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本异“青”:电影与话剧《青蛇》中的小青形象比较分析

2024-10-23 00:00:00周倩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3期

电影和话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比 研究电影《青蛇》和话剧《青蛇》中的小青角 色,有利于深入理解电影和话剧这两种艺术形 式在呈现方式上的独特魅力,以及在不同传播 方式上的受众接受程度,并发掘二者互补的可 能性,为同一艺术作品的不同演绎提供有益的 参考。

一、电影《青蛇》与话剧《青蛇》的创作背景

( 一 )电影《青蛇》的创作背景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香港正处于特殊时 期,解构风潮盛行,人们存在着对自身身份的焦 虑和困惑。电影《青蛇》一反传统,将主角位置 颠倒,以青蛇为本位,以电影中人与妖、同性与 异性、情与欲之间的错乱反映了当时中国香港社 会的动荡状况。同时,导演徐克深受李碧华原著 的影响,在探讨人性、欲望、爱情等主题的基础 上,丰富了主角的个性,增强了电影情节的戏剧 性。

(二)话剧《青蛇》的创作背景

在 21 世纪初,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传统与现代、个人 情感和社会规范之间也在不断发生冲突。话剧 《青蛇》则以剧中角色对传统的反抗,凸显出 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人性自由和情感表达的渴 望。导演田沁鑫试图通过此剧寻找女性欲望的 出路,剧中增加了对于爱情、人性、欲望等主 题的深入探索。

二、基于比较分析法的小青外在形象呈现比较

( 一 )电影中小青的造型与服饰特点及作用

电影中小青的服装以青绿色长衫为主,青 色有“年少、新鲜、未成熟”的含义,反映了 小青单纯、率真、活泼的性格。天青色是宋代 的流行颜色,体现了宋代自然质朴的社会审美。 同时,青绿色的长衫凸显了小青蛇妖的身份, 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其在画面中十 分醒目,可以抓住观众的眼球。

服装设计采用丝绸等轻薄面料,配以轻盈 的丝带和小巧的轻罗小扇等配饰,凸显了小青 活泼、灵动的性格。

发型设计源自昆曲额妆,铃铛髻发型配合 刘海,发髻装饰以圆为设计要素,鬓角头发盘 起之余垂下多绺碎发,鬈曲的头发带着些许妖 气,配以青绿色长衫,人物整体呈现出水墨画 般的美感,迷幻又不失传统,突出了主角人妖 双面特征。

妆容上,冷色系的眼影给人以距离感,偏 暗的乌墨绛紫檀色的口红展现了邪异之气,暗示 了小青还未完全变化为人形,尚留有一丝妖气。

(二)话剧中小青的造型与服饰特点及作用

话剧中小青的服装以青绿色为主,款式设 计较贴身,上身为透视装,下身为大裙摆,服 饰中多蛇形图案、蛇皮纹理、鳞片状设计等, 展现了小青的身材曲线,突出了小青的蛇妖身 份,增加了视觉效果和戏剧氛围。发型将两鬓头发盘起,长发束至脑后,带有一丝蓬松感和 随意感,凸显了小青不拘小节、活泼天真的性 格特点。一头绿色鬈发融入了与蛇相关的因 素,以及盘绕在头顶的发饰,契合了小青蛇妖 的身份,增强了角色的辨识度。妆容强调眼 部,眼影以绿色和细闪为主,眼线浓密,强调 了小青的眼睛轮廓,突出其眼神的锐利感和神 秘感,增强了舞台的视觉冲击力。

(三)两者在外在形象设计上的异同

相同点是电影和话剧中的形象设计都突出 了小青活泼、灵动、天真的性格,例如轻罗小 衫、蓬松发型等。同时,两者都在外形设计上 加入了能体现小青的青蛇身份的元素,例如深 色口红、蛇皮纹理等。

不同点是电影《青蛇》中,小青的服装 色彩较为浓郁深沉,多为纯色,花色较少; 而话剧《青蛇》中,小青的服装则更加夸张和 大胆,多亮片和蛇形图案,颜色相对较亮。 此外,电影《青蛇》中,小青的发型多为柔顺 长发,妆容强调唇部,纯色鲜艳;而话剧《青 蛇》中,小青的妆容则更注重眼妆,色彩对比 强烈。再有,电影《青蛇》中,小青的形象充 满感性和欲望;而话剧《青蛇》中,小青的形 象更加活泼、开放。

三、基于比较分析法的小青形象的性格塑造比 较

( 一 )电影中小青的性格特点分析

在小青刚化为人形的时候,不懂得人世间 的种种,对人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喜 欢用模仿的方式来了解和体验人间,这凸显了 小青天真懵懂、好奇贪玩的性格特点。在许仙 和白素贞成婚后,小青总是想要和白素贞一较 高下,努力想证明自己不比白素贞差,这凸显 了小青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出于好奇,小青一开始勾引了许仙,并逐渐产生了一些难以捉摸 的情感,而后由于许仙的软弱无能害死了姐姐, 小青在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下杀了许仙。这凸显了 小青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小青在人间历练之 后,体会了人性和情爱,她最终放弃人间,回归 紫竹林,凸显了小青洒脱独立的性格特点。

