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在作诗的时候非常注重对意象的选择。其中,“月”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歌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阅读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我们会发现诗人多次描写了“月”这一意象。那么,这一意象在诗歌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诗句的内容来谈一谈。
一、为景物增添美感
在诗歌的开篇,诗人借助“月”这一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人间春景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天的江水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缓缓升起。海面上波光粼粼,月光照耀着整条春江。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非常的震撼。其中,在写明月升起的景象时,诗人用一个“生”字代替了“升”字,将明月拟人化,使笔下的景象富有了生机与活力。在品读这句诗时,我们能感受到无限的美好。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田野。在月光的映照下,树上盛开的花像雪籽一样在黑夜里闪闪发光。月色好似为春夜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秋霜。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让人看不分明。所有的景物都被笼罩在月色里,朦朦胧胧的,浪漫而唯美。
诗人借助“月”这一意象为景物增添了美感,使江上、江边的景色如梦如幻,展现出勃勃生机。
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皎皎月色下,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感慨,思绪如潮水般连绵不绝。此时的月不再只是眼前的美景,更是一个见证人。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面对美好的景色,诗人开始思考人生。在明月的映照下,江水、天空浑然一体,是那么的干净、明亮。夜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高悬挂在天幕上。在这里,诗人写出了宇宙的广阔无垠。接下来,他承上启下,由月展开思考。江岸上的什么人是最初看见月亮的?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开始映照着人的?然后,诗人自问自答,说人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每一年都是那么的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看到长江水在不断地流。在这里,诗人揭示了生命循环往复,江月年年如此的深刻哲理。
三、抒发了怀人思乡之情
在诗歌中,诗人还借助“月”抒发了怀人思乡之情。他由思妇写到游子。这里的游子其实暗指诗人自己。“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就如同思念一样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抹掉。诗人并不直接写思妇对丈夫思念的苦楚,而是利用空间的变化来暗示思妇的孤独。游子也和思妇一样,思念着远在家乡的亲人与爱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在这里,诗人借助落花、流水、残月等意象来烘托凄清的氛围,以更好地抒写离愁别绪。这里的月亮并不是诗人眼前的月亮,而是梦里家乡的月亮。由此可见,诗人是想家了。作为一名游子,他本来欢欢喜喜地和朋友一起在江边赏月,可是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不觉想到了家乡的亲人,猜想家人是否和自己一样望着同一轮明月,是否同样思念着自己。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乘着月光回家。落月摇荡着的离愁别绪洒满了江边的树林……这里的“归”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诗人和同伴们一起游玩后回到了住所,第二重意思是诗人在想有多少人由于看到月亮而开始想要回到家乡。游子对故乡和家人产生了无限的思念之情,这种无形的思念转而变成了有形的东西,跟随着月亮落在了江边的树上。这种景象是多么的美啊!诗人笔下的情感又是多么的细腻!至此,诗歌的情感基调由喜转为悲,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总而言之,“月”这一意象在《春江花月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增添了景物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而且抒发了其怀人思乡之情。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其中的“月”意象,感受诗歌的内容美与情感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