步:师生互动,精心探究;第四步:适当拓展,写作训练。
第一步:了解作者,激起共鸣
师: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大家都不陌生,前面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
生1: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
生2: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他擅长写散文,毕业于北京大学。
师补充:对,前面我们学过的《春》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这是一篇让人读起来诗意盎然的散文。朱自清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他原名叫朱自华,后来改名为朱自清,他是近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写的散文“接地气”,语言精练、朴素、缜密,文笔清丽。
师:那么朱自清的这篇《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生1:这是朱自清在接到父亲来信时,回忆起了八年前与父亲在南京浦口分别时的场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背影》。
师:对,朱自清曾经在自传中说过:“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多媒体课件展示朱自清的介绍材料,学生仔细阅读,加深印象)
第二步:理清脉络,全面把握
师:在预习和朗读之后,文章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能体会到作者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吗?
生1:他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
生2:他的父亲非常细心。我每次暑假去姥姥家小住,我的爸爸也这样叮嘱我,当时还感觉他啰唆。
生3:作者非常细致的描写,主要为了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
师:父爱是伟大的。我们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再结合你们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父亲的认知,你们能描述作者当年写《背影》时的真实情绪吗?
生1:当时他们家生活拮据、惨淡,有很多无奈。
生2:父亲为了谋事糊口,供朱自清读书,父子两人不得不分别,并踏上颠沛流离的道路,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成了朱自清的心结。
生3:在作者眼中,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细心且疼爱孩子的好父亲,文中写父亲送自己北上读书时的情节非常朴实、细致,自己亲自送“我”到车站,谈运送行李的小费价钱,爬站台买橘子,这些细节在作者心中都历历在目,所以他写得这么真实,足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师:看来大家在读这篇文章时深有感触啊,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这些场景?
(教师给学生留下思考的问题,提示学生可以学习朱自清的写作手法)
第三步:师生互动,精心探究
师:通过阅读,分析文中一共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每次背影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用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深入剖析文本,探索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
师:当作者写到父亲的背影时,流了几次眼泪?每次流泪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进一步讨论与分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奠定基础。)
生:作者一共流了四次眼泪。第一次是因为怀念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是父亲为自己买橘子回来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感到心酸、愧疚,“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是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车站人群中后,由于舍不得与父亲分别,“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是读父亲的来信时,想到父亲年事已高,自己却无法在身边尽孝,不禁“在晶莹的泪光中”回忆起了父亲的背影。
师:我们知道全文中出现了作者三处的情感跌宕,分别是哪三处?
生1:第一处是不送与送的情感跌宕,由于父亲到南京是为了谋事糊口,比较忙,没空送儿子,但又不放心托人代替自己去送,便又亲自来车站送儿子。作者用了两次“终于”,表明了父亲对送儿子的决定的艰难思考。作者用了两次“踌躇”,其中一长一短,可以看出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决定,表明了父亲爱儿子胜过爱自己。
生2:第二处是走与不走的情感跌宕。上车后儿子让父亲走,但父亲并不想走,便用买橘子做借口,爬了好几个站台去给儿子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不舍。
生3:第三处是颓唐与惦记的情感跌宕。父亲年龄大了,身边却没有儿子的陪伴,感到颓唐、凄凉,见不到儿子和孙子,产生了各种惦记。又一次表明了父爱的伟大。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准确。在第5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两次“聪明”,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1:第一次出现的“聪明”是作者说自己“聪明过分”,意思是自作聪明,认为父亲讲价钱讲不下来,自己插嘴就可以了,但最终还是父亲讲定的价钱。
生2:第二次出现的“聪明”具有一定嘲讽和贬义的含义。“太聪明了!”暗含着作者的懊悔,懊悔自己当时的想法太天真,不理解父亲,并深深自责。
师:大家理解都很准确且深刻。在学了这篇《背影》之后,你们都理解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了吗?天底下的父母都会像朱自清的父亲那样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是那时候的自己还比较懵懂,不懂得大人的爱,也许等你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之后就能完全理解了。所以,你们当下要孝顺父母,多关心自己的父母,不要等长大后留下遗憾。(课堂氛围从活跃变成严肃,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第四步:适当拓展,写作训练
在以上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组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师:我们回想一下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再想想平时你们有没有对父母“太聪明”呢?
生:有。(沉默)
师:我们接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面对这些“爱”,我们该怎样做呢?
生:我们要理解别人的爱,并用实际行动去爱身边的人,做一个既爱自己又爱别人的人。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板书:爱)
教师趁热打铁,布置课后作业:
1.你最喜欢这篇文章的哪些句子或者段落?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摘抄到自己的本子上并记住。
2.通过阅读文章体会散文体裁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朱自清细致、朴实、感人的写作特点,写一篇半命题作文《 的父亲》。
3.在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
五、总结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而入情。”通过本节课的读写结合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文中重点语意、词义,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主旨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了基本的了解,并通过深入阅读与分析认识了什么是父爱,掌握了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背影”为教学切入点,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欲望,通过抽丝剥茧、逐层分析,理解父亲对儿子既深沉又细腻的爱;以“流泪”为情感导入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以重点词句分析为感情升华点,将作者的情感用“聪明”“踌躇”“终于”等词汇串联起来,实现学生感情的升华,让学生感受到在朴实的语言表达下父母对孩子爱得亲切、真挚,仿佛生活中的自己,正所谓“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字不俗”的独到之处,是学生写作时掌握的较高境界。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