(二)话剧中小青的性格特点分析

小青刚来到人间时,不了解人间的情感和 规则,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好奇,不断探索, 这体现了小青单纯懵懂的性格特点。小青为了 探索和体验人间的情欲,流连于多个男人之间, 并且主动追求许仙,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 欲望,这凸显了小青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尽管小青和白素贞之间有矛盾和冲突,但 是小青依旧关心、维护着白素贞,这体现了小 青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

(三)两者在性格展现上的相似与不同

相同点是电影和话剧都展现了小青天真活 泼的性格特点,她不懂世俗人情,不被传统礼 教束缚,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电影和 话剧中的小青都是好奇懵懂的,总是通过动作 或语言来展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迷惑,试图 通过各种方式来理解人间。电影和话剧中的小 青都是非常依赖、信任白素贞的,为了白素贞 可以斗法法海、刺杀许仙,塑造了重情重义的 小青形象。

不同点是电影中的小青更加的感性和直接, 她对于情感的表达是毫不掩饰的;话剧中的小青 则更加细腻和含蓄,她对情感的表达是内化在动 作和表情里的。此外,电影中的小青更加懵懂, 她对于人间事物的探寻大多是以白素贞为参考 的;话剧中的小青则更加独立,对于人间的种种 都有自己的探索方式和见解。再有,电影中小青 对于感情的态度模糊不定,对于许仙她更多的是 好奇,对于法海她更多的是矛盾和挣扎;而在话剧中,小青对于感情的态度则更加坚定,她明确 自己深爱着法海,甚至可以和法海纠缠五百年。

四、基于比较分析法的表演方式比较

( 一 )电影演员对小青角色的演绎与诠释

电影《青蛇》中,小青这一角色是由张 曼玉扮演的,张曼玉将小青天真、活泼、善妒 等性格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小青刚化为人 形与印度舞女共舞时,张曼玉通过用腿缠绕舞 女、用手模拟蛇头等充满魅惑的曼妙舞姿,将 青蛇的妩媚演绎得十分到位。在小青初学走路 时,张曼玉以一种柔若无骨的状态在树干上瘫 坐,生动地展现了小青的青蛇本质。

在冬天来临时,张曼玉通过吃菜吃了个空 后直接瘫倒在地上的动作生动体现了小青还是 一个修炼仅五百年的抵不住冬眠的小蛇。当小 青勾引许仙时,张曼玉亲完许仙的疑问眼神, 完美诠释了小青勾引许仙不是因为喜欢许仙, 而是对情欲、对白素贞所拥有的情感的一种好 奇和探索。后被白素贞发现时,张曼玉用无意 玩头发的动作体现了小青做到了白素贞能做到 的事情之后的自豪感。在小青现原形吓到许仙 后,白素贞撒谎骗许仙小青在旁边帮腔时,张 曼玉用了很多躲闪和小心翼翼的眼神来诠释小 青做错了事和不会撒谎的慌乱。当小青与法海 斗法时,张曼玉通过细腻的身体动作和魅惑的 眼神展现了小青对情欲的大胆追求。

小青在金山寺找到法海时,流出了第一滴 眼泪,张曼玉笑着抹掉眼泪,这个笑是因为小 青懂得了白素贞为什么流泪,也是为了姐姐所 做的选择而无奈地笑。

(二)话剧演员对小青角色的演绎与诠释

两部作品中,小青刚出场时和白素贞都 说了台词“你好”“再见”,但是秦海璐却说 得更加轻快,表现了小青天真、直率的性格。

在形体上,秦海璐以扭动腰肢、身体轻晃的脚 步出场,细腻地诠释了小青刚化为人形,还不 太熟悉走路的状态。秦海璐扮演的小青有掩面 轻笑、用兰花指轻点空气等动作,烘托了小青 可爱、活泼的人物形象。在小青第一次遇见法 海的时候,秦海璐通过眼球的转动、微微歪头 观察等动作体现了小青对于法海的好奇。在小 青与白素贞产生矛盾时,秦海璐双手叉腰,眼 睛瞪大,提高音量与白素贞对峙,体现了小青 的率真和对白素贞的愤怒、不满。当小青发现 许仙背叛了白素贞时,秦海璐先是露出不可置 信的眼神,然后身体颤抖,自言自语“怎么会 这样”,然后愤怒地吼出“许仙,你这个负心 人”,生动演绎了小青的复杂情绪。

(三)演员表演对小青形象塑造的影响

张曼玉的表演风格更加细腻,她主要通过 眼神、表情和动作等细节来展现小青的性格和 内心活动;她所塑造的是更具古典气质,充满 妖冶风情,既天真又内敛的小青。而秦海璐的 表演风格更加豪放,她主要通过台词、动作和 走位来塑造小青,是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表演方 式;她所塑造的是更具现代感的、单纯直接的、 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的小青。

五、结语

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对电影和话剧《青 蛇》中的小青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探究 了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角色塑造的差异。 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 考和借鉴,能够为推动电影和话剧的发展做出 一定贡献。

[ 作者简介 ] 周倩,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山 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文化 产业管理。